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动辅助驾驶你有什么看法?有人觉得它便利、好用,大大缓解了驾驶压力,也有人觉得它不靠谱,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无论街坊们如何评价,自动辅助驾驶已经成为了主流,更成为了消费者衡量车企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小鹏作为一家互联网向的车企,智驾功能一直是这个品牌的亮点,经过无数次的迭代,旗下的NGP智驾功能也有了更广泛的使用场景,最新一次更新更是在小鹏的大本营广州,开通了城市NGP功能。那么问题来了,作为国内首个量产的城市场景高级智能辅助驾驶,小鹏城市NGP表现如何?现在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目前,小鹏城市NGP仅在搭载了激光雷达小鹏P5上可以实现,这台车也是业内首款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智能汽车。为了实现更复杂、精度要求更高的城市NGP功能,小鹏P5前保险杠嵌入了两颗来自于大疆的浩界HAP激光雷达,车身覆盖由13颗摄像头+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组成的传感器配置;内置英伟达Xavier智能驾驶计算芯片,峰值算力可达30TOPS。
本次城市NGP行驶总长度37公里,经过天河、越秀、海珠三个广州主要的中心城区,并且包含了隧道、弯道、掉头、主辅路切换以及施工道路等多种复杂路面情况,能够全面考验这套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执行与应变能力。
驶出停车场进入城市道路之后,挑战就正式开始了。城市NGP的开启方式与高速NGP一致,只需轻拨两下换挡拨杆就可以进入NGP模式。此时,车辆几乎可以接管全部的驾驶任务。一开始激活城市NGP,并没有什么陌生感,这和之前的高速NGP的感觉无差,不过仪表盘和中控屏SR显示的驾驶信息呈现得更为全面。
城市NGP的行驶路线是由车载在线导航规划的,应对常规的转弯、变道、掉头它都能轻松应付。针对斑马线、行人、红绿灯的动作识别也是很精准的,并且系统的刹车动作也很轻柔,乘坐体感上没有突兀的感觉。
超车、变道、驶入匝道它都能够应付,在车流量较少,路况较好的场景下,以上的执行动作是非常高效的。但大城市嘛,车流量大、堵车场景才是常态,面对大面积蠕动的车流,小鹏P5城市NGP此时就会有“怀疑人生”的过程了,因为它得等距离、变道空间等多种条件一齐触发才能执行动作,此时就显得很不智能了,我更建议在大拥堵的场景下,驾驶员自行接管,行车效率才更高。
另外,在城市道路行驶,绕行是一个必然事件,例如隔壁车道有车加塞、前方有静止车辆等情况都是需要绕行的。在我们的行驶过程中就遇到了右方有车插入的情况,P5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并不是一味的礼让,当它感知到右侧车辆有开始加塞的动作之后,便会进行一定的绕行,其实这就是一次博弈,如果对方车辆加速加塞,P5就会进行减速和停车避让,如果对方车辆停止加塞,P5则绕行成功。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体现了“防加塞”的功能,通过这样的绕行能力,可以增大车辆行驶的连贯性,避免因为诸多其他原因,影响城市辅助驾驶的效率。城市NGP有这样的能力,我认为和它无数次的更新、人机交互优化、仿真路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当然,小鹏的这套城市NGP也有它的绕行边界,比如实线内绝对不会出现压线绕行,对待完全静止的车辆会执行绕行,但对于停车上下客或者有低速行驶的清扫车的场景,就很难做到持续绕行。这里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遇到这种情况的做法,如果你观察到前方有上述情景发生,可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打转向灯,P5就会自动帮你转到顺畅的车道上。
所以在交通环境优秀的时候行车,城市NGP的可用程度是相当高的,但城市路况最复杂的还是不守规矩的行人、电动车和车辆。面对前方突然串出的行人和车辆,P5城市NGP的识别率和响应性是非常准和快的,但可能是为了保险起见,它的刹停动作是比较急的,这点我认为小鹏还有优化的空间,例如给P5换装多活塞的刹车系统,优化执行动作的灵敏度等等。
整体来看,小鹏汽车向我们展示了将自动辅助驾驶融入到市区复杂交通环境当中的实力,虽然实际体验还达不到“老司机”的水平,但在路况好时使用,它给到你的安心感还是很强的,执行动作和识别精准度很高,能够一定程度缓解驾驶压力。
至于“遇到什么样的场景该刹车”,“哪些情况下又该直接冲过去”,这些或激进或保守的算法策略往往是在权衡“到底是乘员安全更重要,还是智能驾驶体验更重要”上自我博弈。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永远都没有标准答案的,这意也味着,算法调校这件事,是需要工程师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去不断打磨的。
橘朵朵yi 旭特勒-
这不比那个FSD好?咱们国产也雄起了
怡红公子 回复 11-02 00:12
依靠智能技术不断进步,把自动辅助驾驶从高速延展到城市中,小鹏yyds~
p七y伍
希望后续第一波开放的城市能有我这儿吧
蔡芯芯x
智能化这方面,还得看小鹏呀,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