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古陈国这个地方,也就是现今河南东部与安徽部分地区,有一位名叫庚桑子的奇人。他师出老聃,而老聃,便是道教中被尊为太上老君的那位伟大先哲。庚桑子在世间有着诸多称谓,如亢仓子、亢桑子、庚桑楚等等,都是指庚桑子。他在后世的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唐玄宗天宝元年,也就是公元 742 年,庚桑子被诏封为“洞灵真人”,其所著的《亢桑子》一书,也被尊崇为《洞灵真经》,成为道家的重要典籍。
自庚桑子领悟老君的大道真谛后,便远离尘世喧嚣,归隐于畏垒山中。他生性极为古怪,在挑选侍女与仆役时,秉持着独特的标准。那些刻意展露聪明才智的仆人,会被他毫不犹豫地辞退;而稍有矜持、满口仁义道德的侍女,也难以留在他的身边。唯有那些质朴纯粹、勤劳踏实之人,才有幸伴随其左右。
在畏垒山中的三年时光里,庚桑子从未对山民们下达过任何指令,告知他们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他只是遵循着自然的节律与四时的更迭,默默践行着自己的生活之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每一个举动都与自然的脉搏同频共振。山民们目睹他的生活方式,渐渐受到感染,纷纷效仿。不知不觉间,这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模式成为了山中的风尚。而这一年,山中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丰收盛景。
望着满仓的收获,山民们心中满是对庚桑子的感激与崇敬。他们彼此议论着:“庚桑子初到山中时,他的行为举止在我们眼中是那般古怪,令人诧异。若仅按当时的眼光去看他,显然无法真正洞悉他的全貌。然而,历经三年岁月,我们才深切地感受到他那潜藏于内的非凡才干与深邃智慧,简直高深莫测,犹如深不见底的幽潭啊。”
“他或许就是那传说中的圣人吧?”有人不禁发出这样的惊叹。
“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共同推举他成为我们的君主,全心全意地敬奉他、尊崇他呢?”这一提议瞬间在山民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当庚桑子听闻民众欲推举他南面为君时,非但没有一丝喜悦,反而深深的忧虑。他的弟子们原本见民心所向,都暗自欣喜不已,满心期待着老师能够欣然接受。然而,见到老师面容上的郁郁寡欢,都不禁感到万分诧异。
庚桑子见状,便将弟子们召集到跟前,语重心长地教诲道:“你们见我如此,心中定然充满疑惑。实则,春气盎然之时,百草自然蓬勃生长;金秋时节,万物亦会自然成熟丰硕。春与秋的交替变换,岂是毫无缘由便能达成?这一切皆为自然之道运行的结果。”
他微微顿了顿,又满含忧虑地说道:“我曾听闻,至德之人安居于方丈小室之内,而百姓却能自由自在地生活,无拘无束。但如今,畏垒山中的百姓却一心想要将我推至贤人之列,我岂是那真正有大能大德之人?每念及老聃昔日的谆谆教诲,我便深感不安,内心难宁啊。”
弟子们聆听了庚桑子的这番教诲,心中却并未全然认同。其中一位弟子忍不住说道:“在狭小的水沟之中,小鱼能够自在穿梭,游刃有余,然而大鱼却难以转动身躯;于低矮的丘陵之上,妖狐能够轻易隐匿身形,可巨兽却无法找到藏身之所。自古以来,尊贤授能、施利赏善之举,尧舜便已践行,如今畏垒山民这般行事,又有何不妥?老师您不妨顺其自然,就依从他们的意愿吧。”
庚桑子见弟子们未能理解自己的苦心,便进一步深入开示道:“你们年轻人啊,阅历尚浅,怎会知晓其中深意。那能够容纳车辆的巨兽,一旦独自离开山林的庇护,便极易陷入网罗的灾祸之中;可吞舟的大鱼,倘若脱离江河而失去水势的依托,亦会被蝼蚁所困,陷入窘迫之境。故而,鸟兽总是向往高飞于天际,鱼鳖则偏好深潜于水底。而对于追求全形养生之人而言,收敛自身锋芒,与尘世和光同尘,于宁静之中探寻深远之道,方能体悟道性的真谛。”
想到弟子们对尧舜的尊崇之心,庚桑子深知,若不破除他们心中这些“牧民治世”的“圣贤”偶像,想要弘扬自然无为的大道,无疑是困难重重。于是,他接着说道:“那尧舜二人,究竟有何值得称赞之处?他们那般刻意区分贤名善利,就如同无端地穿凿垣墙来种植蓬蒿艾草,又好似精心拣择头发来梳理,细数米粒来烹煮,如此行径,怎能拯救世间于水火?”
见弟子们仍面露疑惑,他便加重语气,痛斥道:“荐举贤能之举,往往会引发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轧;任用心智谋略,更容易导致人们彼此争盗抢夺。这些方法皆非使人品性淳厚的正道。人心一旦被利欲蒙蔽,便会滋生出种种恶行,子杀父、臣杀君之事会屡见不鲜,白日公然抢劫,正午掘墙偷盗亦不足为奇。我今日郑重告知你们,世间大乱的根源,便是始于尧舜之时,其流弊更是延续千载,遗害无穷。”
当然,庚桑子的言论是否真如他所言那般严重,我们在此暂且不作深入探讨,权且当作一段闲叙的故事罢了。
据说,在畏垒山度过三年之后,庚桑子便踏上了游历吴地的旅程,而后又隐居于毗陵,也就是现今江苏常州市的孟峰。在那里,他潜心修炼,最终炼道成仙,超凡脱俗,留下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佳话,供后人传颂。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了解更多传统文化故事!
用户10xxx68
[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