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总有怀春少女渴望能够与自己的偶像近距离接触……
在人们的眼里,这样的想法不过是奢望,但事实上生活中却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刘德华、谭咏麟、齐秦、王刚等老一辈偶像,娶的都是比自己小很多的粉丝迷妹。
这样的组合,最后的结局大多都是幸福的,女方为了丈夫在家洗手作羹汤,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倒也其乐融融。
但也有例外,比如军旅歌手耿为华就是其中的“特殊分子”。
22年前,已经登上春晚并且名声大噪的耿为华,收到一个名叫郑佳的女生表白。
对方小他12岁,是一名军医大学的在校生,也是他的忠实粉丝。
当时耿为华考虑到俩人的年龄差,曾经多次拒绝郑佳的热情告白。
可缘分天注定,面对他的拒绝,女方始终不放弃,耿为华犹豫许久后,最终决定在一起。
耿为华本以为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会让将来的婚姻更加牢固,可谁知结婚15年后,这段感情就走到了尽头。
离婚后,耿为华谈及这段婚姻,依旧黯然神伤。
这对“老夫少妻”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一、
1970年,耿为华出生在山东淄博,父母都是干部,家里有四个兄弟姐妹,他排行最小。
宽裕的家庭环境,再加上又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的童年过得十分幸福。
也许是因为从小受到家人宠爱的原因,小时候的耿为华颇为调皮。
父母原以为在自己的悉心教育下,他会像其他孩子那样按部就班考大学,工作生活。
可耿为华偏偏不走寻常路,上到初中就放弃继续升学的想法。
表面上看起来老老实实的他,其实内心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升学不是唯一的出路,发展自己的爱好更有前途。
原来,耿为华虽然从小学习成绩一般,但却很喜欢唱歌,有事没事就喜欢研究五线谱,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
看到孩子如此“不务正业”,父母一开始还耐心地教育,但时间长了也就放任自流了。
初中毕业后,耿为华一直待业在家做着歌手的梦想,但由于年纪太小,找不到什么出路,只能浑浑噩噩度日。
父母看到他这样的状态,觉得不能任由孩子荒废下去,于是就动了让他早点工作的想法。
父亲为了他,提前申请退休,并让耿为华上岗顶替了自己的工位。
原以为帮儿子谋到一个铁饭碗,他未来的日子就安生了,可惜父亲最终还是失望了。
原来,耿为华人虽然待在工厂里,但内心装的全是外面的世界,他一点都不想过这种日复一日的生活。
为了突破枷锁,他连招呼都没有和家人打一声,就擅自提出离职。
这个决定可把父亲给气坏了,知道后抄起家伙就把他打了一顿。
但这次“毒打”并没有让耿为华“清醒”过来,他铁了心要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混出个模样。
为了能够早日实现梦想,耿为华在待业期间做了个决定——拜师学艺。
那时刚好有个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位音乐学院的老师,在朋友的牵线搭桥下,耿为华终于见到了老师。
对方一听他开口就惊为天人:“这孩子是个好苗子啊!”
