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玩家,困在小游戏里

游戏矩阵GameMatrix 2025-04-17 14:42:05

不知道是凑巧还是排期到了,热门二游同时更新了钓鱼玩法。

《绝区零》1.5版本更新了“尼匹斯极钓大师赛”活动。《鸣潮》2.1版本中更新了“老人鱼海”主题活动。两个游戏的更新时间只差了一天。

两款二游撞车钓鱼主题,马上引来了拱火UP主做视频。有人把《原神》也拉进来“对比三款热门二游钓鱼系统”,“钓”出来大把玩家在评论区留言。

有人抱怨《绝区零》为什么做个钓鱼小游戏却选择了最无聊的玩法?有人指出《鸣潮》捕鱼玩法不是原创而是借鉴!而反串黑自然是趁机穿插其中不断引战,搅得讨论最后变成口水大战。

有意思的是,这波对比不限于国内,也吵到了外网。只能奉劝老外说一句:什么都比只会毁了你。

钓鱼小游戏,今年到我家

曾经,二次元游戏和钓鱼没什么关系。然而随着这几年开放世界二游增加,钓鱼的风终于还是吹到了二游里。除了上面提到的《绝区零》《鸣潮》,同是去年公测的《无限暖暖》开服自带钓鱼玩法。

早年的《原神》《幻塔》更不必说,作为开放世界必有钓鱼。

其他二游,只要是3D游戏也都努力加入钓鱼系统。

《尘白禁区》去年上线钓鱼,中规中矩。

国服将至的《胜利女神:NIKKE》也有类音游的钓鱼玩法,吐嘈不少。

国产二游如《千年之旅》《猫之城》等也都有钓鱼小游戏。前者都停服了就不鞭尸了。

二次元为何纷纷做钓鱼?倒不是因为美少女和钓鱼有什么特别的缘分。而是二游的“4399小游戏化”趋势日益严重。各家厂商已经把消消乐、大富翁、劲舞团、塔防、跑酷、换装等小游戏都做了一个遍,轮也该轮到做钓鱼游戏了。

所以《绝区零》和《鸣潮》这次主题撞车,在我看来就是纯属偶然,并不存在谁针对谁的问题,阴谋论可以休矣。但既然两款游戏同时更新了这个主题,又有无数经典钓鱼游戏珠玉在前,被玩家拿来对比品评也是在所难免。

钓鱼小游戏,真做得很差吗?

有一说一,《绝区零》与《鸣潮》这次的钓鱼小游戏,放在二游同类里比较是做得不错的,但和那些经典钓鱼游戏相比,就差点意思。

《绝区零》这次的钓鱼小游戏,明显在回避主流的钓鱼玩法(尤其是不能和自家《原神》撞车)。比起模拟钓鱼过程,其更像一个QTE小游戏,难度不大。

但问题是,过于简化的规则让游戏的操作空间不大。哪怕是资深的钓鱼玩家,在操作上也没什么能优化的,不得不忍受20多秒才能钓起来一条鱼。在这过程中,玩家享受不到和鱼的博弈,只是枯燥地重复操作,钓的次数一多就会感到无聊。

说也奇怪,市面上明明有那么多好玩的钓鱼游戏,为什么《绝区零》选择了这样的设计?或许这是一种创伤性应激反应。《绝区零》曾经也做过有难度的小游戏,结果引来一片骂。

对于只想拿奖励开图鉴的玩家来说,他们对小游戏没兴趣,只想以最快速度完成任务拿奖励。小游戏一旦上了难度,有了学习成本,对这批玩家来说那就是官方给玩家使绊子,故意恶心人,变相减福利。

被骂怕了,《绝区零》学会了妥协。小游戏越做越简单,越来越没有挑战性。玩家会感到无聊也就不奇怪了。

为了弥补这一点,《绝区零》的努力方向不是改进小游戏,而是加细节,比如给活动写一个大剧本,让人气角色都能出场露个脸。为加强代入感,游戏还为为主角兄妹分别做了好几个钓鱼动作,抛竿、收线尽显专业。

在奖励上《绝区零》也学习《崩铁》等前辈们的经验,尤其是菲林(抽卡资源)奖励绝不卡玩家。让玩家不用做完任务也能拿全奖励,避免出现福利相关的舆情。

所以也有人评价,与其说《绝区零》做了一个钓鱼玩法,不如说这款“番剧游戏”是做了一个以钓鱼为主题的“剧情回”。

拉满的细节的确能增加游戏体验。但细节做得再好,也是无法掩盖小游戏本身无聊的问题。这种无聊,其实从《绝区零》开服一直延续到现在。

《绝区零》许多版本的活动都是如此,比如春节期间的“如愿璀璨之日”本质是“劲舞团”小游戏,1.2版本的餐厅经营本质是“背包整理”小游戏。这些活动都是靠剧情和演出支撑,小游戏不能说是毫无乐趣,只能说是乏善可陈。

当然,这也不是《绝区零》一家的问题。在如何做小游戏这个问题上,所有抽卡二游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隔壁《鸣潮》的捕鱼小游戏也一样。

首先,游戏最不能得罪的就是不想玩游戏只想拿奖励的玩家群体。所以《鸣潮》的捕鱼小游戏也是尽量简化规则,去掉负反馈,让玩家不操作也能捕鱼。后期技能升级后,游戏更是能让玩家跳过小游戏直接收获鱼,开图鉴拿奖励。

