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毛主席被一妇女接近,警卫刚要阻拦,周总理抬手制止

鉴史论 2025-01-04 14:48:19

1964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农业部、政治部工作会议,毛主席和周总理等领导人均有出席,会议结束之际,毛主席走下来,要跟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干部一一握手。

就在大家都为能与主席握手说话而高兴时,一名妇女面色激动地从人群中走出,快步向主席走过去。

负责安全工作的警卫立刻警惕,正要阻拦,一旁的周总理却洞若观火,赶紧制止警卫。

果然,那名妇女与主席有说有笑,主席亲切地称呼她为“李瑾”。

韩瑾行(李瑾)和毛主席合影

这位突然上前来与毛主席对话的李瑾女士是什么人,为何能让毛主席另眼相看?

韩瑾行与毛主席的关系

实际上,这名妇女的本名并不是李瑾,李瑾只是毛主席对她的特殊称呼而已,她原名为韩瑾行。

韩瑾行与毛主席的关系说来确实有几分复杂,她的丈夫是毛主席的弟弟毛泽民的养子毛华初,也算是毛主席的亲人。

毛华初和妻子韩瑾行

1921年,毛华初出生于湖南,因父亲姓王,所以毛华初的本名应是王华初。

湖南这个地方似乎与革命有着不解之缘,这里诞生过不少革命志士,毛主席是其中之一,毛华初的母亲罗醒亦是革命党人。

罗醒虽是女子,但巾帼不让须眉。

她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就见过地主和统治阶级对底层人民的迫害,少年时在学校中接触到先进思想后,罗醒的内心对于反抗世道、拯救国家的想法愈发坚定,于1920年开始参加革命。

在大革命时期,罗醒更加活跃,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北伐后期,国共关系的破裂早有预兆,国民党反动派对共产党很不友好,这种现象在北伐即将取得胜利时尤为明显。

罗醒在加入共产党后不久便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逮捕,她经受住严刑毒打,没有暴露党的信息,最终被党组织设法营救出来。

王华初对热衷革命的母亲很是钦佩,尽管母亲因此疏忽了对自己的照顾,王华初也依然支持,尤其是在这次母亲劫后余生后更加理解她的苦心。

毛华初(王华初)

1929年9月,王华初随同母亲一同与党内人士联络时,不幸被敌人发现,并遭到逮捕,母子二人被关入长沙警湾的监狱,在监牢中待了将近一年。

让罗醒没想到的是,她在监狱里结实了王淑兰,王淑兰是毛泽民的前妻,毛泽民正是毛主席的弟弟。

同是革命志士,正是患难见真情,王淑兰和罗醒在监狱中共同扶持,相互鼓励,与敌人斗争,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

次年,在党内人士的帮助下,王淑兰和罗醒得救。

王淑兰

自从“反革命”政变以来,我党就决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路线,罗醒出狱后决定跟随大部队深入农村,她不忍心让儿子陪自己受苦,便将儿子王华初交给王淑兰抚养。

于是,王华初就成为毛泽民和王淑兰的养子,毛泽民对这位养子很照顾,甚至还给他改名毛华初,并把他的名字写进毛家族谱中。

两年后,罗醒在革命工作中又一次被捕,壮烈牺牲。

因此,毛华初不仅是烈士后人,还与毛主席一家关系匪浅,这就难怪毛主席会对这位侄子特别关爱了。

毛华初请缨去东北,遇到一生挚爱

从1930年到1938年,毛华初跟着养母王淑兰以及妹妹毛远志在长沙各地辗转漂泊,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有王淑兰关爱,一家子的气氛却很温馨。

1937年,长征取得胜利,党中央和主力部队在延安扎根,远在延安的毛主席没有忘记自己的亲人,他派人联系王淑兰,希望她和侄子侄女能来延安一起生活。

王淑兰很同意毛主席的想法,她听说中央到延安后就开始搞发展,孩子们去了那里一定会过上更好的生活,但她本人却不打算过去,将孩子们送走后,她选择留在湖南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王淑兰

在延安,毛华初受到毛主席的特别关爱,他让毛华初进入陕西延安边中附小读书,接受进一步的教育。

毛华初心里对主席的关怀非常感激,他不甘心只是接受照顾,想尽力为党和国家做贡献,所以他从第二年开始就加入工作,一直在延安中央军委二局服务将近六年。

到1945年时,抗战取得胜利,党内面临与国民党爆发内战的危机,很多工作急需人手,这时候毛华初站出来,主动向主席请缨去环境寒冷的东北地区工作。

毛主席很惊讶,因为毛华初的体质并不好,他有点担心。

可毛华初信心满满,一腔热血,让毛主席也颇受感染,他同意了这个申请,叮嘱毛华初到东北后一定要深入群众,好好作出一番成绩来。

毛华初和妻子韩瑾行

毛华初带着主席的叮嘱前往东北,他没有想到竟在这个地方遇到了一生挚爱——韩瑾行。

在东北,毛华初先后在哈尔滨的延寿县担任工作队长、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等职位,他谨遵毛主席的教诲,深入群众,为群众干实事、做实务,博得良好的口碑。

