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大部制改革工作启动,基层人员“铁饭碗”不保

晨露水微凉 2024-09-28 15:00:20

最近几年跑的地方不少,跟体制内的人打交道也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大家现在谈起“大部制改革”的时候,多少都有点紧张。

特别是那些在县城里工作的朋友,一聊起这个话题,就满脸写着担忧,生怕自己手里的“铁饭碗”端不稳了。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铁饭碗”几乎成了体制内工作的代名词。

旱涝保收,稳定安心,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好工作。

但时代这趟列车,从来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

这些年,随着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加剧,县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曾经令人羡慕的“铁饭碗”,也开始感受到了一丝压力。

之前有报道说,乌蒙山区的大方县,2024年全县的财政收入才7.02亿元,可体制内人员的工资支出就高达26.3亿元,相当于财政收入的四倍。

这还不算各种福利待遇和办公费用,钱从哪来?

只能勒紧裤腰带,拆了东墙补西墙。

大方县的情况,在全国很多县城都普遍存在。

年轻人纷纷涌向大城市,县城的吸引力越来越弱,税收自然就减少了。

但另一方面,为了维持县城运转,各种行政开支却在不断增加,财政压力可想而知。

为了缓解这种“入不敷出”的困境,国家这些年加大了转移支付的力度,规模甚至超过了10万亿元。

但这就好比给一个身体虚弱的人输血,能救急,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长此以往,只会导致“等靠要”思想蔓延,最终陷入“寅吃卯粮”的恶性循环。

所以,与其说“铁饭碗”要打破了,不如说是时候给“铁饭碗”减减负了。

县城大部制改革的目的,说白了就是想通过优化机构设置,减少编制数量,提高行政效率,来应对人口流失和财政压力带来的挑战。

就拿山西的河曲县来说吧,他们从2021年就开始进行大部制改革,党政机关从36个精简为22个,领导职数从135个精简为114个,涉改事业单位从186个整合为40个,事业单位编制更是从1964名核减为659名。

别看数字变化大,但实际上,很多人的工作内容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只是部门合并了,工作职责整合了,效率反而提高了。

我有个朋友,之前就在河曲县一个事业单位工作,改革前,他们单位一共才十几个人,却分成好几个科室,每个人都身兼数职,整天忙忙碌碌,但效率却不高。

改革后,他们单位和其他几个单位合并,人员精简了,工作职责也更加明确了,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

当然,任何改革都会带来阵痛,大部制改革也不例外。

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刮骨疗毒”式的改革,是为了让县城的体制更加健康,更有活力,最终还是为了老百姓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说到底,改革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

与其抱着“铁饭碗”焦虑不安,不如积极适应变化,提升自身能力,毕竟,无论时代怎么变,有真本事的人,到哪儿都能发光发热。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我们经历了太多风雨,也创造了太多奇迹。

这次县城大部制改革,虽然挑战重重,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就一定能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县域发展新路子。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来源网络,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