二、
尽管获得老师的肯定,但拜师费和生活费依旧是个问题,耿为华犯难了。
好在这位老师爱惜人才,决定免费收他为徒,并鼓励他到大城市走一走。
有这样的机遇,耿为华自然想尝试一下,于是年轻的他不顾家人阻拦,提着简单的行李就到了上海。
尽管老师是免费教学,但那时家人并同意他出来,并没有给予太多的支持。身在上海,他的手头很拮据。
拜师期间为了节省费用,他经常晚上在音乐学院打地铺,偶尔去朋友那里蹭住蹭吃,尽量把一天的开销控制在3元以内。
十几岁的年纪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实在饿得不行了,他就到早点摊上溜达,看有没有别人吃剩下的包子。
“捡漏”这件事被老师知道后,耿为华又再次被优待了起来。每次上课前,老师都会把他喊到家里饱餐一顿。
就这样,他靠着朋友和老师们的接济与照顾,度过了在音乐学院求学的一年半时间。
尽管生活很困难,但在专业老师的训导之下,他的歌唱技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1985年,从音乐学院学成归来后,耿为华正式入伍参军,两年后退役。
退役后,为了能够寻找机会,他大胆前往连云港的某部队文艺队伍应聘,并且凭借出色的 嗓音条件被选中。
跟随演出队四处表演的日子,让耿为华有了更多的舞台经验,生活也逐渐好了起来。
只可惜这个演出队发展的并不是很好,两年之后又解散了。此时的耿为华又成了“无业游民”。
1990年,当过兵、更过演出队的他再次迎来机遇。当时的南京军区歌舞团正在招人,他带着热情与梦想前去应聘。
他是幸运的,第二次应聘又成功了,从此以后他就跟随歌舞团到全国各地演出。
1991年,耿为华到北京参加汇演,在这里他见识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和音乐人,首都的繁华也深深吸引着他。
从那以后,他就想着有机会能够到北京来发展和立足。
确定目标后,耿为华越发拼命努力,在团里的表现也越来越出彩,终于在1991年考进二炮政治部文工团。
在团里,他出众的嗓音条件和稳健的台风颇受领导认可,很快就成为团里的独唱。
身处北京,他出去演唱的机会越来越多,从此也被更多的人认识。
1997年,耿为华终于迎来成名的机会,他登上了所有歌手都梦想的舞台——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在万众瞩目下,他与和文华、吕继宏、李丹阳合唱了一首《风风火火走一回》,很快走上成名之路。
三、
登上春晚之后,耿为华的事业有了明显的起色,受到更多专业音乐人的赏识,合作邀约也多了起来。
也就是在这时候,他生命中最难忘的那个女人——郑佳出现了。
那时的郑佳青春年少,正在军医大学学习,本就酷爱音乐的她,是耿为华的歌迷。
有一次她得到消息,耿为华要到西安来演出,就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就为了见偶像一面。
演出当天,郑佳精心梳妆打扮赶往演唱会现场,她还打定主意,一定要合影拿到签名照。
演唱结束后,层层歌迷把耿为华包围了,为了能够吸引偶像的注意,郑佳拼命往前挤,终于站到了耿为华的面前。
当这个青春靓丽的女孩向他提出合影签名的要求时,耿为华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那时的他白净帅气,气质又很斯文,这第一次见面就让郑佳心动不已。
在得知专辑已经送完之后,鬼使神差之下,她居然主动开口朝耿为华要电话号码,请求对方在专辑上一定联系自己。
尽管有些惊讶,但是面对这个热情的女生,耿为华当时也闷头闷脑,就这样真的留下了联系方式。
从这一刻开始,两个人之间的缘分和羁绊就彻底开始了。
回到北京,耿为华很快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继续忙碌自己的音乐事业。
但郑佳这边却开始日思夜想,自从与偶像见面后,她满脑子都是对方的身影。
怕直接打电话太过于唐突,她选择了写信这种浪漫而又含蓄的表白方式,开始主动发起进攻。
那段时间,耿为华时不时就会接收到粉丝来信,对于郑佳在信件中表达的热切和关爱,他也当做普通歌迷对待。
由于演唱事业忙碌,他也并没有每次都拆开信封,平时收到了就直接装进一个盒子里。
有一天,他心血来潮突然打开盒子,看到其中有封信特别厚,就随手拆开了。
这封信正是郑佳的来信,厚厚的信封里,装了11封她的表白与日思夜想,每一句都饱含着深情。
面对粉丝狂热的喜爱,当时的耿为华并没有表露出特别的惊喜,当时的他已经年近三十,而对方还是正在上大学的黄毛丫头。
在他的心里,这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于是顺手就把信件扔在了一边,没有继续再想这件事。
四、
其实在郑佳表白爱意时,耿为华刚刚结束一段恋情,内心对于感情并没有太多的期盼。
