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朝23个冷知识,你知道几个
元朝首建大一统多民族王朝,蒙古铁骑征服各国,建立元帝国,疆域涵盖蒙古、大理、吐蕃等地,实现真正大一统,但辉煌短暂,不足百年便分裂瓦解。
元朝国号源自《易经》。创建者忽必烈酷爱汉文化,尊崇汉制,故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之意,定国号为“大元”。
元朝疆域辽阔,近1400万平方公里,管理难度极大,因此许多地方未设官员,采取近乎“甩手”的管理方式,任百姓自给自足,比“无为而治”更为放手。
元朝推行“包税制”,对百姓宽松却严于征税。将税收事务承包给商人,只向他们收取税款。商人如何向百姓征税,朝廷不问,导致苛捐杂税繁多,百姓负担沉重。
元朝灭金国、南宋、西夏后,一朝修三史,均入二十四史。修史书乃严肃重任,工作量巨大,需承担多个王朝的史籍编纂。
经过反复筛选,最终确定大宋、金国、大辽为研究对象。因此,在二十四史里,《宋史》、《金史》和《辽史》均由元朝人编纂,其中《宋史》篇幅最为庞大。
元朝开辟了一条草原丝绸之路,路线自元都出发,穿越蒙古草原、西伯利亚、中亚至欧洲。沿途设1500余驿站,为商旅提供补给,彰显其不输汉代的交通成就。
管理庞大帝国需费尽心思,行省制乃元朝行政创新。现今省级单位如广东、云南等,皆源于元朝,且当时行省拥有极大权力。
元朝与高丽常有联姻,元朝宗室公主常嫁高丽为王后,高丽女子亦多嫁元朝贵族。元亡明兴后,高丽长时间拒绝向明朝臣服,因其曾为元朝附庸。
元朝与蒙古帝国非同一概念。蒙古帝国疆域辽阔,成吉思汗时各汗国皆附属本部,至忽必烈时,“大元”与其余四大汗国近乎独立,无绝对隶属关系。
蒙哥汗热爱数学,阿拉伯数字首次传入中国他也有贡献。身为拖雷杰出之子、蒙古帝国领袖,他不仅善战,还钻研数学,常将战利品中的数学作品留作自用。
元朝统治者酷爱水果,立国后颁布重要法令,严禁砍伐柑橙果树,并令民间每人每年栽种桑枣二十株,至1286年,全国桑枣杂果等树木总数达两千三百多万株。
元朝为广袤疆域设1500余驿站,其中包括特殊狗站。在极寒终年积雪之地,狗为最佳畜力,故设此站。元代东北,狗站尤为密集。
元朝官员鲜少购房,因实施严苛“住房制度”,“系官房舍”由国家掌控,供官免费居住但禁买卖。朝廷严禁官吏买百姓房,即便成交,亦须按原价“回赎”。
朱元璋创立大明并自任首领后,元朝仍未消亡。1368年,徐达攻占元大都,元残余退至蒙古大漠。至1388年,蓝玉六伐北疆,彻底肃清元残余,元朝灭亡。
“垃圾”这句脏话起源于元朝。当时社会分四等,待遇各异。南宋遗民在元廷为官者寥寥,故被北方人轻视,贬称为“腊鸡”,此现象反映了当时的地域歧视。
忽必烈远征时嫌伙食单调,想吃清炖羊肉。遇敌袭,厨子急中生智,将羊肉薄片下锅速涮,加配料上桌。忽必烈竟大为喜爱,此菜遂成“涮羊肉”。
元朝疆域辽阔,东接日本海、南至南海、西达天山、北近北冰洋,总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未含新疆西藏部分地区)。然北部空旷,实际控制面积或不及清朝的1316万平方公里。
忽必烈时期的元朝两次尝试征讨日本,均因恶劣天气失败。军队尚未与日军交锋,便遭超强台风和暴风雨摧毁,实在令人为忽必烈惋惜。
蒙古帝国疆域横跨欧亚,含元帝国本部及察合台、窉察阔台、吐蕃宗教、伊儿、钦察等汗国。忽必烈逝后,察合台汗国与元朝交战,元朝内部亦纷争不息。
蒙古人征服欧洲,不仅依赖精湛的骑射技艺,还因火器运用炉火纯青,战斗力大增。三次西征中,他们灭掉了四十余国,但火药制造技术终被欧洲人掌握。
元朝推行政策鼓励妇女守节,并立法禁止妇女改嫁,此举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以法律明文限制妇女再婚的先例。
元朝共实施4次海禁,关闭市舶司,严禁平民出海贸易。禁出口货物众多,除金属、武器外,还含粮食、马匹、丝绸等日常用品,远超宋朝。
经过深入研究,专家们发现这种新材料不仅具有高强度,还具备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因此在多个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沃唐卡编号为158-141264的红财神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