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懂教育的父母,可能反而越不容易教育好孩子

丹琴谈育儿 2025-03-31 04:07:22

这是我最近刚意识到的一个问题,因为我身上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为什么说越懂教育的父母,反而越不容易教育好孩子呢?这里有2个原因:

原因一:自以为懂,但其实不懂

很多父母觉得自己懂教育,但其实她就是个半吊子水平,自以为看了几本育儿书,听了几个专家讲课,然后感觉自己好像就懂了如何教育似的。

但事实上,她学的那些知识,掌握的那些方法技巧可能是错的,或者说方法技巧没有问题,但是她在用的时候却用错了。

这都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父母越努力,自己错的就越严重,反而导致自己就越难教育好孩子。

是不是这样?

当然,对于这一种教育不好,大多数人可能都能想到,但是对于下面这一种教育不好,可能很多人就意识不到了。

原因二:懂得越多,对自己和孩子期望就越高,反而越可能会失败

当我们越懂教育时,我们会对于的期望值越高,认为自己努力学习了这么多的育儿知识,掌握了丰富的理论,那我们自然要胜过普通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更优秀。

换句话说,懂得越多,我们对自己和孩子的期望值就会越高,越认为自己可以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而这种心理越强烈,反而越容易导致我们在教育孩子上容易出现问题。

你觉得自己懂得很多,教育很厉害,然后经过你的教育,孩子就能够很好的改变,达到你的期望值,但现实是哪怕你非常懂教育,也特别努力,付出了很多,但孩子依然可能不会改变,或者说孩子的改变达不到你的期望值。

就比如说你以为经过自己的努力教育,孩子能考个90分,但是孩子却只考个60分,这种情况是不是很普遍?

这其实才是正常情况,因为你的教育是去影响孩子,而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不是你想怎么改变就怎么改变的,也不是你输入多少能量,他们就会前进多少的,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倒退。

那这时候就有问题了,因为你认为自己懂教育,也为教育孩子付出了很多,那当孩子达不到你的期望时,你是不是会对孩子产生特别大的失望,反而就越容易厌恶排斥孩子?

毕竟你付出了这么多,孩子却依然考倒数,那你心理能不痛苦吗?能轻易的接受吗?

相反,如果你并没有付出很多,那即使孩子考倒数,也不会太打击你,因为你没什么付出,而别的家庭付出那么多,那你家孩子考倒数不正常吗?你反而更容易接纳孩子。

你也不要妄想让父母意识到是自己教育有问题,或者说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教育付出不够多,因为把失败归咎在他人身上,这是人的本能。毕竟说失败是他人造成的,可以维护我们的自信心,不至于因为失败而打击自己的自尊自信。

退一步说,哪怕你意识到是自己努力不够的问题,在面对孩子时,你依然会忍不住对孩子产生失望厌恶情绪的,因为这是人的本能。

这就好比你特别喜欢老二而讨厌自己的老大一样,哪怕你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可能不对,越是这样教育,只会越讨厌老大,但是你能轻易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讨厌老大妈?

所以当你自以为很懂教育,然后特别负责时,那你付出的越多,最终结果很可能就是对孩子失望越大,越讨厌孩子。

一旦这种情绪产生,你就很难再保持平常心面对孩子了,你就会觉得孩子烂泥扶不上墙,对不起你的付出,然后在面对孩子时,你就容易控制不住情绪的批评打骂指责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

那你的这种教育是不是就反而越容易带给孩子伤害?正确的教育应该是欣赏孩子,给孩子赋能,而你的教育却是在伤害孩子,那你说你怎么能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

这几乎是自认为很懂教育然后努力教育孩子的一种必然结果,也就是说,越是努力研究教育的父母,最终几乎都会越讨厌排斥自己的孩子。

如果父母足够聪明,及时的觉醒,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然后适当的保持距离,不再奢望靠自己的教育能够改变孩子,给予孩子独立空间,允许孩子自由发展,那父母对孩子的情绪还可以修复。

事实上,大多数父母可能最终都会这样,因为当他们付出很多,但是却始终看不到效果时,他们自己就会失望,然后就会懒得教育孩子。少操心教育了,对孩子反而就会变得更加顺眼了,孩子也得到更多独立成长的机会,反而更有可能成才了。

大家思考一下,是不是这样?

想要提高自己的教育认知,更好地教育孩子,可以学习我的专栏

0 阅读:2
丹琴谈育儿

丹琴谈育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