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10月的一个重要时刻,苏州被正式选中成为中国足协的大区青训中心。
这一决策标志着苏州将承担起培养未来足球人才的重任。
作为中国足协的战略布局之一,这个青训中心的核心任务是为13到15岁的青少年球员提供系统的技术培训,并以“发掘-跟踪-培养”为目标,打造一个高水平的青训系统。
这一目标的背后,是对中国足球未来的深远规划,尤其是女足方面,苏州凭借优质的资源和基础,成功获得了2024年亚足联年度青训学院(女子)奖项,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足协与苏州市两年共同努力的成果。
青训体系的成功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加藤龙二。
这位曾经担任日本福岛国家青训学院副院长的专家,带来了很多来自日本青训系统的宝贵经验。
福岛学院从2003年开始筹建,经过三年的准备,在2006年正式成立。
短短几年间,福岛学院就培养了许多优秀球员,其中不乏2024年巴黎奥运会日本女足阵容中的几位主力球员。
加藤龙二分享了福岛学院的成功经验,并且深入讲解了青少年不同年龄段的技术发展路径。
通过他的讲解,大家对中国青少年球员的现状和不足有了更深的理解。
加藤龙二提到,中国的12到15岁球员普遍面临着技术不扎实、跑动不足、训练和比赛机会有限等问题。
他强调,这一时期正是青少年球员发展的关键期,必须从根本上夯实基础,才有可能在更高水平的比赛中有所突破。
他进一步提出了青少年足球的发展路径,分为四个阶段:0到11岁的导入期,12到15岁的基础要素期,16到17岁的独立期,和18岁后的完成期。
每个阶段都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确保球员能够在合适的年龄达到合适的技术水平。会议中,参与人员还对U15和U17球员的画像和培养模式展开了深入讨论。
大家在分析U15球员时,重点讨论了技术、身体素质、战术理解等方面的能力要求。
特别是对于U17球员,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关键的过渡期,球员不仅需要更强的比赛阅读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
这一时期的球员开始面临职业化的挑战,如何帮助他们顺利过渡成为职业球员,是青训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对于青少年球员的培养,有很多实用的建议和指导。
会议上,大家一致认为,球员的训练需要保持高强度的对抗,注重基础技术的提升,同时加强身体素质、体能和力量的训练。
除此之外,还要培养球员的责任感、团队精神和社交沟通能力,这些能力在多样化的比赛环境中非常重要。
教练员在训练中要采取启发式和鼓励式的方式,帮助球员更好地理解战术,提升他们的决策能力和思维深度。
随着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不断完善,未来的青少年球员将有更多机会接受专业的训练和指导。
而加藤龙二的经验和分析,也为中国青训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信随着这些青训理念的落实,未来中国足球会有更多优秀的球员崭露头角,走向国际舞台。
苏州青训中心的建设,结合了加藤龙二等专家的宝贵经验,旨在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培养更多有潜力的球员。
这不仅是对足球技术的关注,更是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全面投入。
通过持续的努力,青训体系的完善将为中国足球注入新的活力,期待未来能够看到更多优秀的球员在国际赛场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