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3——孙姓,起源·迁徙·家训·名人故事

千行百纳 2024-11-20 09:08:03

中华姓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血缘纽带,《百家姓》宋朝时成书,先后收录了504个中华姓氏,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本系列文章将按照《百家姓》原文顺序逐一讲解姓氏文化。

姓氏由来:孙,Sūn,有多个起源。

1.商朝末,纣王(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的叔父比干,沫邑人(今河南卫辉北),商王文丁之子,封于比邑(今山西汾阳),故称比干,聪慧好学,辅佐两代帝王,忠君爱国,为民请命,直言劝谏,史称亘古忠臣,封神榜中被妲己陷害挖心致死,子孙避难故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

2.商朝周公姬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徙封康叔(姬发胞弟)于卫,在朝歌建都(今河南淇县),建立卫国。春秋时,他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卫武公。卫武公之子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因此武仲乙又称孙乙,他的后代就以孙为姓。

孙姓始祖:孙乙

3.屈原(楚国大夫,爱国诗人,端午节与他有关)后人迁入秦后,其中一支在陕西耀州,改姓孙,后代有药王孙思邈等。

另有汉朝时荀姓避讳改姓,三国时东吴赐姓,轩辕氏避祸改姓,满清八旗孙佳氏改姓等。

得姓始祖:孙乙(姬姓孙)、孙书(妫姓孙)

发源地:多地

迁徙路线:

商末周初,孙姓主要活动在河南、山东附近,春秋时姬姓孙氏世袭卫国,在河南地区快速发展,战国时向北迁往晋国、向东迁往齐国,孙武子孙孙明被封在江苏富阳,主要沿自北向南迁徙。

秦汉时已发展到山西、湖北等地,三国时孙坚父子建立了吴国,子孙后代在江南地区繁衍,多次赐姓功臣,孙姓也迎来了史上辉煌的时刻。

魏晋南北朝时各地孙氏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壮大,涌现了很多孙姓大族。

历史名人:春秋著名军事家孙武(撰写孙子兵法)、春秋时期孙阳(伯乐)、战国军事家孙膑(孙武后裔,围魏救赵)、三国时期孙坚孙权(东吴皇帝)、唐朝医药学家孙思邈(药王,著有千金方)、清末民国初孙中山(国父,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家栋(中国现代著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中国人造卫星技术开创者)、孙杨(中国现代体育男子游泳运动员,打破世界记录,奥运会冠军)。

药王孙思邈

国父孙中山

祠堂:

孙姓祠堂较多,主要有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姚河乡梯岭村岳西孙氏宗祠、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徐桥镇前进村皖西南孙氏宗祠、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凤城镇仙塔旁连江孙氏宗祠、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西店镇樟树村孙氏宗祠、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牛山村牛山孙氏宗祠、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龙门古镇孙氏宗祠、湖南省邵东县城两市镇丘田村孙氏宗祠、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孙氏祠堂等。

家规家训家风:

孙姓起源较多,各地分布也广,家训家风也较多,如龙门孙氏四箴家训:孝、弟(悌)、勤、俭,以孝”为先,认为“孝”为百善之首;“弟”(悌)意为友爱,要求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勤”和“俭”则是孙氏“耕读传家”的概括。

尊祖敬宗、孝敬长辈、读书立志、勤俭持家、和族睦邻、谨慎择偶、教子有方、敬业多能、助人为善、忠诚爱国。

登仕籍者,食朝廷之禄,宜尽其忠。兆民即我子孙,宜尽力以教养之。凌虐百姓,便是苟政。虽为官长,便非正人,并有犯赃以自累者,遇国家有事,避难偷生,更属不肖。

万恶以淫为首,乱伦之家,天道必灭,不待言矣。即花街柳巷,亦是败家之地,财耗受苦,自取咎戾。

家宜俭,量入为出,则财用自裕。凡事宜安分,即冠婚丧祭,虽系大事,亦不可效奢华。

现分布:孙姓在全国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东北、江苏、河南等地,其中山东分布最多。

常见单姓分布:孙姓主要分布在山东

总人口:孙姓约1940万,全国排名第12,在百家姓中位列第3。

孙姓发源于商朝,辉煌于卫国、吴国,多起源多民族,在百家姓中排第三,传因百家姓作者是宋朝时吴越人士,而宋朝君主姓赵,吴越国王姓钱,其正妃姓孙,故将孙姓排在赵姓和钱姓之后。

创作不易,喜欢本文章请点赞收藏,欢迎评论转发,关注作者更快获得推送更新。

0 阅读:64

评论列表

漂泊男儿周如谦

漂泊男儿周如谦

4
2024-11-20 14:34

国父“孙中山”客家人。

千行百纳 回复 11-20 19:58
广府人也好,客家人也好,都是孙姓荣耀,革命之先驱

茶过留香

茶过留香

3
2025-01-03 06:31

国父祖籍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