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一汽丰田以传统车企罕见的“新势力速度”,发布销量战报——3月销量7.1万辆,同比增长22.3%;一季度累计销量17.25万辆,同比增长9.6%,遏制了此前销量下滑趋势。
这份踩着愚人节发布的成绩单,既像是对新势力的一次优雅嘲讽,又仿佛在合资车企的城墙上插上转型大旗。
随后,其它车企相继公布数据。
合资板块中,广汽丰田一季度销量17.15万辆,实现同比正增长;3月销量6.61万辆,同比增长19.3%,且铂智3“大定”超1.5万辆。
一汽-大众3月整车销量15.4万辆,其中大众品牌8.7万辆、奥迪品牌5.6万辆、捷达品牌1.1万辆。
新势力中,小鹏、零跑与小米组成“黑马三叉戟”,恨不得拿着喇叭大声吆喝——3月交付量分别为33205辆、37095辆、29000辆。3家以月均近3万的成绩,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狂飙。
而新实力品牌也在猛追,岚图、阿维塔、极氪、极狐、智己、东风奕派等“厂二代”,分别以10012、10475、15422、13018、5029和6016辆的交付量,向新势力的市场腹地进攻。
2025年一季度车企销量榜单的余温尚热,太平洋彼岸突起的关税飓风,又在全球车市投下震撼弹。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祭出“汽车关税王牌”,宣布自次日(4月3日)起对进口汽车加征25%惩罚性关税。
在此大背景下,全球汽车市场将上演新的无声攻防战,无论是跨国品牌还是中国品牌,都更加将希望的目光聚焦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
一方面,特斯拉超级工厂模式或将成为跨国车企规避风险的“避风港”;另一方面,外资品牌和中国品牌都会在中国市场展开新的份额保卫战,而且将升级为涉及品牌、技术、服务等全方位的立体较量。
国际市场硝烟再起,而中国车市的红海竞争,已从春寒料峭步入如盛夏般的炽烈。
3月,小鹏汽车交付新车33205辆,同比增长268%,这也是其连续5个月交付量超3万辆,刷新纪录。
更激进的是零跑。3月,交付37095辆,比小鹏多出3890辆,同比增长超154%。
从1-3月累计销量来看,小鹏交付9.4万辆,同比增长331%;零跑8.76万辆,同比增长1.6倍,紧追不舍。
这两家的销量为啥突然就支棱起来了?答案是“下沉战术”,通过低价策略冲击销量。
以零跑为例,在售5款车型平均售价约12.6万元,主打高性价比。其中,售价10万-15万级的C10和C11成为销量主力,2月份这两款车型占总销量近7成。
3月10日,零跑推出B10,预售价10.98万-13.98万元,在行业内首次将带激光雷达硬件的高阶智驾产品价格下探至12万级,而且软件服务还终身免费,再次凸显性价比优势,让“半价理想”的标签更为明显。
“B10开启预售48小时订单破3万,其中70%用户选了激光雷达智驾版。这说明大家既要高品价比,更要真技术。”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朱江明在3月销量视频中说。
小鹏逆袭同样依赖“下沉战术”。
比如,MONA M03售价11.98-15.58万元,定位于面向年轻人的15万级AI汽车,已连续4个月交付破1.5万辆,占小鹏月销量近50%。
除了MONA M03,P7+同样采用低价高配,主售区间在18万-20万元,一经推出便收获大量订单,助推小鹏销量增长。
低价策略虽然助力销量增长,但暗藏隐忧。
其一,对于小鹏而言,随着低价车型MONA M03和P7+销量占比不断提高,其单车成交均价明显下降,利润率被大幅挤压。2024年第一季度,小鹏单车均价还是25.4万元,到了第四季度,降至17.8万元。
其二,2024年,零跑产品成交平均售价仅为12.6万元,明显低于深蓝汽车的15.1万元和极狐汽车的13.7万元,品牌调性有固化风险。
其三,理想、问界、极氪等在竞逐40万+高端市场,而小鹏、零跑却深陷15万级红海,未来向上空间被压缩。
在零跑和小鹏沉浸在销量狂欢之际,蔚来乐道高层迎来人事地震——原乐道汽车总裁CEO艾铁成离职。
整体来看,3月,蔚来公司交付新车15039辆,同比增长26.7%。其中,蔚来品牌10219辆,乐道品牌4820辆。
放长到一季度来看,蔚来公司共交付新车42094辆,同比增长40.1%。其中,蔚来品牌27313,乐道品牌14781辆。
3月数据发布次日,艾铁成通过官方App发布离职声明。此次人事变动被业界视为蔚来第二品牌“对赌机制”触发的直接结果——去年,艾铁成曾公开承诺,若无法在2025年3月前实现乐道L60累计交付量突破2万辆,将主动请辞。
但一季度乐道平均月销量不足5000辆,与目标差距悬殊。
蔚来随即启动应急方案,任命能源业务负责人沈斐接任乐道汽车总裁,直接向联合创始人秦力洪汇报。沈斐是曾主导换电网络布局的核心高管,他将统筹销售体系改革与区域市场攻坚,其上任被视为蔚来加速战略调整的重要信号。
在同期财报会议上,创始人李斌深度剖析乐道L60销量困境,称品牌认知度建设滞后、线下门店转化效率低下、专属换电站覆盖不足,形成三重掣肘。
不过,李斌强调,随着“百日焕新计划”推进,年内将新增200家体验中心,核心城市换电站密度提升40%,叠加即将落地的品牌营销攻势,预计L60销量有望在二季度末迎来拐点。
“乐道表现不尽人意,蔚来将希望寄托于第三品牌萤火虫。”一位业内资深人士透露,从定位来看,相较乐道,萤火虫更受蔚来老用户增购的青睐,表现出更大的市场潜力。截至目前,蔚来累计交付新车71万辆。
此次人事更迭与战略复盘,凸显蔚来在高端市场纵深布局中面临转型阵痛,也为试图采取多品牌运营的新势力敲响警钟。
从3月销量数据来看,岚图、阿维塔、极狐、极氪等多家“厂二代”成绩亮眼,纷纷跻身月销过万俱乐部,令业界侧目。
岚图是央企东风汽车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3月交付10012辆,同比增长64%;一季度累计交付26034辆,同比增长59%。
“3月交付量突破万辆,既是对我们All in智能化战略的肯定,也彰显了市场对岚图品牌的信任。”岚图汽车CEO卢放表示,“4月企业累计产量将突破20万辆大关,迎来发展新征程。”
长安汽车旗下的阿维塔同样表现出色,3月销量为10475辆,同比环比皆翻番。其中,阿维塔07继续担当主力军,而阿维塔11与阿维塔12也持续发力。
第四款产品阿维塔06现已开启预售,26小时订单便为20117辆。阿维塔与华为深度合作,在智能化领域拥有优势,产品“含华量”高,这是它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极氪品牌3月销量为15422辆,增长势头稳定。极狐为13018辆,虽然总量不是特别大,但同比巨增5倍,值得研究。
即便有大厂庇佑,“厂二代”们依然形势严峻。
一方面,部分品牌的产品定位不精准,导致市场反响未达预期。有的过于追求高端化,定价过高,超出目标消费群体的承受能力。有的则在产品特色上不够突出,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难以在众多竞品中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另一方面,“厂二代”在营销和品牌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相较于一些新势力营销手段灵活多样,部分“厂二代”营销保守,未能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线上线下活动等渠道进行有效的品牌推广和用户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