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上大学,13岁读研,16岁读博!”
看似不可能做到,却被一位叫张炘炀的小伙子做到了。
“神童”、“中国最年轻博士”,在他的身上,有太多传奇标签。
但同时也伴随着很多争议,在他研究生毕业前夕,竟然以毕业为胁迫,让父母在北京买房。
如此强大的学习能力,张炘炀到底是如何做到的?他又为什么要以退学为借口,逼迫父母在北京买房呢?
一切还要从张炘炀的父亲张会祥说起。
张会曾经是个品学兼优的高中生。
但在1980年代末,家境的贫寒如同一堵无形的墙,挡住了他通往大学的路。
那时的他,只能看着同学们背着行囊奔向远方的校园,而自己留在了原地。
这段往事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张会祥的心里。
也许正是命运的安排,当他发现自己两岁半的儿子张炘炀能认识上千个汉字时,那颗尘封已久的心又开始跳动。
"我的儿子是个天才!"他激动地对妻子说,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抖。
这个发现,仿佛是命运给他开启的一扇新窗,让他看到了弥补遗憾的希望。
从那一刻起,张会祥对儿子的培养近乎偏执。
小区里的邻居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父子俩形影不离地在小区里走动,父亲手里总拿着一根细长的棍子,儿子一边走一边在本子上演算。
天还没亮,书房的灯就已经亮起,直到深夜才熄灭。
这个家庭里,电视机永远是黑屏的,门铃很少响起访客的声音,即便是走路,也要放轻脚步,生怕打扰了正在学习的张炘炀。
过年过节,当其他家庭都其乐融融地吃团圆饭时,张家的餐桌上却总是摊着各种习题册。
学习,成了这个家庭唯一的主题。
张会祥的妻子曾经说过:"我们太以孩子为中心了,整个家庭都失去了自我!"
然而在张会祥眼中,这种近乎偏执的教育方式却是一种"快乐"。
"我给了他最好的学习环境,"他总是这样说,"儿子只需要专心读书就好。"
在这样的高压与期待下,张炘炀确实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
两年读完小学的课程,半年时间自学完了初中的全部课程,又用一年时间搞定了高中三年的内容,年仅10岁就考入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这对普通家庭来说近乎天方夜谭的成就。
媒体蜂拥而至,赞叹这个完美的励志故事:一个出身普通的父亲,如何培养出了一个天才儿子。
然而,在这些赞美声中,没人注意到这种近乎变态的加速教育,正在悄悄改变着这个天才少年的心理。
在张炘炀进入大学后,为了照顾年幼的他,父母轮流在学校陪读。
这看似是一种保护,实际却让张炘炀更加孤立。
教室里的同学都比他大上十几岁,课间没人和他玩闹,连说话的语气都让他感到不适应。
"其他同学都是自己上课,自己吃饭。只有我,像个没断奶的婴儿,"多年后张炘炀这样形容自己的大学时光,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
"你是最优秀的"这样的话语从小就在他耳边响起,这种近乎狂热的自我崇拜逐渐在张炘炀心中生根发芽。
到了13岁考取硕士时,当记者问他最敬佩的人是谁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我自己。"
这种优越感也逐渐演变成了对物质条件的苛刻要求。
那是一个普通的下午,实验室里只有他和几个同学。
当他习惯性地抱怨北京的房价时,一个来自北京的同学突然冷笑着说:"买不起北京的房子?那就滚回你老家去!"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准确地戳中了张炘炀内心最脆弱的地方。
从小到大,他一直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是父亲骄傲的资本,是媒体追逐的"神童"。
但此刻,他突然意识到,这些光环在现实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他第一次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始终是个外地人,是个需要通过不断证明自己才能留在这座城市的"异乡人"。
那天晚上,他反常地没有去实验室。
回到租住的房子后,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第一次认真思考起自己的人生。
从小到大,他一直在完成父亲的期望,却从未为自己争取过什么。
这种认知让他感到一阵窒息。
"不给我买房,我就不毕业了!"第二天早上,张炘炀对父母提出了这个突如其来的要求。
这句话像一颗炸弹,瞬间打破了这个家庭维持多年的平静。
张会祥夫妇完全没有预料到,那个一直听话的儿子,会用如此决绝的方式提出要求。
面对儿子的态度,张会祥既震惊又心痛。
当时的北京,普通住宅均价已经攀升到每平米三万元。
对于一个靠工资生活的知识分子家庭来说,全款买房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张炘炀却拿出了一沓详细的计算数据,用他的数学才能证明这是投资北京房产的最佳时机。
"你们总说要为我的未来考虑,现在就是最关键的时候。"张炘炀的语气异常坚定,"本来最希望我留在北京的就是你们,你们应该为此努力。"这番话字字诛心,让父母无言以对。
经过反复商议,张会祥夫妇想出了一个权宜之计:租一套较好的房子,谎称是买的。
这个谎言暂时平息了风波,让张炘炀得以专心准备考试,最终在16岁时成功考入北航攻读博士学位。
然而,这个谎言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当张炘炀发现真相时,他内心的失望远远超过了愤怒。
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一套房子的问题,更是对他人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主动诉求的否定。
这种被欺骗的感觉,让他对父母的信任出现了裂痕。
这件事给张炘炀带来的影响远比所有人想象的要深远。
从那以后,这个曾经被誉为"天才少年"的他,开始对生活失去了热情,那些曾经让他引以为傲的成就,在他看来变得毫无意义。
如今的张炘炀,过着一种让很多人难以理解的生活。
他辞去了宁夏师范学院的教师工作,搬到上海租住在一个普通的小区里,每个月房租2200元,一顿饭不超过17块钱,就连过期的零食也舍不得扔。
这种生活方式,与人们对"神童"的期待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在张炘炀看来,这恰恰是他第一次真正为自己做出的选择,他说:"我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梦想,但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有趣的是,他并没有和父母断绝关系。
相反,他们之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他认为父母欠他一套房子,所以他想要什么,父母就得满足。
这种近乎任性的态度,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他对童年被剥夺的一种报复。
而父母似乎也默认了这种关系,或许在他们内心深处,也意识到当年的教育方式对儿子造成的伤害。
这种纵容,既是愧疚,也是补偿。
张炘炀的故事,既是一个个人的悲剧,也是一面照见教育现实的镜子。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不是要把孩子变成什么样,而是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需要反思:究竟什么才是教育的本质?是分数的领先,还是人格的健全?是能力的培养,还是选择的自由?
也许,让孩子在适当的时候犯错,让他们有机会做出自己的选择,比早早地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者"更重要。
毕竟,人生最大的成功,莫过于能够真实地做自己。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