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味》:体验别样的生活,认知人间真情

张光耀 2023-06-10 09:58:37

日子一天天过去,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纠缠在了一起。可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会相互遮掩,不会真心实意。由于我们与常人的感情不同,我们过于相爱,因而我们过于错误。

《孤味》这本以家庭为题材的书,总是最能引起我的兴趣。你难以想象有多少人一生都是靠着血脉相连才能生活在一起。一个人的哥哥姐姐多,他的朋友就多,他的生活也就多了。

 

这是一部很好的影片,也是台湾影片的经典风格。她一边读,一边感慨,这种微妙而又含蓄的情绪,也只有东亚人能写得出来了。但是这部电影,却是一个很小的片段,讲述了父亲死后,发生的事情,发生的事情,发生的事情,发生的事情。

许多细节的描写都做得很好,我从小就在一个女人家里长大,所以电视剧里的感情和母亲,还有被收养的孩子,都和我的生活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一个角色的表情,言语,动作,都与他们所处的环境相一致。

正因如此,这部影片的一些片段,才会显得如此的杂乱无章,让人看得莫名其妙。

这是一个很好的剧情,宁静中透着浓浓的矛盾,每一个主角都很会演戏,只不过这场戏看起来有点假。台湾影片总是能够将家族题材表现的非常深刻,当阿嬷终于签下这份已有二十多年历史的离异协议,并将其焚毁在阿公手中时,我已是泪流满面。

 

可是我不明白,一个如此不负责,连酒店都要妻子掏腰包,对自己的女儿也要依靠一箱蛋糕来照顾的父亲,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和了解呢?还有三个女儿,怎么会被收养,又怎么会被人收养,又怎么会被逼着去重归于好......但阿嬷的表演还是很到位的!

被抛弃的一家人,不可避免地要相互埋怨,这是一家人离家出走之后,无法避免的痛苦。

特别是那些小孩,总会有一些逃跑的人留下的蛛丝马迹,让他们看了都觉得讨厌,却又拿他们没办法,那小孩就更单纯了。她怀疑自己是不是被感情所左右了。如果是小说里说的那样,他失踪了二十多年,如果他真的回来了,肯定会有人这么直接的反应。

在这样的家族中,人与人之间总是会存在着许多模糊不清的情感,不是爱憎分明,就是欲求不满,我看导演也不是真的下了功夫。他闹出那么多矛盾,到头来却只能用平常的生活方式来解决,真是尴尬。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让人感慨万千的影片,比起《阳光普照》更让人感同身受。

 

影片的确很象新一代《饮食男女》,不过不同之处是,《孤味》更多地表现出对男性统治的四面楚歌下,女人们的妥协,无奈,坚持,以及和解的关怀。一个男子死去,惹来许多女子的伤痛,让这个家庭因为他而破败不堪。当我们看到影片中的女人因为对男人的怜悯而遭遇到了悲惨的命运时,我们也许会为她们的不幸而感到悲愤,但更让我们感到悲伤的是,大部分人,甚至我们自己,也许也会遭遇到同样的命运。

就好像父母离异,让子女不知所措一样,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很多时候,人都会陷入这种纠结的境地。台湾近几年确实很爱拍摄一些让人解脱与解脱的片子,人终究要依靠自己去宽恕与解脱,人终究要与自己和好。

台湾影片所表现出来的同情态度,是我们无法企及的。然而,影片中表现出来的对于卑微卑微的“妾”文化的身份并不是一个艺术案例,也不应该局限在男女之间的探讨。其实,去性别化与对少数族群的关怀,正是近年来台湾影片的灵魂所在。

但是对于没有现代正当性的“妾文化”的承认,还可以说是一种还没有完全被内地所接受的传统遗产。这样一种不受大众欢迎的自言自语,其实也是台湾目前在世界上的一种艺术反射。

 

电影里的情节很现实,在我的周围也有类似的案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但是在我看来,林秀英才是最难熬的一个,因为她的爱情,有很多种方法可以用来表达,也有很多原因可以用来解释,比如为了自己的儿子,比如为了事业,比如为了未来。

但是,对于秀英这样的母亲来说,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已经有了十几年的时间了,但是,又有谁会不记得自己的爸爸?尤其是一个缺少父爱的儿子,哪怕他犯下了再大的错误......

很难形容放弃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你去看待一个人,去适应一个人,想要把自己当成一个人,去为自己的物质生活而奋斗,但是最后,他却喜欢上了另外一个人,他离开了,而你又会愤愤不平,又会苦大仇深地埋怨他很多年,根本不让他的爱不再是你。

或许,多年以后,我会把他抛在脑后,让他安心地回到自己的家乡。我们都知道,放弃有多难。直到大海变成蓝色,这就是我的任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