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坡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那景象真叫人心疼。就拿华北地区的一些山坡地来说吧,一下雨,那土啊,就像被水冲着跑的小蚂蚁,哗啦啦地往山下流。山上的植被本来就少,没有了植被的保护,土地就像个没娘的孩子,赤裸裸地暴露着,任由风雨肆虐。那些原本就不肥沃的土地,变得越来越贫瘠,农民们看着自己祖祖辈辈耕种的土地变成这样,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这时候,有人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坡地上种莲藕,搞梯田固根操作。你能想象吗?在那满是泥水的坡地上,一节一节的莲藕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小卫士,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那莲藕啊,可是有它独特的特点的。它的根系特别发达,在泥土里就像一张张小网,紧紧地抓住泥土。而且莲藕的生命力很顽强,不管是在比较浅的水里,还是在稍微有点淤泥的坡地上,都能生长。
那这种莲藕梯田到底是怎么种植的呢?这可是个技术活。有一位山东的老农,我们就叫他李大爷吧。李大爷的农场就在山坡上,以前也是饱受水土流失之苦。他刚开始尝试种莲藕的时候,心里也没底儿。他说:“我就想着,这莲藕能在水里长,坡地上说不定也能行呢。”于是,他就开始动手改造他的坡地。
他先把坡地修成了梯田的形状,这可不象个简单的活儿。每一层梯田都要修得平平整整的,这样才能保证莲藕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这个过程就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李大爷每天都到地里去,拿着锄头,一下一下地把土翻松,把坡地修整好。那是个大工程,每天累得他腰酸背痛的。
梯田修好了,接下来就是种莲藕了。李大爷从市场上买来了莲藕种,这些莲藕种一个个都是白白胖胖的。他把莲藕种小心翼翼地埋进泥里,就像把一个个小娃娃轻轻地放在摇篮里一样。种完之后,就得浇水了。可是坡地的浇水也有讲究,不能像在平地上那样随便浇。因为坡地的泥土很容易被冲走,所以李大爷就用一些简易的装置,慢慢地把水引到每一层梯田里。这个过程大概花了7天左右,每天李大爷都要去查看水的流量,看看有没有哪里漏水了。
过了大概半个月,莲藕就开始发芽了。那嫩绿的小芽从泥里冒出来,就像一个个小脑袋在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这个时候,李大爷就更忙了。他要经常到地里去看看,有没有杂草长出来。如果有杂草,就得赶紧拔掉,不然杂草会和莲藕抢营养的。而且,他还要注意观察莲藕的生长情况,看看有没有生病或者虫害的。虽然种莲藕不像种别的农作物那样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但是在这个新的环境里,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莲藕越长越大。大概三个月的时候,荷叶就开始铺满了整个梯田。那一片片荷叶就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在风中摇曳着。到了五个月的时候,荷花也开了。红的、白的荷花点缀在绿色的荷叶之间,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这个时候,李大爷的农场成了村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很多城里人都慕名而来,想要看看这坡地上的莲藕梯田。
那这种莲藕梯田对水土保持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呢?有数据显示,在种植莲藕梯田之前,坡地的土壤流失量每年每公顷能达到几十吨甚至上百吨。而种植了莲藕梯田之后,经过几年的观察,发现土壤流失量大大减少了。大概在第一年的时候,土壤流失量就减少到了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到了第三年,基本上就只有原来的一小部分了。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莲藕梯田的固根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再说说华南地区的一些情况吧。在广东的一个小山村,那里的地形也是以坡地为主。有一位年轻的农民小王,他看到华北地区用莲藕梯田治理水土流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就想在自己的家乡也试试。华南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毕竟和华北地区有所不同。华南地区的土壤比较黏重,而且雨水更多。
小王刚开始种的时候,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说,因为雨水太多,莲藕容易烂根。他就不断地摸索,最后发现,在莲藕田里挖一些排水的小沟,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还有,华南地区的温度比较高,莲藕的生长速度比华北地区要快一些。他在施肥和浇水方面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经过几年的努力,小王的莲藕梯田也取得了成功。他的坡地不再像以前那样,一下雨就泥水横流了。而且,他还发现,莲藕的品质也非常好。因为这里的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种出来的莲藕又白又胖,口感特别好。
在种植莲藕梯田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呢。比如说,有一次,李大爷发现有一块梯田里的莲藕长得特别慢。他就觉得很奇怪,就去仔细查看。结果发现,原来是这块梯田下面有一条小蚯蚓在捣乱。这条蚯蚓把莲藕的根都缠在一起了。李大爷笑着说:“你这小蚯蚓啊,可不能在这里捣乱哦。”然后就把蚯蚓移到了别的地方。
还有一次,小王发现他的荷叶上有很多小洞。他一开始以为是虫子咬的,就赶紧喷了一些自制的环保药水。可是喷了之后,情况并没有好转。后来他才发现,原来是一只小鸟在啄荷叶上的露水,不小心把荷叶啄破了。这让他哭笑不得。
从这些种植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莲藕梯田在坡地水土流失区的生态种植是非常可行的。它不僅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还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而且,农民们对这种新的种植方式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那我们不禁要问,在未来,这种莲藕梯田的种植模式能不能在全国更多的坡地水土流失区推广呢?如果推广的话,又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呢?是技术上的难题,还是农民们的观念问题呢?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的问题。保护我们的土地,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