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钟声即将敲响,现全国各地的人民都沉浸在一片忙碌而又充满喜悦的氛围之中。过年发压岁钱可是重头戏,想必大家也都在准备新年的红包吧?
我们今年回老家过年,在回去之前,便早早去银行兑了厚厚的一沓新钱。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发红包不仅仅是一种习俗的传承,更是一份情感的传递。但每年发红包开支可不小,随之而来的经济压力也不容小觑。
红包又名“利是”,其本身蕴含吉祥如意、好运连连的美好寓意,是一种美好的祝愿,所以更注重的应该是心意,而金额的多少。
但有些地方,是真的将压岁钱当“红包”,数额年年攀升,动辄几千甚至上万!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绝对是一笔非常大的开支。
比如,我们部门有位同事说,他作为五个孩子的舅舅和小叔,每年都要准备两万块的红包,足足是自己三个个月的工资。不得不说,当他侄子外甥,真的豪横!
对于每年发压岁钱,或许只有广东广西人表示没压力。因为他们发的红包数额都不大,一般是5块10块20块,而且还见者有份,既占不了便宜也吃不了亏。
即便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也很少会打破这一“潜规则”。这样的做法不仅大人没压力,小孩收红包,也能更纯粹地感受节日的喜悦与长辈的关爱,而非被金钱的多少所困扰。
孩子们没什么金钱的概念,大额红包对他们来说,或许是一种负担。容易弄丢或乱花,小额红包反而更能培养他们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在全国的 “红包大战”中,广东广西地区的习俗就像一股清流,他们以一种更为轻松、经济的方式诠释了红包的真正含义。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广西人,定居生活在广东十多年,我发现两广人发红包的习惯,除了面额不大以外,还有不少相似之处:
🍀除了春节,两广人在结婚、搬新家、生日等各种喜庆的场合,主人家都会向到场的亲友派发红包,以示感谢和祝福。
🍀在发红包的金额上,两广人也颇为讲究,尤其偏爱带有6、8等数字的金额。“6”在白话中与“禄”谐音,代表着升官发财;“8”则与“发”谐音,寓意发财致富。
🍀发红包的对象,通常是晚辈、下属、朋友家的孩子以及尚未结婚的年轻人等,既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体现了社会对于年轻人的鼓励与支持。
可见,广东广西两地的红包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为健康、和谐的节日庆祝方式。其实红包真正意义在于传递祝福、表达心意,而非进行物质上的攀比与炫耀。
在如今这个充满商业气息与物质诱惑的时代,两广人民的红包习俗,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让大家以一种更纯粹、真挚的方式去庆祝节日、享受生活。
或许,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一种回归本真、注重情感的节日文化,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感受到来自家人、朋友以及社会的关爱与温暖。
这么看来,两广人民发红包的做法,真的非常值得全国推广,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