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柬埔寨深度游:山东企业海外布局与柬埔寨农业发展机遇

之柔看国际 2024-06-08 14:31:49

全球之旅|我在缅甸--金边

01

山东一家出海企业

【先插播一下】

我在北京时间5月9日发布了“仰光机场所索要小费情况”之后,5月12日中国驻缅甸大使馆迅速响应。(在我反应问题的两天后,已经解决)

除了大使馆在帮助中国公民的同时,中国公民也要学会自己杜绝主动给海关小费的坏习惯。

这次阿典去了东南亚4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缅甸,其中3国索贿情况严重。

而中国驻胡志明领事馆,中国驻缅甸大使馆都积极回应阿典。

可见阿典的影响力杠杠的。

在柬埔寨的金边,一位读者阿亮接待了我,他通过一天时间,给我展示了他们企业,以及柬埔寨的农业情况。

我们深入柬埔寨农村,参观柬埔寨芒果干加工厂,了解中国轻工业外移到柬埔寨的现状。

晚上,阿亮给我制造了“名场面”,邀请了当地的著名华人网红,还有总理洪森的秘书参与饭局。这一天的行程收获满满。

中午,阿亮开车带我到他们公司溜达一下,他们公司里有一些中国人,也有柬埔寨当地的华人,比如他们的司机翻译就是柬埔寨的客家人。

他们的公司是山东的一家民营企业,在柬埔寨承包了不同类型的产业。

其中包括在柬埔寨租了50多万亩的农地,主要种植香蕉、椰子、榴莲、芒果加工厂。

他们还在老挝承包了其中最大的水库的50多万亩,养鱼。

02

柬埔寨北部的客家村

在阿亮的公司,他给我介绍了一个他们的员工阿伟还有他哥哥,他们两兄弟都来自于柬埔寨北部的一个客家村庄。

阿伟说,他们村庄如今还是以客家话为主,同时也学华语。我很好奇,为什么在经历了红色高棉后,还有保存如此完好的华人村庄,语言和文化都没有断层?

阿亮告诉我,阿伟的村庄位于偏远的柬埔寨北部,在老挝泰国柬埔寨三国交界,当时这场大运动并未波及这个少数族裔地区(这里以老挝族为主),所以他们很好的保存下了华人文化。

阿伟不仅会客家话中文柬埔寨语,而且由于位于老族聚居区,离泰国也近,所以他也通晓泰语,老挝语。他们公司去老挝泰国出差直接让阿伟当翻译就够。

有人问我如何认出客家人。典说一下自己眼中的客家人。

客家人主要人口位于中国粤、闽、赣三省交界。他们源于中国中原的数次人口南迁,他们跟当地土著融合并保留了更完整的中原文化。

但是由于客家人来的太晚,原来的地盘已经被河洛人(闽语系)和广府人占了,所以他们只能生活在更偏僻贫瘠的山头。造就了客家人的特性,吃的偏咸。

同时他们也因为中国数次下南洋,和湖广填四,所以客家人也广泛的分布于东南亚和四川盆地。

我在四川见到客家人后代,他已经数代了,依旧保持客家认同,让我很惊讶。

在路上,阿亮跟我聊了柬埔寨农业现状。

原来柬埔寨资源如此丰富,人口密度小,也是主要种植的都是水稻木薯等低价值的作物。

我问阿亮,为啥柬埔寨人不开发一些高价值的农产品(我何不食肉糜了)。

他说,因为柬埔寨经历过红色高棉的特殊时期,导致了整个国家出现了人才、技术、资金的断层。一块农田它要资金和技术,如果没有启动资金,只能种植水稻。

总而言之,柬埔寨因为特殊的国情(经历了红色高棉),导致它很多资源都有很大的前景。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途,我们抵达芒果加工厂,整个加工厂巨大无比,内部员工近千人。

芒果加工厂很卫生,大概有5~6道环节(因为时隔一个多月,我只大概记得)……我品尝了芒果干,非常好吃。

03

名场面

晚上前往唐人街的一家酒楼吃饭。

餐厅老板是山东人,讲话很实在,他说他在国内的时候我是打架,收高利贷啥的都干过。

几年前来到柬埔寨后,慢慢的把生意做起来后,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柬埔寨给了他第一桶金。

重点是有一个洪森的秘书,也有华人血统,在中国的天津大学留学过,中文很好。在这里我了解到了很多柬埔寨政局的情况。

0 阅读:11

之柔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