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到印度建厂,印度这次算盘要落空了!

金投网财经 2024-09-30 16:31:40

这次,印度的如意算盘要落空了,近期有8家车企停止在印度的建厂计划。据传是因为我国准备禁止电动汽车技术出口,尤其不得在印度进行相关投资。

我国目前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处于世界第一梯队,从电动汽车生产的零部件到发动机以及电池,我们的企业都掌握了多项关键技术,一些国家对我们在电动汽车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实力颇为不满的同时又垂涎欲滴,所以不防不行。特别是两面三刀的印度,坑起人来那可是名声在外。

其实,印度一直想取代我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并且后知后觉地发现,新能源车是块香饽饽,于是提出到2030年电动汽车渗透率达到30%的远大目标。

眼看只剩下5年时间,进度条也不少了,来到了2%的水平,印度是有点着急,把学好的目光又投向了中国。他们先是批准了一项补贴计划,拨款1000亿卢比,大约90亿人民币,来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然后向中国企业采购电池产品解决供应问题。最后,也是关键一招,用巨额的税收优惠定向邀请外国的车企在印度投资建厂。

注意这里面有个定向,印度几乎就是点名了所有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内车企,真是算盘珠子都快蹦到脸上了。

按理说,印度拥有14亿人口,经济增长速度也很快,用市场换技术不能说没有诱惑力,但可惜行事风格实在难评,基本就是技术给我们,利润给我们,本地公司给我们,市场当然也要给我们,最后没事了你就可以走了。

我们的手机企业就是吃了这样的大亏,白白把产业链给它建起来了,让印度获得了上亿台智能手机的产能,从手机进口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手机生产国,每年出口创汇150多亿美元,手机已经成为印度的第四大出口产品。

我们来简单列举一下印度所坑过的手机企业,单单2022这一年,华为在印度被要求补税5200万美元;小米被要求补税8780万美元,部分账户被冻结,款项多达6.76亿美元,申诉解冻被驳回;vivo被要求补税2.8亿美元;oppo被要求补税5.51亿美元。

而在汽车方面,印度也有如意算盘,比如美国的福特汽车,就在印度市场杀了个三进三出,目前又要第四次进入印度了。

福特第一次进入印度很早,是1926年,但因为印度严格的进口限制,1953年福特公司就破产清算了。到了1995年,福特第二次进入,那么这次采用了合资的形式,但经营多年,市场占有率都没有超过4%,2021年只好宣布停产。第三次是2022年,福特申请了印度的激励计划,成为入围的20家公司之一,但同年5月,入围身份被取消,工厂就遣散关闭了。

现在,福特看到了印度对电动汽车的决心,又心心念念想啃上一口。所以,印度虽然做事不靠谱,但是在拿捏人性方面玩的很溜,中国车企也吃过亏。比如2017年,上汽收购了通用在印度的工厂,凭借产品优势成功跻身了印度销量前十的汽车品牌,于是就引来了印度本土集团的觊觎,那么2023年被强制收购了部分股权,企业从中方独资变成了合资,技术也被拿到手了。

这次,为了避免再次出现惨痛教训,我们预判了印度的预判,联合起来坚决说不行。

中国的这一决策使印度的战略面临了巨大挑战。即使印度可能吸引到部分汽车企业的表面投资,但如果无法掌握核心技术,印度在全球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力将大打折扣。

不仅如此,中国此次的政策还展示了其在技术保护上的坚定立场。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关键在于电池、动力系统以及智能化技术的掌握,而中国的优势正是在这些领域。确保这些核心技术不外流,意味着中国在未来全球电动车市场的竞争中将继续占据主动。而对于印度,依赖外国技术的制造模式显然无法支撑其打造一个真正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

可以预见,未来印度在汽车制造领域的扩展将愈发艰难。中国此次的政策不仅直接打击了印度试图吸引中国汽车企业投资的希望,也让印度的制造业政策面临重新评估的压力。

那么,印度对此有什么反思吗?

据说他们国内讨论,当初拿走中国的手机企业有点搞早了,就是等着汽车一块拿才更好,这种反省也是很印度。

0 阅读:245
金投网财经

金投网财经

金投网旨在为读者提供及时的财经资讯和专业的行情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