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场1:2负于曼联后,曼城成熟的战术架构已经趋近于解体

JohnDoe无名氏 2024-12-17 11:09:46

分开两个部分来谈谈整体的情况。

【1】关于曼联

之前我曾经说过,如果阿莫里姆还坚持用「三朝老臣」拉师傅,以及加纳乔这种职业力相对比较低的青训,很可能自己在曼联未来的道路上很有可能会复刻「咪一鸠样」前辈们的命运。

然后,对阵这么重要的曼市德比,阿莫里姆直接弃用了这俩——甚至连大名单都没进。

短时间内曼联可能还是会出问题,但是至少从长远来看,博格巴带来的曼联散漫的更衣室问题应该会慢慢在进行好转。

曼联现在的这帮有才华的青年才俊们:阿玛达迪亚洛、科比梅努,你们真正应该学习的榜样不是拉师傅和加纳乔,而是再早一点的92班。

得到管理层支持的阿莫里姆,这次应该会比「咪一鸠样」的前辈们走的更远一点。

【2】曼城

我的赛后复盘一般都会针对输球的球队来写,这次也不例外,最近我写曼城写得有点多,实在是曼城这赛季刚好复刻了「22/23赛季」利物浦的情况——球队换代转型期问题导致崩盘比想象中的要快不少。

曼城这边最大的问题还是中场的跑动能力下降,尽管补了金多安,但是曼城的中场平均年龄结构非常不健康:

(1)德布劳内:33岁;(2)B席:30岁;(3)京多安:34岁;(4)科瓦契奇:30岁;(5)努内斯:26岁;(6)罗德里:28岁。

我们先不说罗德里这个长期病号的问题,光看这个年龄结构,整个中场的平均年龄能达到30岁!

这在整个英超来说都是属于特别“老”的一套阵容了,上一套这么“老”的阵容,还得追溯到22/23赛季的利物浦,当时利物浦的法比尼奥29岁,亨德森34岁,蒂亚戈33岁,米尔纳38岁,凯塔29岁.....

而那个赛季,利物浦最终还是没拿到欧冠资格,这才有之后整个中场全部更新换代的故事。

这赛季曼城的比赛就像是那赛季利物浦的真实写照,光看这场曼市德比来说,曼城中场几乎失控了:跑动不足,覆盖不够。

按照OPTA给到的数据,一个主打传控的球队在主场,中场区域的防守夺回球权只有13次。

在夺回球权这个数据来看,曼联总共43次,曼城仅仅只有35次(其中高位7次),中场空间15次,防区13次。

我们现在看到曼城输球可以都总结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包含:

(1)进攻效率不足,进攻机会不多:

按照最近比赛曼城平均的xG(预期进球)来说对比上赛季相差甚远:

在这个数据里,曼城上赛季平均预期进球总体上能维持在3.0以上的水平,而本赛季最近几场比赛哪怕接近3都很困难;

(2)防守和防守效率不足:

还是上图的这组数据,曼城的场均预期失球数据也在明显的提高。

一旦进攻和防守都同时出现问题,那么问题的根源一定是承载着攻守转换的中场,这个赛季曼城在防守当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前场压迫效率变低。

我们对比23/24赛季和24/25赛季,曼城的PPDA(压迫强度)值是在下降的,而且这个值目前已经相当低,几乎是联赛垫底水平。

PPDA的意思是:完成每次防守动作夺回球权时,对手平均的传球数。

这个数字越高,表示每次夺回球权时对手的传球数量就越高,球队的防守效率越低。

所以在防守上,曼城的根本问题是前场构建的高位压迫体系效率下降,或者说是崩盘。

这让对方可以有更多传球的组织的机会,也更容易通过后场进入到中场或者进攻三区的机会。

比方说最后曼联的绝杀进球,实际上就是直接「形同虚设」的高位压迫失效,由于要维持高位压迫的三线距离,防线和中场线整体前提所造成的:

一方面锋线和中场站位较高,但是站位较高的时候没有给对方持球的利马施加压力。

另一方面为了维持三线之间的距离,缩小对方的进攻空间,防线和中场线前提,才有了这个进球。

曼城现在的人员结构和战术多多少少有点逻辑冲突:

(1)控球战术需要掌控球权,需要高位压迫来重新夺回球权,但是中前场执行高位压迫效率变低;

(2)高位压迫需要后场有足够的回追速度和第一点的争顶,以及门将的大范围覆盖能力,沃克的老化直接失去了速度,使得被打防线身后变得很难防守,但是如果防线后撤,那么就需要锋线的压迫也相应后撤来维持三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降低高位压迫夺回球权的效率和可能;

(3)前场压迫体系被迫后撤降低,那么控球的战术掌控球权阶段又变得无比困难。

可以说,这就是一环扣着一环,人员结构的老化,愣生生把曼城已经打造成熟的战术逼解体了。

瓜迪奥拉现在头疼的,可不仅仅是罗德里这一个点.......

0 阅读:1
JohnDoe无名氏

JohnDoe无名氏

足球战术、FM攻略、策略游戏、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