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抛弃任何一代用户"领克的智能座舱技术迭代哲学

谈车帮汽车 2025-04-16 14:00:25

随着DeepSeek爆火和机器人跳舞登上春晚,AI智能技术不再遥不可及,而是逐渐走入我们生活,甚至开始接手一些人的工作。“智能的作用应该是让人从亲手操纵机器的体验中解放出来”,听起来似乎挺简单,但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在研发车机系统时将这句话落到实处,实非易事。

什么样的车机系统才称得上智能?疯狂堆砌功能吗?将硬件配置给到顶?屏幕足够大足够多?

想弄清楚这个问题,要先理清楚:智能,究竟以何为本?答案是——人。

在智能座舱行业平均迭代周期已经缩短到几个月的背景下,领克汽车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进化路径。在最新举办的智能座舱沟通会上,这个坚持"用户共创"基因的汽车品牌,用三个核心主张重新定义了智能座舱的发展范式:既要持续进化满足用户期待,也要守护老车主权益;既要追求技术突破,更要保证系统稳定性;既要构建智能生态,更要守住出行本质。

用户需求驱动的"渐进式进化"方法论

当行业普遍陷入"硬件军备竞赛"的怪圈时,领克给出了不同的解题思路。关于车机系统卡顿、导航和语音体验等用户关注的核心痛点问题,领克工程师团队展示了极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LYNK OS N 2025年升级计划,以及提升820A/E03芯片智舱体验。

在硬件层面,通过芯片级优化释放820A/E03平台的潜能。性能层面,全面采用LYNK Flyme Auto的核心设计,提升启动速度与App开启速度,解决车机卡顿问题,车机性能整体提升30%。在软件生态建设上,领克没有盲目追求应用数量,而是将高频使用的功能精益求精。比如高德地图升级至810版本,新增“3D沉浸式导航”、“巡航红绿灯”功能;用“QQ音乐”替换“爱趣听”、浏览器等App等;部分车型的HUD中新增红绿灯倒计时、绿波车速、多车道示意等信息。关于人们喜闻乐道的语音识别功能,领克提升语音响应速度、识别准确率、语义理解能力等,并计划接入DeepSeek AI大模型,更深层次与用户进行对话交流。

按照计划,性能提升、导航更新、App新增等更新将在7月开展用户内测,三季度正式推送。第二次更新,即HMI焕新、语音DeepSeek AI大模型接入、HMI焕新、HUD显示优化等更新,将在11月开展用户内测,四季度正式推送。也就是说,今年下半年,领克用户们就将迎来更实用、好用、爱用的智能车机体验,大家以往对车机体验的期待,都将一一落地。

全栈自研道路上的平衡艺术

不同于部分新势力品牌频繁更换系统的做法,宣布进入全面自研阶段的领克,展现出难得的战略定力。

领克选择以“持续打磨”而非“直接切换”作为应对策略,之所以在现有架构基础上进行"基因改良",是因为车机系统不仅是一个提供娱乐功能的操作平台,更是车控系统,涉及整车的电子电器架构,让车主不需要为尝鲜承担系统风险,却能持续获得体验提升,领克稳健的智能技术进化方式显然更符合汽车产品的使用特性。

而这种审慎的技术演进策略,源自领克对汽车产品本质的认知。“智能体验可以激进,车辆控制必须保守”,在人人高喊智能化的今天,难得有这样一个清醒的车企,不盲目跟风带节奏,能守住本心坚持安全至上。

老车主关怀背后的技术哲学

面对行业普遍存在的"技术代际焦虑",领克给出了教科书级的解决方案。针对搭载820A/E03芯片的老车型,领克联合魅族推出了Flyme Auto Go解决方案。这套方案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没有采取简单的硬件替换方案,而是通过系统级优化挖掘既有潜力。通过外接设备,老车机的使用体验将有明显提升。LYNK Flyme Auto的小窗模式、AI语音助手、3D沉浸式导航以及丰富的生态应用都将为用户全面放开。

这种"不抛弃任何一代用户"的技术伦理,背后是领克对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的深刻理解。汽车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有科技温度的情感纽带。领克用技术实力证明:智能体验的可持续性,比单纯的硬件参数更重要。正是坚持“不背刺”老车主的精神,领克才能在一代又一代迭代更新中,牢牢稳住原有用户基盘,并大力拥抱新市场空间。

写在最后

从过去的物理按键到如今的全场景语音交互,变的是交互方式,不变的是领克对用户体验的执着追求。这种跨越代际的技术传承,正是领克智能座舱进化之路的最佳注脚。

在智能汽车行业集体焦虑"创新速度不够快"的当下,领克用这场沟通会证明:真正的智能进化,不在于参数的跃进,而在于对用户需求的持续回应;不在于颠覆式创新,而在于对产品本质的坚守。这种"用户导向+技术纵深"的双轮驱动,或许正是破解智能座舱发展迷局的关键密钥。

0 阅读:0
谈车帮汽车

谈车帮汽车

帮你买车、帮你侃车、帮你养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