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一个让无数人等了太久的日子。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罪大恶极的余华英执行了死刑。这一消息传出,全网都在感慨,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按照规定,安排余华英和她的女儿见了最后一面。我不知道这对母女在会面时说了些什么,是母亲对女儿的愧疚,还是女儿对母亲罪恶行径的质问?但我知道,这一面,对于余华英的女儿来说,心情一定无比复杂。她的母亲,本应是给予她温暖和关爱的人,却因为自己的贪婪和残忍,成为了无数家庭的噩梦,也让自己的人生走上了绝路。
而另一边,杨妞花的姐姐在得知余华英被执行死刑的消息后,情绪激动,一时间难以平复。她在直播中回应此事,声音都带着颤抖:“事情来得太突然了,有点激动。其实我们都是盼着等着这一天的,毕竟她害了这么多家庭。也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短短几句话,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煎熬和等待。

杨妞花,这个被余华英拐卖的女孩,她的人生因为这场罪恶彻底改变。5岁那年,她被余华英用“带你去玩”的借口诱拐,从此离开了亲生父母和熟悉的家。在被拐卖的路上,因为她是女孩,余华英对她百般虐待,甚至用开水烫她的头。多年后,杨妞花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对家的思念,通过短视频寻亲,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生姐姐。可此时,她的父母早已因为承受不了失去女儿的痛苦,先后离世。这是怎样的人间悲剧啊!
余华英的罪行,简直令人发指。从1993年到2003年这十年间,她伙同他人在贵州、重庆、云南等地流窜作案,拐卖了17名儿童。为了钱,她不仅拐卖别人家的孩子,甚至连自己的亲生骨肉都不放过。她和情夫龚显良,因为生活拮据,就把仅两个月大的亲生儿子以5000元的价格卖给了河北邯郸的中间人,自此踏上了这条罪恶的不归路。

她的作案手段极其狡猾,和同伙形成了固定的犯罪链条。他们先在各地租房潜伏下来,混入当地的社会圈子,专门物色4到7岁的低龄儿童。为了取得孩子的信任,她甚至利用自己的女儿去亲近目标,再用零食、玩具或者去游戏机室打游戏、买好吃的等借口,把孩子骗走。得手后,他们就迅速逃跑,连行李都不收拾,制造出突然离开的假象,以此来躲避警方的追查。
2004年,余华英和丈夫王加文在云南拐卖儿童时,终于被警方抓获。可她为了逃避法律的严惩,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最终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服刑5年后,她就被释放了。本以为她会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可她却继续隐匿,逍遥法外。直到2022年,被拐女孩杨妞花勇敢地站出来,向警方报案,并提供了关键线索,才让余华英再次落入法网。
在法庭上,余华英的态度让人愤怒不已。她始终没有对自己的罪行表示出一丝悔意,直到死刑判决结果出来,她才流下了眼泪。可这眼泪,不是因为她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不是因为她对那些被拐儿童和破碎家庭的愧疚,更像是对自己即将到来的死亡的恐惧。她的辩护律师试图为她减轻罪责,声称她是从犯,但法院认定,拐卖儿童这种罪行不分主从,她在整个犯罪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必须受到法律最严厉的制裁。
从2023年9月一审被判处死刑,到2024年12月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再到2025年2月被执行死刑,这期间,每一个被拐儿童的家庭都在煎熬中等待着正义的降临。他们中的很多人,因为孩子被拐,生活陷入了无尽的痛苦和绝望之中。有的父母为了寻找孩子,花光了所有积蓄,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有的父母因为承受不了打击,精神失常,甚至失去了生命。余华英的罪恶,让这些家庭支离破碎,让无数人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如今,余华英被执行死刑,对那些被拐儿童的家庭来说,算是一个迟来的交代。杨妞花和姐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知道这个消息后,她们相拥哭泣。她们说,这一刻不是庆祝生命的消逝,而是正义的到来。是啊,正义虽然来得晚,但它终于驱散了笼罩在这些家庭头顶多年的阴霾。
但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余华英被执行死刑,只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结束的是她罪恶的一生,开始的是我们对拐卖儿童问题的持续关注和反思。我们不能让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保护他们的安全。
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提高防拐意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拐卖儿童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方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形成一个全民防拐的“天网”;更需要法律的持续震慑,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拐卖儿童犯罪和收买行为的惩处力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离“天下无拐”的目标越来越近,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温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