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突然死亡,贴身护卫梅德韦杰夫:早已时日无多

是搞笑的李富贵 2025-04-21 16:05:00

1982年11月10日,星期三晚上,按照莫斯科时间,刚好是7点15分,大家都在等着看一场大型流行音乐会的直播。

这场盛大的音乐会最初是为了纪念民兵日而举办的。在公共秩序部长尼古拉·谢洛科夫发表了一段冗长而乏味的演讲后,它本应成为苏联民众放松娱乐的节目。

出乎意料的是,热闹的音乐会并未如期上演,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关于俄国革命和二战的历史影像,整个场面的氛围瞬间转为严肃而紧张。

电视节目表的细微调整,暗示着国内某些变化正在悄然进行。

接下来的几天里,电视节目发生了明显变化,原本轻松搞笑的娱乐内容被沉重哀伤的交响乐取代。屏幕前,老兵们讲述着他们在战场上的亲身经历,这些真实的战争故事反复播放,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历史的沉重。

早期推测主要指向当时76岁的政治局成员安德烈·基里连科。

有传言称,他那时健康状况不佳,连每年例行的十月革命纪念活动都没能参加,这在克里姆林宫的官方安排中是不常见的。

他的离世将引发巨大震动。

【一、死亡宣告】

勃列日涅夫在苏联掌权长达18年。

上周末,他亲自参加并主导了在红场举行的阅兵仪式,这一活动对苏联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在阅兵仪式上,勃列日涅夫展现出强大的气场,神采奕奕地巡视了部队。他的讲话依然铿锵有力,完全没有表现出任何衰退的征兆。

当噩耗传来,全世界都为之震动。

在勃列日涅夫去世后的第三天,也就是周五上午,苏联政治局最终敲定了继任者的人选。

年近七旬的尤里·安德罗波夫即将接掌权力,成为这个庞大红色帝国的实际领导人。

这位铁路工人家的小儿子,将在苏联历史上留下重要印记。他的姓名将与列宁、斯大林、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并列,成为布尔什维克革命后第六位执掌苏联最高权力的领导人。从基层工人家庭走出的他,最终登上了苏联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位置,这一跨越展现了他非凡的政治生涯。他的上位不仅延续了苏联领导人的更迭传统,也标志着苏联政治格局的新篇章。

克里姆林宫外停满了高档黑色轿车,场面十分拥挤。现场聚集了300多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包括政府官员、军事将领、外交使节、科研人员、学者以及普通工人,他们共同等待这一重要时刻的到来。

大多数人对政治局的决定都表示赞同,没有进行任何形式化的讨论。他们冷静地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这次紧急会议能够顺利收尾。

71岁的康斯坦丁·切尔年科说:"各位同志,大家都知道,勃列日涅夫去世带来的影响,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弥补的。"

紧接着,他推荐了安德罗波夫,形容他为“全心投入的共产主义战士”,尽管话不多,却是勃列日涅夫“最信赖的战友”。

安德罗波夫在68岁时接任苏联领导人,这一举动显示了苏共高层对于权力交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重视。普遍认为,他的角色主要是为了确保在这一关键时期,国家的领导层能够平稳过渡。

最终,苏联的权力将转移到年富力强的戈尔巴乔夫手中,他当时五十多岁。不过,目前勃列日涅夫仍然掌握着大权,戈尔巴乔夫深受苏共高层的信赖,也是勃列日涅夫临终前最后接见的人。

【二、勃列日涅夫之死】

根据勃列日涅夫书记处前工作人员扎哈罗夫的回忆,就在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的那一天,

1982年11月9日,勃列日涅夫在参加完阅兵仪式后,随即返回了自己的私人住所进行休整。

那天清晨,他正在办公室值班,突然接到勃列日涅夫私人保镖弗拉基米尔·梅德韦杰夫上校的电话。梅德韦杰夫让他们赶紧联系安德罗波夫,让他尽快到克里姆林宫待命,等候勃列日涅夫的到来。

