文|双双妈妈育儿日记(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和分享)
哈佛大学和其他高校做过一个实验,给32名14岁的少年听了一分钟妈妈经常对孩子唠叨,教训的语音,并且给他们大脑做了扫描。扫描后专家发现,对于听完妈妈唠叨的孩子大脑的负面情绪相关区域非常活跃,而情绪控制区域反而降低不活跃了。
从实验中我们得知,当孩子在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情绪是不稳定的,尤其是负面情绪是很活跃的,这样很容易使孩子不计后果的乱发脾气,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措辞,唠叨并不是教育孩子的方式,还会适得其反。
周末带孩子去公园玩,看到一对母子,突然听到妈妈很生气的说:"你看看你,就知道玩,你不听话再给我哭的话,就把你扔半路上。"虽然只是擦肩而过,我心想着这妈妈应该不会这么狠心吧,没想到过了两分钟,看见妈妈一个人独自向前走了,只听见后面孩子的嚎啕大哭,像是被整个世界抛弃了一样,听着这哭声我觉得孩子太可怜了。完了妈妈还一直喋喋不休的说孩子的不是。
孩子追上妈妈终于反驳了:“我不玩了,行了吧!”说着孩子把手里的东西扔下气冲冲的走了,周末公园人还挺多的,孩子一个人也很危险,妈妈这是才赶紧追了上去。
其实孩子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家长的言语教育是很有关系的,孩子反驳妈妈的这种现象叫做:“超限效应”,主要是指孩子在受到过多的刺激时,引起的逆反现象,家长要认真分析一下自己的语言,过分的唠叨孩子,只会适得其反。
为什么家长会唠叨孩子?1、家长在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时选择唠叨
现在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父母都很重视孩子的健康发展。
孩子不爱吃饭,唠叨孩子孩子是为了让孩子能多吃点长身体。
孩子总让别人给他穿衣服,唠叨孩子是为了让孩子能够独立照顾自己。
孩子不好好写作业,唠叨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成绩提升。
家长总是以为了孩子好的名义而去管教孩子,唠叨孩子。这只是家长找不到合适的教育孩子方法的一种表现。
2、通过唠叨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家长的生活压力是很大的,特别是妈妈除了工作,还要照顾家里的一切大小事情。而这时候孩子不听妈妈的话就会使妈妈非常烦躁,从而通过不停唠叨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3、对孩子的期望要求过高,通过唠叨来督促孩子提升自己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对孩子抱有厚望,但是很多家长都太过着急了,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以自己所谓的方式唠叨来督促孩子,要求孩子,家长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厌倦学习,对父母更加反感。
这样是很影响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既然家长是为了孩子好,就要从孩子角度出发,否则就会造成“超限效应”,对孩子的学习、还是身心影响都是负面的。
家长如何避免“超限效应”让孩子健康成长1.软硬兼施的教育方法,经常鼓励孩子追求上进
小孩子犯错误时很正常的,在错误中不断改正才能成长。家长对于孩子犯的错应该及时的批评指正,但是在教育批评时,家长要放平心态,言语要平和,不能太过激。比如: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言语一定不能说,很容易给孩子造成自卑心理阴影。
家长可以直接指出孩子的错误,就事论事,一定不能带有感情色彩,伤害孩子自尊。告诉孩子这样做为什么是错的,错了要承担哪些后果,自己以后要怎么做。接孩子有错误家长也是有责任的,与孩子一起想一个解决办法,这样不仅起到教育孩子的效果,还增进了亲子之情。
2.通过别的小朋友的具体事例,来慢慢教育孩子
小孩子经历的事情比较少,心智和社会经验都很缺乏,他们之所以会犯错,是因为脑海中没有承担后果的概念,更不知道自己要承担怎样的后果。家长可以给孩子读一些儿童绘本,用其中具体的故事,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画面来告知孩子,让孩子从这些故事中学到经验,一点点积累成长。
比如说孩子喜欢小猪佩奇,妈妈们可以用这个形象来自己编撰一些故事,把其中的道理分析给孩子,这样孩子才能感兴趣,从中学到东西。这样生动的故事比大道理更容易被孩子理解,犯错的时候大人不必直接点透错误的原因,孩子也能通过故事发现自己的错误。
3.不要抓住孩子的问题不放,指正错误时要态度平和,给予孩子尊重
很多家长在批评孩子时,一直揪着孩子的错误不放,恨不得要把孩子怎么样了。甚至还用联想的方式来批评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更容易犯错,还不想改正。同时,孩子也是有羞耻心自尊心的,家长要注意场合,人多的时候指出孩子的错误,会让孩子更加羞愧,更加自卑。
总结:教育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习惯,切合孩子实际来教育。唠叨并不是教育孩子的方式,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厌烦,更容易犯错,要用正确的态度,平和的语气来告诉孩子哪里错了?为什么错了?今后怎么改正?这样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式。
你在家会用唠叨的方式教育孩子吗?孩子对你的唠叨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分享你的故事,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转载和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