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欢迎来到景杉出国的【移民故事】专栏。
小编会在这里给大家剖析每个家庭移民成功后的海外生活,希望有需要的朋友,移民路上少走弯路。
今天分享一个定居美国11年的朋友,对于中美教育差异的感受。
大家好,我叫小硕,万千移民大军中的一员,也是一个普通的母亲。
算算日子,我已经在美国生活了11年,回想这一路的经历,感慨万千,今天想与大家分享我在美国的经历和感悟。
其实今天这个主题,前面如果不加“美国”两个字,放到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适用的,但我觉得美国更为贴切。
美国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其教育实力有目共睹。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决定移民的主要原因,就是孩子上学的问题。但移民后,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中美教育的巨大差异。
首先我简单总结了中美教育的一些差异。
1. 课程设置
中国:注重核心科目和知识传授,课程设置比较固定,以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为主。此外,学生通常会学习道德与法律、历史和地理等课程。
美国:注重兴趣培养和全面发展。除了主课,还有更多的选修课程,比如艺术、音乐、戏剧、体育、编程等。
2. 教学方法
中国:以老师授课和课外辅导为主,重视师生间的尊重和纪律,学生需要认真听讲并记住正确答案。美国:注重开放式探究,强调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老师更像是引导者,鼓励学生通过提问、讨论和实践来学习。有一次孩子的老师让全班模拟制定班级规则,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民主投票,这堂课让他印象深刻。
3. 评估方式
中国:侧重大规模考试和成绩排名,强调知识掌握程度,分数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排名。
美国:评估方式更加多样,课程项目、读书报告、课堂表现、口头演讲都算在内,甚至连孩子的社交能力、合作能力都会成为评估的一部分。
4. 教育理念
中国: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孩子的应试能力和学科成绩。
美国:强调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老师和学校会鼓励孩子探索自己喜欢的领域,而不是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人。
我再来说说,美国小初高都学哪些内容。
小学(1-5年级)
以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基本技能为主,作业很少,校内和校外活动都很丰富,比如网球、游泳、足球、爬山、音乐等等。
当然,学校的孩子也不只是玩,孩子们也会做调研,做读书报告,可以是文字的形式,也可以是图片的形式。
初中(6-8年级)
初中是兴趣发展的关键阶段,学校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孩子也可以选修更多课程,如心理学、天文学、编程等等。
学术压力开始增加,但老师会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大人孩子可以选择是每天做习题、搞竞赛,还是每周出去玩,劳逸结合。
高中(9-12年级)
进入到高中,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进阶课程(如AP课程),学生可以选择多种方向,比如文科、理科或艺术类课程。
很多孩子放学后都会去参加俱乐部活动,比赛等,活动也是很丰富多彩的。
其实,相比国内的教育,美国的教育同样也有它的不足之处。
但不得不说,它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让我看到,即使我的孩子没有那么优秀,他将来仍然有试错的机会,有更多的人生选择方向。
在这里,我的孩子可以变得更加自信,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敢于面对失败。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