正午时分,勃列日涅夫抵达克里姆林宫,与对方在办公室内进行了愉快的交谈。会谈期间,勃列日涅夫显得情绪高涨,态度积极。

在长时间的轻松调侃后,他们终于一起走进了会议室。

傍晚七点半,勃列日涅夫打算离开,回他的别墅去休息。

第二天一早,弗拉基米尔·梅德韦杰夫按计划通知哈扎罗夫换岗,并准备叫醒勃列日涅夫,但发现他已在卧室的床上停止了呼吸。

20分钟过去,安德罗波夫得知消息后迅速赶到别墅。

几分钟后,主任医生恰佐夫赶到别墅,对勃列日涅夫尚有余温的身体进行了紧急抢救,但最终宣布了他的死亡。

【三、弗拉基米尔·梅德韦杰夫的证言】

弗拉基米尔·梅德韦杰夫(Vladimir Medvedev)曾担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的高级军官,官至少将军衔。他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三名核心安保人员之一,负责领导人的贴身护卫工作。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他与俄罗斯联邦前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并非同一人,尽管两人姓氏相同。

他在自己的回忆录《站在身后的人》里写道,其实他和同事们心里都明白,勃列日涅夫的日子不多了。

在阅兵仪式结束后,勃列日涅夫照常前往扎维多沃度假,并参与了他终生钟爱的狩猎活动。

现实情况是,他只能待在车内,眼睁睁看着其他人投入紧张刺激的狩猎活动。尽管手中握着猎枪,内心充满激动与渴望,却始终无法真正参与其中。这种强烈的参与欲望与实际的被动处境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他倍感无奈。

十年前,医生就给他下了诊断:动脉粥样硬化,还伴随多种并发症。

他的心脏和主要血管遭受了严重损害,加上长期依赖和过量服用安眠药,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他的早逝。

20世纪70年代早期,恰佐夫担任第四卫生局的负责人,同时兼任勃列日涅夫的首席医师。

在负责勃列日涅夫医疗事务时,他已严重依赖安眠药物。

在捷克斯洛伐克撤军期间,紧张的战场形势让勃列日涅夫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维持正常的睡眠节奏,他不得不借助安眠药物来调节自己的作息。

恰佐夫因误服过量药物,匆忙赶往勃列日涅夫处进行紧急医疗检查,结果证实并无大碍。

勃列日涅夫的健康状况一直不稳定,时好时坏。这种状况导致他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每天阅读的文件量被限制在一页半以内。

在1976年苏共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上,勃列日涅夫需要发表一份冗长的讲话。由于他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医疗团队不得不在一旁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勃列日涅夫做完汇报时,面色发白,满头是汗,硬撑着完成了长达四小时的发言。

医生们经过全面评估后得出结论,他的身体状况已经无法承受持续高强度的工作负荷。

尽管安排了专门的休息时间,这位领导人的安眠药成瘾问题仍未得到缓解。他经常向护理人员施压,要求增加药物剂量。

恰佐夫别无他法,只能不断更换身边的护理人员,并寻求国外企业的协助,生产外观相同但无实际药效的安慰剂。

勃列日涅夫长期服用安眠药,这种依赖逐渐对他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了更严重的损害。

随着年岁增长,勃列日涅夫的健康状况逐渐恶化,各种老年疾病接踵而至。他的工作节奏因此放慢,每天处理公务的时间大幅减少。

医生建议他戒掉烟酒,以维护身体健康。

勃列日涅夫也是个老烟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琢磨出了一个主意:让周围的人抽烟,自己就在旁边待着吸二手烟。

勃列日涅夫的离世是否因此被提前了?

梅德韦杰夫提到,那天晚上勃列日涅夫吃完酸凝乳和香肠后,第一次说嗓子不舒服。

梅德韦杰夫询问是否需要请医生前来,勃列日涅夫表示没有必要。

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个小毛病,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觉得这种小问题完全没必要放在心上,更不用特意去管它。他们认为这只是一时的不舒服,很快就会过去,没必要为此费神。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身体不适,竟然成为了勃列日涅夫去世的前兆,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

苏联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这位掌权者,在他执掌国家18年后,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统治生涯。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他在政治舞台上活跃了近二十年,对苏联乃至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权力的更迭终究不可避免,他的时代也迎来了落幕的时刻。

安德罗波夫在接任后,立即被委以治丧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在悠扬的柴可夫斯基乐曲声中,勃列日涅夫的遗体被安放在灵柩内,周围环绕着洁白的鲜花。

安德罗波夫站在前方,发表了简短的官方讲话。

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及苏联部长会议于1982年11月10日发布公告,宣布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在当天上午8时30分意外去世。这一消息令全党及全体苏联人民陷入深深的哀痛之中。

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正式画上句号。

0 阅读:33
是搞笑的李富贵

是搞笑的李富贵

是搞笑的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