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主要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齐聚巴黎,共同召开了欧洲安全问题紧急峰会;2天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再次召集紧急峰会,一时间,安全防务的恐慌和焦虑笼罩在欧洲大陆上空……
就在紧急峰会召开2天前,美国副总统JD·万斯在慕尼黑对欧洲进行了残酷的价值观抨击震惊全球。随后,美国直接无视欧洲与俄罗斯就俄乌冲突问题展开谈判。一时间,二战以来在美国安全保障下岁月静好的欧洲,遭遇了最严峻的安全危机。而造成这一切的,正是重返白宫刚满一个月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越顶会谈”无视欧洲!
特朗普重新上台后,全面调整美国对欧战略,彻底抛弃了拜登政府与欧洲建制派基于价值观的盟友关系,在MAGA意识形态主导下,他在关税、军费等问题上,频频向欧洲发难。
此次,在欧洲重大安全关切的俄乌问题上,特朗普竟然甩开德、法等欧洲大国,无视乌克兰存在,直接派出代表与俄罗斯展开双边密谈。
美国与俄罗斯重启接触。2月18日,俄美两国重启了暂停近两年的直接接触,派出代表在沙特利雅得举行会谈。特朗普派出国务卿鲁比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沃尔兹、中东事务特别代表威特科夫,普京则让外长拉夫罗夫、总统助理乌沙科夫前往。美俄双方派出如此高级别的谈判代表,反映出这次会谈是特朗普和普京两位最高掌权者个人意志的直接碰撞。会谈进行了约4个半小时,双方选择在沙特王储提供的秘密环境下,进行极小范围谈判,最终达成了四点重要共识:
双方同意建立磋商机制,采取必要措施,使两国外交使团的运作正常化;
双方同意任命各自高级团队,以持久、可持续且为各方接受的方式尽快结束乌克兰冲突;
双方同意为未来的合作奠定基础,这些合作将随着俄乌冲突结束而重新出现;
当天与会团队承诺将保持接触,确保以及时和富有成效的方式推进谈判进程。这四点共识是美俄修复外交关系的强烈信号,也意味着由美俄主导的结束俄乌冲突谈判正式拉开序幕。
再看欧洲,在表达对特朗普单方面与俄罗斯会谈的强烈不满后,朔尔茨、斯塔默、冯德莱恩、吕特等欧洲主要政要,纷纷应马克龙邀请参加紧急峰会,商讨乌克兰局势和欧洲集体安全。
然而,在紧急峰会上,各国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团结协作,他们围绕欧洲是否应当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产生了重大分歧,斯塔默认为在派驻军队问题上欧洲应当与美军协同行动、朔尔茨则认为欧洲单独派军为时尚早、西班牙与波兰则反对在乌克兰部署欧洲军队……
最终,支持欧洲单独派军的马克龙未能推动会议达成共识。
事实证明,缺失了美国的牵头带领,没有一个统一意志、由27个成员国按各自利益各行其是的欧盟,并不具备独立支持乌克兰维持战争的能力,也很难独自搭建起覆盖整个欧洲大陆的安全协议框架。
“雅尔塔时刻”再次上演?
目前的欧洲局势,像极了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在强权基础上,对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安排进行划分,签订系列协议构建了“雅尔塔体系”,奠定了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
在“雅尔塔体系”下,欧洲被划分为东西两部分。东欧和西欧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形成了截然不同的阵营,欧洲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这与今天美俄撇开欧洲与乌克兰,主导俄乌问题谈判,重新构建欧洲安全格局的场景何其相似。
“如果父母在吃晚餐,小孩就得坐另一张桌子……很明显,今天的欧洲人就是那个‘小孩’。”这种比喻生动描述了特朗普治下的美欧关系,美国绕过北约框架直接与俄磋商,动摇了欧洲集体安全机制根基,这一点是法国总统马克龙等欧洲领导人最为焦虑的。虽然鲁比奥公开宣称,欧盟需要在某个阶段参与进俄乌谈判中,没有人被“排除在外”。但在美俄主导的谈判框架下,欧洲又能发挥什么作用呢,无非是充当美俄权力博弈的牺牲者,和特朗普意志的执行者。这背后折射的,是欧洲话语权的严重丧失。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警告,欧洲可能在“后冲突时代”沦为美俄经济协议的履约区,特别是在关键矿产开发、黑海航运规则等涉及战略利益的领域失去议价能力。特朗普2.0时代的美欧关系,注定是一场“后霸权时代”的零和游戏,美国不愿再为“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买单,跨大西洋关系正从“特殊盟友”滑向“交易对手”。80年前的雅尔塔会议上,欧洲的命运由他人书写。今天面临新的“雅尔塔时刻”,欧洲各国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