其次,《鸣潮》也是用剧情演出和人气角色的陪伴来填充活动流程。对大部分玩家来说,这些小游戏都是一次性消耗品。制作组只要保证最初几小时的新鲜感,就算版本成功。

《鸣潮》这次小游戏唯一不同的思路点是:与其冒风险原创一个玩法,不如引入一个已经被验证过的玩法。这个思路的确提升了玩家对小游戏的评价。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套用玩法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能确保小游戏好玩,但也很容易陷入“鉴抄”口水战。在评论区,会看到有人科普游戏玩法“来自于渔帆暗涌”。如此一来,很多玩家就不会把小游戏的好玩归功于制作组,遇到黑子带节奏还会形成舆论事件。

二次元社区氛围早已如此。所以,如今很多二游为了避嫌,宁愿做个无聊的原创,也好过去学习有趣的玩法。这就让二次元小游戏进一步陷入“无聊”的困局。

绑架二游的不是小游戏,是抽卡

这些年二游玩家普遍有一个体会,那就是二游里的小游戏越来越多,玩法却越来越无聊。哪怕是单机里那么好玩的钓鱼玩法,也没能逃过这个诅咒,一跑到二游里就变无聊。

其实,这个现象的问题不是出在小游戏身上,而是出在二游的商业模式身上。

无可否认,如今二次元游戏主要的商业模式就是抽卡。厂商按周期更新卡池,推出新角色的同时,也需要赠送给零氪或月卡玩家一定的抽卡/养成资源,以便留住足够数量的玩家。

在用户红利不再的背景下,通过多送资源留住玩家更成为二游竞争的主流手段。

然而,同样是送资源,也是要讲技巧的。看似“免费”的资源,很多是不能直接发邮件真正免费送出的,而必须要通过让玩家“做点什么”才能换取。这并不是为了防止工作室刷账号那么简单,更多是为了给玩家创造“价值感”。

也就是说,只有当玩家有足够多“天天苦哈哈做任务刷体力只为多换一次抽卡”的回忆,TA在充值时才会感觉到648值这个价。玩家对“肝”的痛苦越多,“氪”的时候才会越满足。

这就是主流抽卡游戏最底层的商业逻辑:玩家花钱买的不是角色,是时间。

明白了这点,也就明白了二游为什么一定要做小游戏,而不能直接送资源。

小游戏的本质,就是一种给玩家发福利发资源的工具。这个工具属性决定小游戏不能做得太难或太有挑战性,这会让很多玩家因为拿不到奖励而红温弃游。但同时,小游戏又不能做得太简单,因为它必须让玩家花费一定的时间,这样玩家拿到免费资源去抽卡时才不会有“廉价感”。

二游的这个商业思路,用当年流行过的鸡汤文来解读就是“让你干点活施舍变酬劳”,用史玉柱的话来说就是“给玩家发工资”。

厂商知道玩家在做无意义的事,但依然得设计游戏浪费掉玩家的时间。而比起设计剧情、战斗、副本,设计小游戏可谓价廉物美。

所以二游的小游戏化是必然的,而小游戏的无聊化也是必然的。

回想当年的《舰娘》《碧蓝幻想》的页游时代,那时的二游可是赤裸裸地设计出浪费玩家时间的系统,逼着玩家机械地刷本肝材料。相比之下,如今的二游能够让玩家玩玩小游戏拿奖励还有剧情看,其实可以说是前进了一步的。

但是,就算现在的二游比过去好,也不该成为厂商不思进取的理由。玩家的需求也是在前进的。既然“小游戏无聊”已经被很多玩家摆上了台面,厂商就该想办法改进,而不是真的把自己的游戏变成“小游戏合集”。

二游商业化,还有解吗?

曾经,抽卡二游为了解决游戏太肝、副本太重复等等问题,找到了“小游戏”这个折中的方案,丰富了玩家的体验,缓解了游戏过肝内容过于重复的问题。

然而,小游戏终究只是权宜之计。

只要二游的抽卡氪金模式不变,小游戏就不可能脱离其“浪费玩家时间”这个工具属性。再是有趣的小游戏原型,当其设计的目标从“有趣”变成了“浪费时间”,变得无聊就是其宿命。哪怕是广受欢迎的钓鱼小游戏,也无能力救这个场。

堂堂二次元聚集了游戏圈最顶尖的大脑,总不能指望卑微的小游戏来挽救二游于水火吧?

而说到改革,最需要改革的其实就是“大小保底”“九十出一”的这套抽卡氪金模式。只要改了这个“祖宗之法”,什么小游戏无聊,什么版本长草等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然而,对于靠着这套机制赚得盆满钵满的厂商来说,要在这个事关根本利益的环节上动刀改革,谈何容易。这需要的不仅是改革魄力,还得有一颗追求“游戏=好玩”的真心。

0 阅读:587

评论列表

大祭

大祭

2
2025-04-19 08:29

说句老实话,这些游戏的版本活动是真的无聊,没灵感还不如买一下那些精品小单机一两个月的版权,借鉴一下别人的设计思路

AFA

AFA

2
2025-04-19 02:18

崩坏3:钓鱼?小游戏?不就是在小游戏塞个钓鱼嘛。

游戏矩阵GameMatrix

游戏矩阵GameMatrix

有看点有观点的移动游戏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