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湖人再次站上球场时,谁能想到之前六连胜的他们会在爵士面前遭遇一场如此惨烈的失利。
开局还算不错,第一节甚至一度领先。
但当时间走到第三节,一切开始脱轨。
里弗斯三分手感凉透,频频出手却收效甚微。
而詹姆斯和东契奇——被寄予厚望的双核,即便拼尽全力,似乎也没能把这辆“豪华车”从解体边缘拉回来。
一场输球背后,暴露出让湖人球迷无法忽视的几个问题:发动机没有顺利启动,车架却已经散了。
湖人这场比赛不仅输掉了分数,更输掉了节奏和信心。
一次次未果的外线出手以及看似混乱的战术安排让人有些想问:或许,这辆车的“驾驶员”也需要调整顺序?
比赛的开始并不算糟糕,湖人甚至一度占据主动。
第一节落后3分时,大家都觉得只是慢热,调整之后应该问题不大。
但到了第二节,湖人的三分球手感逐渐冰凉。
尤其是里弗斯,当他一次次在外线出手却弹框而出的那一刻,爵士的反击速度让湖人的防守显得毫无准备。
当比分慢慢被拉开的同时,湖人像是失去了节奏,几乎每次挡拆之后都被对手轻松拆解。
最致命的是第三节,那也是湖人输掉整场比赛的转折点。
这一节,爵士狂砍40分,而湖人的防守看起来像是漏水的铁桶。
马尔卡宁一次又一次突破湖人内线,就像在无人的禁区自由穿行。
这种缺乏组织和沟通的防线让人不禁怀疑:湖人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再看进攻端,尽管詹姆斯和东契奇试图用个人能力帮助球队扭转局面,但他们也无法同时承担起持球、得分和组织的重任。
当里弗斯继续大量出手却难有效果时,场上的节奏似乎已经完全不受湖人控制。
回到里弗斯的问题,他在角色上的表现成为许多球迷讨论的焦点。
全场15次出手,其中10次是三分,但仅命中1球。
这样的数据,或许让人不禁想问:他为何如此执着于远投?
更重要的是,这对于球队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比赛后的采访中,里弗斯表示球队在防守端投入不够,这似乎是一种“公式化”的反思。
但是从比赛中的表现来看,他似乎并没有把更多精力放在防守上。
相反,他在进攻端的频频抢戏却往往变成“打铁表演”。
当然,年轻球员希望展现自己无可厚非,但当球队拥有詹姆斯和东契奇这样的巨星时,里弗斯大可以交出球权,专注于做好自己的辅助角色。
相比频频投篮,他完全可以在防守和组织端找到自己的价值。
也许,这才是球队需要他的地方。
湖人目前的阵容有一个幸福的烦恼:他们拥有三位擅长组织的球员,但当三人同时在场时,问题也随之而来。
谁是第一选择?
谁来调整节奏?
这些都是摆在湖人教练组面前的现实问题。
尤其是在不顺的时候,如何明确分工主次显得尤为重要。
詹姆斯是球队多年来的绝对大脑,无需多言,他的传球视野和进攻方式几乎能和任何类型的球员搭档。
而东契奇则是一名年轻但极具天赋的组织者,他需要球权来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
但里弗斯呢?
目前来看,他似乎还没找准自己的定位。
与其继续在场上尬演,不如调整角色,比如从替补打起,重新为球队注入活力。
这样一来,不仅能让詹姆斯和东契奇在场上发挥更流畅,也能让里弗斯在替补阵容中找到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
湖人三核齐发的未来看起来充满潜力,但前提是:这辆车必须找到正确的驾驶节奏,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踩在离合器上空踩油门”。
输掉这场比赛,并不是世界末日。
湖人此前的六连胜已经展现了这支球队的上限——一旦三核齐发,几乎无解。
但这场惨败也提醒了球队:光是有发动机不够,还得知道如何按顺序启动,以及搭配好其他部件。
以目前的局势来看,或许湖人最需要的是冷静下来,重新梳理三核的分工顺序。
只有当詹姆斯、东契奇和里弗斯找到各自互补的位置,这辆车才可能跑得又快又稳。
而对于里弗斯来说,暂时退居替补未尝不是一种成长,他仍有大把机会去证明自己在球队中的价值。
就像一场路跑比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任务。
只有各司其职,湖人才可能真正朝着冠军目标前进。
下一场比赛的表现,是时候让这辆车重新证明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