当时他在文工团交往了一位女友,对方也是团里的成员,俩人原本相处得不错,可随着女方调动去电视台工作后,俩人渐行渐远,慢慢就分手了。
曾经朝夕相处,彼此了解的女友最后都没走到一起,面对小自己12岁的粉丝,耿为华更是觉得不靠谱。
另外,与粉丝相恋本就需要勇气,更何况自己还大对方那么多岁。
但是郑佳并没有考虑那么多,她依旧执着给偶像写信,即便没有得到答复也从不灰心。
这一写就是两年,耿为华收到成堆的来信,但依旧没有给予回应。
此时的郑佳终于忍耐不住了,她尝试拨通心心念念的那个手机号码。
没想到的是,这次耿为华不仅没有挂电话,还在电话里开始交流音乐上的看法与心得,居然发现彼此的爱好和看法相当一致。
刚开始,耿为华并没有往那方面想,只是把对方当成自己的知己。
也许害怕被拒绝,郑佳也小心翼翼维护彼此的关系,每次打电话都只聊作品,不谈感情。
可是,埋藏在心底的爱意总有一天会爆发,郑佳对耿为华的思念,并不是电话就可以化解的。
她终于再次迈出一大步,买了一张从西安到北京的火车票,把偶像约了出来。
再次见面,小歌迷依旧甜美,偶像也依旧帅气倜傥。
耿为华面对远道而来的歌迷,大手笔请她吃了一顿大餐。
这一次吃饭让他们的关系更加拉近了,从那时开始,郑佳几乎每隔两个月就会来一趟北京。
但这种介于友情和爱情的关系,让耿为华深感不安,他知道这层窗户纸必须捅破,自己也不能耽误对方了。
在郑佳又一次赶到北京时,他直截了当的说:“我们之间是不可能的,我比你大这么多岁。”
说完这些,他就回到了自己的住所,从此以后拒绝与郑佳见面。
面对耿为华的直白拒绝,郑佳有些不敢相信,毕竟通过长期接触,她认为俩人是心意相通的。
她依旧上北京找他,可每次耿为华都拒绝见面。
直到有一次,天上下着瓢泼大雨,她再一次来到耿为华的住所前,可他依旧不肯相见。
这次让她彻底寒了心,回到家之后就给心爱的人发了条短信:“我不会再打扰你了。”
收到这条短信,原本应该放松的耿为华却突然不安了起来,
直到这时候,他才彻底明白,自己是真的爱上这个姑娘了。
那一刻,他才决定要放手去争取幸福,立刻拿起电话表白:“你真的喜欢我吗?那我们结婚吧?”
如此巨大的反转让郑佳有些不知所措:“你是在开玩笑吗?”
“我是认真的,我确定,我爱你。”
就这样,耿为华带着自己的小娇妻回家了。当时母亲还很不放心:“小你这么多岁,靠谱吗?”
鉴于之前戏剧般的恋爱经过,耿为华信心满满地对母亲说:“妈,你放心,绝对靠谱!”
五、
2000年,耿为华和郑佳举办了婚礼。
结婚后一度很幸福,俩人很快拥有了自己的女儿。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郑佳平时忙着照顾女儿,关心丈夫,俨然是贤妻良母。
耿为华继续到处演出,心想着一定要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
不过,十多岁的年龄差和不同的经历,还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问题。
也许是因为漂泊时的穷苦经历,让耿为华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即便生活条件提升了,平时也特别节省。
郑佳大学毕业就嫁给了他,也没吃过太多的苦,在花钱这件事上常常大手大脚。
有一次,她看中了一件8000块的衣服,二话不说就给丈夫买了。
可是耿为华面对这份好意却不理解:“干嘛花钱买这么贵的衣服?”
像这样的事情经常在他们的生活中上演,俩人偶尔也会吵闹,甚至还经常把离婚挂在嘴边。
刚开始都只是玩笑话,双方都觉得:“只是说笑罢了,怎么可能离。”
可玩笑话说多了就成真的了,日积月累的矛盾,最后还是让他们分道扬镳了。
2015年,结婚多年的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婚,女儿跟着耿为华生活。
离婚的那天,耿为华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下午,10岁的女儿则待在另外一间房子里哭。
情绪平复后,他原本想安慰一下孩子,可看到女儿的可怜模样,父女俩又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他曾经在许多场合都落寞表示:希望复婚,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
谈到未来,耿为华表示自己对于再婚没有想法,女儿还小,等她上了大学以后再说。
不得不说,作为父亲,耿为华确实很合格。作为丈夫,他也尽力承担了责任。
可婚姻和爱情的经营,并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只有两个人都努力才有好的结局。
希望在未来,耿为华依旧还可以遇到那个陪伴自己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