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稳,源自内在缺失,记住这三点,自然而然能跟自己和解!

秋天小熊 2025-02-02 12:08:36

文/禅文修

有一些人在情感中,容易情绪不稳,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过分的敏感,总是情绪反复。

当你感觉外在符合自己的预期,就喜悦开心;当外在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就会难过、悲伤,于是自己一直在积极和消极的情绪当中反反复复,随波逐流。

这一切的核心源自你的内在有缺失。要知道,所有情绪的源头都是因为自身的匮乏,因为你内在的爱力不够,你不够爱自己,也不够爱身边的人。

所谓“缺什么就会一直追逐什么”。

俗话说,“心中有爱,才会被爱滋养;心中有爱,眼中就会有光。”当你的内心是丰盈的,你会停止向外索取。

当你真正的爱自己,是把注意力回归到自己的内在,去觉察自己没有被满足的部分,什么时候你把这个东西想明白了,才会迎来真正属于你的觉醒。

第一,保持独立,摆脱依赖

有些人,在建立一段感情之后容易情绪起伏,其实,不是因为你太爱他了,而是你想要安全感。

你想要让他时刻关注你,由此证明你是值得被爱的,于是你把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不自觉的寄托在了对方的身上,对他过度的依赖,而忽略了自己独立的必要性。

要知道,你在依赖的那一刻起,你没有自己,是你不够独立,你的情绪就开始被外力操控着。

你要意识到,良性的亲密关系是两个心智成熟的人,在关系中得到升华和滋养,而不是强者对弱者单方面的做慈善和无底洞的帮扶。

所以,你必须学着一个人享受独处,在独处中获得快乐完成自洽,学着一个人去处理你的情绪,学着一个人独立行走。

你会发现,当你越能跟自己在一起,越能觉察自己的时候,你内在的爱力就越能盛发,你对自己的慈悲之心也会回馈给别人。

古往今来,但凡大的成就者,无一不是先自己成为了爱,然后去开启智慧,解锁生命密码。

当你自己成为爱的时候,你会发现,人在哪儿,福气就在哪儿。

第二,让心灵富足,不被欲望所困

要知道,情绪反复是你的内在匮乏,不富足,故而才焦虑、迷茫、痛苦、欲求不满。

你会发现,当一个人没有那么多欲望的时候,他就会淡定从容,活得安然自在。所谓“富足多一分,焦虑少一分。”

多余的财富,往往只能带来短暂的满足和更多的烦恼,而心灵的富足,才是无需成本的“奢侈品”。

所以,降低物质欲望,不被物欲所困,将物质欲望降到最低,幸福感反而更强。

我们无法掌的东西太多了,握不住的东西和留不住的人也太多了,别让物欲成为你情绪的绊脚石。

你要明白,能干扰你的往往是你自己太在在意,能伤害到你的,也往往是你自己的想不开。

删繁就简,自在清欢,人生才会轻盈,轻盈才能飞扬,才能让通往内心纯净世界的道路豁然开朗。

学会减法生活,让心灵回归宁静,你会发现,安宁并不遥远,它就在你清除欲念的那一刻降临。

记住,化繁为简,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通往心灵纯净富足世界的钥匙。

第三,向内求,向外修

人生是一场修行,你要懂得“向内求”,同时“向外求”。

“向内求”就是当你内心有所渴望,有所诉求的时候,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这些关键的时刻,真正能拯救自己的只有你自己,自己才是能给予自己答案的人。

所谓“求人不如求己”,就是这个道理。要是一个劲的只知道向外寻求解决,那往往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失望和痛苦之中。

而“向外修”就是要求你借助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凡人俗事来修炼自己,红尘炼心,通过这些经历,把自己的心性修的平和淡定,把自己修的正心正念。

如此,你就能洞察世间的各类本质和真相,就像抽丝剥茧一般看破世事与人心,这就是修行真正的意义所在。

要明白,你经历的每一件事,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来度你的;

经历的每一份惊喜,遭受的每一份痛苦,都是让你觉悟的,或好或坏,或痛苦或开心,都只是你修行的参照。

结语

如果你的情绪经常被身边发生的事情所影响,当下如果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要记住:

除非你允许,否则没有人能够伤害到你自己;当你感觉到纠结痛苦的时候,本着“谁痛苦谁改变”的原则,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先改变自己,而不是试图去改变他人。

要知道,别人的情绪,与你无关,不要过度的去卷入,不要为别人的情绪去买单。

记住,当情绪反复来的时候,首先你不要跟它进行对抗,让情绪自然发生。情绪都是暂时的,它们不会永远存在,到了一定的临界点,它自然就反弹了。

所以,接受并感受它们,它们会自然离开。就像人在山底下的时候,或身处在这个泥潭当中的时候,都是痛苦的,只要你继续往前走就行,

到了一定的高度,你回头再看发现一切都是浮云而已,无需在意。自然而然能跟自己和解,能跟过去和解。

—END—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