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是解锁《道德经》智慧的钥匙,如何重视都不为过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03 13:14:46

我用三篇文章来阐述我对《道德经》“有无”的理解,可惜只能与极少同道者产生共鸣,可见学习研究《道德经》者对“有无”这对重要概念极为忽略、极度误解。

估计有人读到这开头的一句就不想再往下看了,心中就有了定论了:人家都是忽略、误解,就你理解得对?狂妄至极,老子都没有你能!我还是劝那些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朋友,既要善于吸收不同的意见,又要善于批评。我就是在学习、吸收大量前人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批评别人极为忽略、极度误解,这没有办法,写一篇文章必须亮明自己的观点,不能和稀泥,模棱两可;再说,我批评别人理解谬误,并不是一句话乱下断语,而是用多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论证。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和观点的权利,你当然也可以批驳我所论证的不正确,但也要有理有据。如果张口就否,虚头巴脑,虚张声势,只会暴露自己的浅薄无知!

我还是那句话,我喜欢针对我的观点和论证一剑封喉式的反驳。如果说不出个所以然,不说就是。

前文观点简要回顾:有无、有无相生以及无中生有

有无:人类创造的认知世界的一组概念。注意:有无只是人类创造的认知概念和认知逻辑,与阴阳、东西南北、上下左右是同类的存在。只有对应于认知对象,“有无”才有意义。

有:从物质世界本身来说,“有”就是“存在”;对认知主体来说:“有”就是能感知到、认知到的存在。无:从物质世界本身来说,“无”就是“不存在”;对认知主体来说,“无”除了指“不存在”,还指感知不到、认知不到的存在,这种“无”实际上仍然是“存在”;还有一种“无”是与“有”辩证对立的纯概念,如《道德经》第11章的三个“当其无”,这种“无”对物质世界来说“不存在”,但在概念世界里却是“存在”。

有无相生:本质上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辩证方法。也就是说,“有无相生”是思维产物,这个思维产物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不是杜撰、虚构出来的,人在思维时,为理解“有”而生“无”,为理解“无”而生“有”。这个“生”指的是思维之生。

无中生有:有两种情况:①真切实在的无中生有,原本什么都没有,凭空就产生了、出现了;②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运动和变化状态的一种描述,大致有两类:一是自然的变化、演化,如果各种生物之繁衍,自然物质及现象的变化和转化等;二是非自然的人类智慧的创造、建设。这种“无中生有”其实质并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有中生有”,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产生的感觉或维度错觉。

《道德经》虽然没有出现“无中生有”四个字,但隐含有“无中生有”的内含表达,《道德经》中的“无中生有”指的是哪一种呢?指的就是第①种:宇宙自然中原本没有某种存在,后来就出现、产生了某种存在,是真正的“无中生有”。为什么不是第②种,因为第②种是认知主体对认知对象产生的感觉或维度错觉,本身就不是真正的“无中生有”。

但仅凭这一点,并不能说明问题,请听我继续论证——

《道德经》“无中生有”而产生的某种存在,指的是什么?

《道德经》的“无中生有”是真正的“无中生有”。世界上有什么是真正的“无中生有”,有且只有一种,按《道德经》的文字表述,就是“名”。什么是“名”?借用现代词汇,就是“概念”。当然,这是借用,实际含义要比“概念”大得多。

我们可以把人类出现以来,在与宇宙自然相处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文明成果都叫做“名”。

我提出上述论点,并由此反驳传统解读《道德经》者对“无中生有”的极度曲解,就是这两个铁证如山的论据:

①世界上只有“名”这种东西是真正的“无中生有”,除了“名”,再也找不到其它任何存在;②除了“名”,其它自然的物质世界所有的“无中生有”都不是真正的“无中生有”,有一个算一个,谁要能举出来一个例子,我管他叫爷;如果谁说不出来又想蠢蠢欲动不懂装懂恶意反驳我,那我就是他爷。

第25章描述道:为之名曰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就是“四大名”——四大“文明成果”。

第21章描述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此“名”作动词用,即创造文明成果的人类历史和人类实践——自古及今,人类创造历史、创造文明的实践从来没有停止。

名——人类的文明成果,是地地道道、不用解释、只要有点常识和学识的人,都能明白的“无中生有”。这是事实,不接受任何反驳。

但是论证到此,似乎还有点不充分,接着分析——

传统对“无中生有”的解释为什么不适合《道德经》的主题?

原因有二:

一、传统的对“无中生有”的理解,实质上是一种主观描述,上文已经分析过,其实质是“有中生有”,本身就是“主观错觉”,老子不可能用主观认知来揭示普遍原理。

二、传统的解读实际上是一种认知结果,只要是认知结果,没有例外都是片面的、相对的、局限的,不能穷举所有事物。为什么传统的解读会出现“一千个读者一千‘无中生有’的乱象”?根本原因就是大家都在描述自己的“认知结果”,结果不同才是正常的,相同了反而不正常。而老子的文字几乎无懈可击,不可能用一种相对、片面、局限的认知结果来作为进行论证。

所以,所有站在主观视角来解释、描述、阐释我的自然物质世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规律,即使其讲得很有道理,即使其也能自圆其说,但并不符合《道德经》的叙事逻辑。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唯一正确的解释是:天下之物之所以能成为“万物”,是因为人类赋予其认知概念和逻辑(名)有了类别而成为“万物”,而认知概念和逻辑来自于人类对自然世界的“道可道、名可名”、通过“无中生有”而创造出来的。

第1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之始没有“名”(没有概念、文明);而有了名之后,天地才有了“万物”。

有学习者主张百花齐放,学习《道德经》没有标准答案,也不能统一标准答案。对此论调我不以为然。我觉得《道德经》不是文学作品,其基础逻辑有点像“解方程”,虽然解的步骤和方法不求统一,但答案应该有个杠杠,有个框框,离题万里,害人害己(提醒:有个别人认为我写文章就是在害人害己,请这些人远离,不要害了你祖宗八代,我担当不起)。

“无中生有”的文明创造,并非一蹴而就,更不是一劳永逸

人类“自古及今,其名不去”的创举是伟大的;成果也是显著的,创造了以“道、天、地、人”为统领的四大认知系统。但这项工作绝对不是一劳永逸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人类就是人类,在宇宙自然面前,只不过是摸象的盲人而已。至今我们摸象的成果用“万象一毛”来形容都不为过。

题外话:我们学习《道德经》也是如此,我们学习者也无异于盲人摸象,我可以批评你“摸”错了,你当然也可批评我“摸”错了。可笑的是有人连摸都没摸,或者他摸的原本是一头猪,也来批评这个错了那个错了,这种人连“盲人”都不是,恰当地形容是只会狂吠咬人的贱狗而已。

我们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而“无”中生出来的“有”——名、概念、逻辑、文明、主义、思想、道路……不完全就是合乎宇宙自然的运行之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老子给出了一整套系统的解决方案: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无为、不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这些《道德经》重要段落和表述,全都是在“无中生有”底层认知逻辑下提出的认知和实践原则、方法,坚持这些原则和方法,我们就会减少差错、合乎自然法则、迈向越来越文明的阳光大道,这是最有效的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只有正确理解“无中生有”,才能正确理解这些重要的表述。而传统解读认为这些表述是类似上帝的“道”之品性,将“道”人格化、上帝化,是站在主观视角对宇宙运行规则的有限描述,描述的结果是支离破碎、前后不搭,并且毫无实践意义,谁在害人害己?还用我来辩解吗?

如果觉得我的理解有道理,请帮忙转发,让更多的人知道;如果认为哪里不对,欢迎批评指导。

0 阅读:6

三棱心爱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