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3》真是敢拍!郑炳睿的无辜用误杀洗白有点多余

笑对人生风 2025-01-07 17:13:15

一部《误杀3》,让我经历了一场巨大的震撼,这部电影让我一度感到非常困倦。不是说我对此类题材缺乏兴趣,相反《误杀》系列的前两部作品曾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然而《误杀3》却让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感,仿佛整部电影就像是一篇由AI写出来的剧本,缺乏生命力和情感共鸣。它的叙事结构混乱,剧情的发展毫无逻辑可言,让人难以捉摸其真正的意图。

首先,我想谈谈对这部影片——它的主题偏离了“误杀”这一核心概念。从《误杀》到《误杀2》,期待一个围绕“误杀”事件展开的深入探讨,是对人性、道德和法律的思考。然而,《误杀3》却似乎完全放弃了这一主题,转而讲述了一个关于人贩子互相伤害的短剧一样。

影片中,“619事件”成为了故事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之一。在这个事件里,郑炳睿那时还只是个运送拐卖孩子的司机,他把那些被拐卖而来的孩子送到港囗,因为他们走的是二氧化碳路,到港囗一看,孩子全死光了,看到躺着一堆被憋死的死孩子,那简直是年度噩梦级的恐惧画面。

编导想通过这种画面来告诉观众,孩子们不是他杀的,并试图以此来淡化郑炳睿在此事中的直接责任,嘴里说着没得选的他,实际上一直在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结果。然后…炸了!他又炸了一回!编导似乎有意无意地将这一悲剧归结为“意外事故”,是意外事故!!!好意外!!!

实际上,无论是窒息还是爆炸,这两种死亡方式都代表着极端残忍的行为,试图区分两者以减轻罪行的编导可能认为,相比于直接的暴力行为,窒息这种较为隐秘的方式可能会让观众更容易接受郑炳睿所谓的“无辜”。但事实上,这种设定反而加剧了剧情逻辑上的漏洞,使得整个故事显得更加荒诞不合理。

从角色塑造的角度来看也存在明显的问题,《误杀3》中的郑炳睿经历了一段从人贩子到富商再到绝望父亲的历程。背景的介绍显得过于突兀和多余,提到他曾经救过某个富豪的孩子,但后文并没有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展开和呼应。这种叙述方式让人感到困惑,更破坏了故事的连贯性和可信度。男主的形象也因此显得单薄而缺乏深度,无法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在面对女儿被绑架的情况下,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并最终选择站在法律和个人良知之间挣扎前行。然而,在处理“619事件”的时候,电影却采取了一种近乎逃避的态度,试图通过强调“意外”来为郑炳睿开脱。

值得注意的是,电影中多次提到佛教元素,例如郑炳睿参加浴佛节等活动,试图展现他内心的忏悔与救赎。但在实际操作层面,这些宗教符号并没有真正触及到问题的核心——即如何面对自己所犯下的过错。相反,它们更像是为了给观众提供某种情感慰藉而存在的表面文章,无法有效弥补剧情中存在的缺陷。

此外,电影中的所用配乐的使用时机也是一大败笔。过于频繁和突兀的音乐插入不仅没有增强影片的紧张感和氛围营造,反而让观众感到烦躁和不适。这种配乐方式显然与影片的风格和内容不相符,也暴露出制作团队在音乐选择和运用上的不专业。

作为观众,编导是否真的相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我们相信郑炳睿是无辜的?还是说这只是为了让故事看起来更具戏剧性的一种策略?

对我来说,《误杀3》是一部让人失望的续作。它非但未能承继前作之精彩,反倒在诸多方面尽显疲态,力不从心。从混乱的剧情到角色的平面化,从配乐的不协调到死亡方式的随意处理,似乎都在告诉我们,它缺乏一个灵魂。在这个IP至上的时代,是继续消费旧有的IP,还是创造出真正有深度、有情感的作品?《误杀3》给出了一个令人遗憾的答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