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接连写了五六篇文章,详细而深入地讨论了对《道德经》中“有和无”这一对概念的理解,明确提出《道德经》中的“有和无”并非是同一个概念,其中第1章和第40章出现的“有和无”也并非是指物质世界的“有无相生”和“无中生有”,而是指人类创造逻辑世界、使物质世界从“无名”到“有名”的文明升华。这不难理解,可惜的是大部分人仍然不理解;不理解其实很正常,这其中有个弯确实要求我们进行“认知转弯”,一时转不过来假以时日应该也不会永远卡在那里。可奇怪的是有个别人一上来不是据理力争,而是张口就否,呲牙就骂,好像创了他家祖坟一般,实在令人费解。
今天我们就不多费口舌进行辩证了,我就问一句:那些像科学家一样,坚持“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些表述,是阐述物质世界的万物生发、演化的学习研究者,有没有对物质世界万物的生发、演化有明确、科学的结论?你们的研究成果怎么样了?能不能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与全世界人民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我可以这样说,把老子的《道德经》定位于对物质世界生发、演化的描述,说得好听点是在文字上打转,是曲解文字,说得不好听的话实际上是在瞎猜、杜撰、臆想。比如,有学习者对“道生……”的理解是:描述了宇宙自然物质世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演化……我想问的是:你怎么知道物质世界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演化的?最初的宇宙真的什么都没有?现在的物质确定就比最初的物质多?多多少?有科学依据证明现在的物质比过去多吗?这些表述真的经不起推敲!
结论尚经不起推敲,就甭说它有什么用处了!
我的理解很简单:“有”就是“有名”,“有名”就是人类通过“道可道、名可名”的努力,将自然、本然、天然的物质世界赋予一定的认知逻辑,从而创造出灿烂的人类文明。只有人类文明才是“无中生有”的(除此之外再无其它);只有人类文明才能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下面,我们从一般的认知规律角度,重点谈谈“有”,“有”理解了,“无中生有”也就理解了;“无中生有”理解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就理解了;以此类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理解了——《道德经》的所有概念也都理解了。
“有”:我们可以看做是一个“镜像”。人类认知事物,不可能像间谍一样钻到事物的内部,只能通过感觉系统对事物进行反映、反馈,那么事物在人的认知中的“映像”就是“有”。
“有”:是对认知“映像”的加工提炼。第21章的“孔德之容”描述的就是对认知映像的加工提炼,通过加工提炼,我们认知到事物的“象、物、精、信”,即事物的表象、物理化学性质、本质以及规律。通过对“象物精信”的归纳和演绎,形成对事物的认知逻辑,这个过程就是“名可名”。人类自出现在地球上的那一天起,就开始这项“名可名”的伟大工程、伟大创举,这就是“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有”:也是最终的认知成果,并由此而形成的人类精神和文明成果。比如:各个学科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以及人类在长期与自然的相处中形成的认知之道、实践之道和社会管理之道。
对“有”的正名、探讨和辩论,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用呢?用处太大了。比如,我们在头条号这个网络平台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文章、视频,这些内容,对我们来说都是“有”。但是这些“有”,不一定都是对的,有的甚至是反科学的、反伦理的、反道德的,对这些“有”应抱着什么样的态度呢?老子说“弱者道之用”,还说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还说过“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些都是方法论、实践论,告诉你如何通过自己的认知来判别是非、曲直、真假、善恶。
有的学习者指出:老子的“道”是要求我们不要用“二元论”作为认知逻辑,老子道不是二元论,是一元论,无善无恶、无是无非,云云。这位学习者提出的这个结论就是一个“有”,这个“有”对不对?你得去判断。要我说,这个“有”就是违反基本事实。
当然,我的这篇文章也是一个“有”,既然是“有”,肯定就不是终极真理,欢迎大家有理有据批评。如果有人上来就咬,别怪我没有底线地回击。有位朋友提醒我,你对那些弱——智评论者骂得太听了,都不像个《道德经》学习者。我回他说:谁说《道德经》学习者不准骂人了?难道《道德经》学习者就是无善无恶、无是无非了吗?那是把《道德经》学废了。老子说要“常善救人、常善救物”,我骂他是为了救他,有些人是需要骂才能醒悟的,有些人从小就缺家少教,爹妈教育缺失才养成了出口成脏的习惯,我作为长者有责任有义务替社会教育他,打是亲骂是爱,隔着网络我又打他不着,骂他几句幸许能有所诲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