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奸雄——武大帝孙权传(6联刘抗曹)

吕尘玄 2024-03-02 12:15:58

第四章 赤壁之战

2.联刘抗曹

此时的孙权已经不是刚刚接手东吴军政大权时的十九岁少年,经过八年的磨炼,他已经渐渐成熟,内心也涌动着父兄那种霸气的基因。从曹操进入荆州,他已经意识到了曹军占领荆州之后将对东吴产生的巨大威胁,已经有了联刘抗曹的心理准备。因此,及时接纳了鲁肃的建议,并派鲁肃到荆州与刘备接洽。

《江表传》记载:“孙权遣鲁肃吊刘表二子,并令与备相结。肃未至而曹公已济汉津。肃故进前,与备相遇於当阳。因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於东,崇连和之好,共济世业,而云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讬乎?’备大喜,进住鄂县,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结同盟誓。”

鲁肃到达荆州之时,刘备集团被曹军打败,仓皇逃窜。鲁肃在当阳长板遇到了刘备之后,建议刘备派人前往东吴面见孙权,商谈同盟之事,于是诸葛亮随同鲁肃一起来到江东见到了孙权。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双方见面之后有一段对话,经常被后世理解为诸葛亮智激孙权,其实这是误解,这仅仅是孙权对诸葛亮的一种试探,想看看刘备是否还具有与自己联合的本钱。

对于联刘抗槽,孙权之前通过与鲁肃的对话就已经有了准备。鲁肃见到刘备之后,请诸葛亮赴江东,如果没有事前孙权的默许是不可能成行的。如果孙权想要依附曹操,数年之前就可以送质子,之所以没有那样做,想的不就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吗?在曹操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孙权心中思索的并不是要不要投降曹操,而是如何打败曹操。因此在收到曹操的恐吓信之后,面对江东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孙权最后还是选择了以周瑜鲁肃为首的主战派的意见,与实力强大的曹操集团在赤壁进行了一场生死较量。

《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记载:“权抚背曰:‘公谨,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文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孙权派遣周瑜率领精兵三万,进驻夏口,与程普等人和刘备军合力迎击曹操,两军相战于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

孙权在与周瑜的对话中有一处非常关键的地方:“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粮船战具俱办”,这就充分说明在听取周瑜的意见之前,孙权早就已经下定决心抗曹了,并且他已经做好了军事上的人员和物资的准备工作,只等周瑜的表态了。

0 阅读:4
吕尘玄

吕尘玄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