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继东北鹤岗以“白菜价”房产引发关注后,一股赴日本购买廉价房产的热潮正在我国年轻人间悄然兴起。无需永久居留权,也不要求日语能力,日本房产市场对外国买家相对宽松的政策,使得一些年轻人得以用不到10万元,甚至三四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购入面积可观的独栋别墅。
然而,低价的诱惑背后,也隐藏着诸多现实问题。首先是签证问题需要自行解决;其次,这些廉价房产大多位于日本偏远地区,房屋老旧,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此外,房屋的修缮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加上高昂的取暖费用,实际持有成本并不低。
据日本总务省2023年的统计数据,日本全国有超过900万套无人居住的房屋,空置率高达14%。这些无人继承或长期闲置的房屋,往往以极低的价格出售,甚至出现“零元转让”的情况。
一家媒体采访了三位在日本购房的我国公民,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一位摄影师花费3.2万元人民币,在北海道小樽市购入了一栋170平方米的独栋别墅,提前过上了田园生活。另一位购房者则斥资10万元购入了一栋300平方米的湖边法式洋房,但后续的改造费用预计高达50万元。还有一位在日本留学的学生,购买了一间单身公寓,租金比学校宿舍还要便宜。这些案例引发了人们对于在日本购买房产是“馅饼”还是“陷阱”的讨论。
以摄影师尼鹿为例,他以3.2万元的价格在北海道小樽市购买了一栋170平方米的独立屋。据他描述,他本人不会日语,也没有日本永居身份。在购房前,他曾多次前往小樽旅行,被当地的景色深深吸引。由于身为摄影师,需要携带大量器材,频繁更换酒店让他感到不便,因此萌生了购房的想法。
日本房产的低门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我国年轻人。但与此同时,潜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做出决定前,需要对自身的经济状况、生活需求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
免责声明:文章内标注时间、事件过程、相关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勿对号入座。理性看待本事件,不要主观臆断恶意评论、切勿人身攻击,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存在真实性争议、事件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