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公子。
最近DeepSeek(深度求索)有多火毋庸置疑。
它作为一款国产、免费、开源的人工智能模型,不仅是“六边形战士”,代码、文案、策划不在话下,连骂人都比其他AI在行。
而且,它还会推理,特别懂得人情世故。有人问它,华农和中大哪个好,它秒回中大,但知道对方是华农学子后,又能马上滑跪并“献媚”,情商超过不少打工人。
AI发展愈发智能化,引发一波关于失业论的探讨。
甚至就连考研名师张雪峰,都被不少人吐槽可以下岗。
有焦虑就有痛点,有痛点就有市场。
所以,即便DeepSeek自己还没盈利,已经有人借此“搞钱”,营销套路遍地开花。
套路一:下载骗局。
DeepSeek一大特点就是免费,不管下载也好,使用也罢都不用花钱,而且本地部署,也就是将DeepSeek模型下载到电脑上,其实只要电脑能上网就能做到。
但不妨碍一些人以“很难下载”“对硬件要求很高”等理由,兜售相关服务,或者引导别人购买他们推荐的显卡。
有报道称,有商家光靠卖DeepSeek的安装包就赚几百万元,可见不少人上当。
套路二:真假网站。
DeepSeek的正版网址是deepseek.com,但网上不少高仿网站,故意让人混淆。
仿冒域名界面
这些网站要么窃取个人信息,要么骗取订阅费用,甚至有的还趁机推销所谓的“空气币”(无实质价值的虚拟货币),还忽悠能帮你买到DeepSeek的“内部原始股”,摆明是投资骗局。
据网络安全公司奇安信监测,从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2月3日,出现了2650个仿冒DeepSeek的网站,IP分布在美国、新加坡、德国等国外境地,由于在境外,整顿起来会更为麻烦。
套路三:卖课,教人赚大钱。
网上一堆《教你用DeepSeek年入百万》《DeepSeek带你躺着赚钱》的课程,说得头头是道。
DeepSeek还没赚钱,反而卖课的先赚麻了,以《一人公司方法论+DeepSeek》为例,3小时销售额就超5万元。
有人表示,他买了某个课程,内容简单到随便上网就能搜到,含金量几乎没有。
而且,这在去年早有先例。
当时OpenAI的Chat GPT爆火,新出的Sora更是横空出世,网上流传一种说法:
中美有两大AI巨头,一个是OpenAI创始人奥特曼,另一个是清华博士李一舟。
李一舟被称为中国的“AI教父”。
为什么呢?
因为李一舟靠着售卖199元的Chat GPT课程,进账近5000万。
不过,当用户真的购买课程后,会发现学到的内容不过是皮毛。
想要进一步深入,那就再掏1980元,购买他的进阶课,199元不过是入门票。
而且但凡你使用他的软件,就要从他那里充值,后续开销只会越来越多。
后来官方出手,李一舟喜提封杀,AI课全面下架。现在他悄悄复出,不敢再狂割韭菜了。
不得不说,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不管是元宇宙还是区块链,每一次概念狂欢的同时,随之伴来的还有各种镰刀。
这背后就是全世界都在关心AI如何发展。
过去在我们的认知中,能真正挑战OpenAI的,还得是硅谷大佬,比如微软、谷歌、亚马逊等外企,中国还有需要一段时间去追赶。
但现在DeepSeek是2023年才成立,团队成员多为应届毕业生或刚出来工作不久,却能以558万美元(约为人民币4000万元),成本不到OpenAIGPT-4o模型的十分之一,推出差不多性能的产品,成为中美博弈的重要一环。
网友调侃OpenAI跟DeepSeek的差别
连美国人自己都承认DeepSeek有威胁性。
美国政府立马嗅到危机,又是以国家安全为由,提出调查DeepSeek,又是有官员提议凡是下载DeepSeek的美国人,定性为犯罪,最高要坐20年监狱。
对此,中方表态:“DeepSeek引发全球轰动和一些人的焦虑恐慌,说明技术遏制和技术限制无法奏效,这是全世界、特别是美国需要学习的一课。”
这样的道理,其实已从华为突破美国封堵,成功推出5G手机Mate60 Pro得到验证。
毫不夸张地说,DeepSeek有望挑战美国AI大模型的垄断地位,激发国内对自主技术的研发信心。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DeepSeek缩小AI整体发展的差距,让超强性能的模型不会独属算力巨头,而是属于每个人。
当然,这也回到了我们如何面对AI的问题。
想要将其灵活运用,不是光听几堂课就能一劳永逸的事情,如果只是怕错过风口,用买课缓解内心的焦虑,而不是花心思和时间去学习和操作,就非常容易陷入别人的骗局。
最后,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大家有没有使用过DeepSeek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