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必须在挚爱的亲情和难舍的爱情之间做出选择,你会怎么选?
爱情是两个人的故事,亲情却是割舍不了的牵绊。
在生活的巨大压力面前,冲突往往显得格外残酷。
冀晓飞,一位普通的哥哥,在面对妹妹白血病突如其来的打击时,毫不犹豫地倾尽所有,却选择抛下自己的感情。
而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份看似已无法挽回的感情却因为他的坚持和深爱重新找到了出口。
一次次的选择背后,不仅是责任,还有一个个温暖而真实的瞬间。
冀晓飞是个普通人,靠自己的努力打拼,在28岁时已经有了车、有了属于自己的小房子,还有一位相互扶持的女友杨凡。
他原本计划着,用这些作为自己新生活的起点,和杨凡走过接下来的漫长岁月。
但是命运总是冷不丁给人泼下一瓢冰水。
妹妹冀晓婵突发白血病,这是整个家庭都无法承受的噩耗。
化疗只是开始,而高昂的骨髓移植手术费用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他们头顶。
10万元的积蓄很快见底,他明白,如果不做点什么,妹妹的生命很可能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
卖车、卖房,这些对于他来说本是人生的积累,是拼尽全力换来的成果。
但当摆在亲情面前时,他没有半点犹豫。
最终,他的房子和车一共凑齐了六七十万,加上借来的钱,总算攒够了手术费。
代价呢?
他放弃了自己安稳的生活,也选择了与杨凡分手,因为他觉得自己已无力承担两个人的未来,“拖累她”成了他离开的唯一理由。
杨凡的反应却没冀晓飞预料中那般简单。
虽然分手的“理由”让她痛苦,但她始终觉得,这段感情并非单薄到无法承受生活的重压。
她查到了冀晓飞所在的医院,跑到病房去看望冀晓婵。
刚进去,她一句话没说,只是哭了。
面对冀晓婵的惊讶与愧疚,她哽咽着说:“你哥什么话都不肯说,可我真的想陪他一起撑下去。
”
从那之后,杨凡不再和冀晓飞争执,而是默默租了间小房子,离病房很近。
她去超市做兼职,稍微挣些钱来添补这个困难的家庭。
在冀晓飞最穷困潦倒的日子里,她的这份坚持让他无言以对。
分也分不开,留却让他愧疚。
但她知道,他不是不爱,而是爱得太多,舍不得他心里的亲情负担压弯更多。
募足了手术费,冀晓婵的骨髓移植手术如期进行。
骨髓是哥哥捐的,匹配度恰如其分,仿佛是一场命运精心安排的救赎。
手术成功了,大家的心总算松了一口气。
家里的父母闻讯赶来,看见女儿虚弱却有了生气的模样,终于忍不住情绪,抱着她痛哭了一场。
但生活从来不是童话,手术过后,冀晓婵出现了排异反应,情况变得很难控制。
这回,连杨凡的努力似乎都无法挽回冀晓飞心中的巨大压力。
他再次提了分手,满是无奈:“妹妹的病还不稳定……我不想害了你。
”
分手的那天,杨凡走了,并没有说再见。
但她对冀晓飞的感情并没有因为他的冷漠而消失。
后来,她为他报名参加了一档电视情感类节目。
想借助这个舞台,让他知道她的坚持意味着什么。
节目上的杨凡直面镜头,她说:“爱情不是生活的附属品,它是陪你熬过苦难未来的信念。
”坐在台下的冀晓飞,眼眶通红,却始终不敢直视她的眼睛。
镜头扫过他的表情,满是复杂与纠结。
最终,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他走上台前,第一次深深向杨凡鞠了一躬,喃喃地说了一声:“对不起。
”
这不是故事的终点。
妹妹冀晓婵在多次调整治疗后,终于稳定了身体的状况,排异反应消失了。
而冀晓飞和杨凡也再次走到了一起。
或许这样一段历经重重考验的感情,更能品出那些不可替代的韵味。
家庭和人生,总是要面对一个个选择,充满了泪水与代价。
而爱呢?
它既是一种答案,也是一种支撑。
冀晓飞在亲情和爱情之间的犹豫和挣扎,其实是生活给大多数人的“难题”。
这个社会并不会总是轻松,每个人都要在有限的资源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我们常说“爱是无私的”,但它更是坚韧的。
就在亲情之外,总有一些人不会轻易被你放弃,或者放弃你。
而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别害怕选择的时候会失去,因为真正的感情从来不是基于“可以或不可以”,而是被一次次考验后依旧存在的那份坚定与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