而一个名为韩瑾行的女同志同样如此。

毛华初和韩瑾行在工作中自然而然就认识,两人志同道合,正是郎才女貌,不出意外擦出爱情的火花,坠入爱河中一发不可收拾,于1949年结为连理。

韩瑾行三次与毛主席见面

韩瑾行很清楚丈夫与毛主席的关系,她引以为荣,却也只是当成荣耀,从没想过要依靠这层关系博取任何利益。

不仅如此,在嫁给毛华初后,她反而比以前更加努力工作,事事都务求亲力亲为,脚踏实地去办事,这种态度在湖南任职时更加明显。

毛华初和妻子韩瑾行

当时正值解放战争末期,眼看国民党败北已成定局,新中国顺势成立,国家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际。

考虑到毛华初夫妇两人办事向来勤恳靠谱,毛主席让两人到湘潭地区工作,力图使得湖南恢复生产力。

在湖南,毛华初任湘潭县委组织部部长,韩瑾行由于懂得法律,一开始是担任法律顾问。

她在工作上勤勤恳恳,维持好当地治安,更不曾徇私枉法,以身作则捍卫当地律法,使得一切工作都能有法可依。

毛华初

因为工作起来很拼命,虽然取得进展,可她本人却过度操劳,导致身体健康逐渐出现问题,但她一直拖着没有管,将工作放在第一位。

这般拼命工作,韩瑾行是为了什么?

首先自然是为了党和人民,但也与毛主席有关。

因为韩瑾行以毛主席侄媳这个身份为荣,将毛主席视为榜样,决心要作出一番成绩来,不能给主席丢人!

再者,她对毛主席敬仰已久,而且以毛华初与毛主席的关系,她也算是毛主席的亲人,心里很想跟这位伯伯见个面,如果不把工作做好,以后哪有脸见伯伯呢?

所以韩瑾行在工作岗位上亲力亲为,事事争先,深入群众基层走访,赢得广大人民的好评。

毛华初夫妇和子女

两年后,株洲镇变为株洲市,韩瑾行因为突出的政绩被任命为市长,这是党和人民对她的认可。

只是长期以来的高强度工作,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对韩瑾行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到1952年时,她怀孕在身,终于没办法继续支撑,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到北京就医。

医生考虑到韩瑾行怀孕,无法动手术,建议她生完孩子再治疗,于是韩瑾行便到婆婆王淑兰家暂时养病。

当时毛主席正在北京中南海,说来自从毛华初与韩瑾行结婚,毛主席还没与韩瑾行见过面呢,就连他们结婚时,毛主席也因为忙于公务没有去参加婚礼,只是寄语祝福。

这次毛主席听说她来到北京,特意抽出时间去王淑兰家看望这位侄媳。

那是韩瑾行第一次与毛主席见面,尽管期待已久,见面后她却显得紧张拘谨,聊的也多是工作方面的问题。

毛主席了解完她的工作情况感到很欣慰,这个侄媳没有让自己失望,他叮嘱韩瑾行要好好养病,生完孩子治好病再回到工作岗位去。

只是韩瑾行生完孩子后身体有所好转,又把治病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去了。

毛华初夫妇

直到1959年,韩瑾行的病情实在没法再拖,她才答应丈夫放下工作,再一次到北京接受治疗。

毛主席知晓韩瑾行再次到北京,特地让人给予关照,给韩瑾行安排医院救治。

经过一段时间的疗养,韩瑾行的病情有所好转,毛主席便邀请侄媳一家来中南海做客。

这一回,毛主席不再只是聊工作,还亲切地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唠嗑家常,这次会面完全就像是家里长辈与后辈的见面。

韩瑾行从主席的亲切态度中感受到了亲情,她也不像上次那般拘谨,以至于临走前都有些不舍。

毛主席和韩瑾行一家

第三次见面是在1962年,那时毛华初到上海开会,妻子和小儿子随后也到达上海,会议结束后,毛主席得知韩瑾行也在,立刻提出要见面。

第二天晚上,毛主席与他们一家子共用晚餐,在这次饭桌上,毛主席称呼儿媳韩瑾行为“李瑾”。

为什么毛主席会改变对韩瑾行的称呼?

“李瑾”的含义

“李瑾”这个称呼当然有着特殊的含义。

或许有些朋友听说过,1947年,内战还没结束时,延安曾面临危险,毛主席出于战略考虑,决定让党中央和部队撤出延安。

当时很多人都对毛主席这个决定感到不理解,后来事实证明,毛主席目光长远,他的决定是对的,内战最终以共产党获胜而告终。

毛主席

而在撤离延安时,毛主席化名“李德胜”,寓意革命必将得胜!他的两个女儿也被取名为李敏和李讷。

所以,当韩瑾行听到主席称呼她为“李瑾”时,她立刻就明白,主席是真正地将她当做家人了!

不仅是李瑾,对于她和毛华初所生的孩子,毛主席同样喜爱,视为亲孙子一般。

能被一代伟人视为亲人,李瑾内心感到无比自豪,这次见面她终身难忘。

1964年,党中央在北京召开农业部和政治部会议,作为国内干部之一的李瑾应邀参加。

会议上,她再次见到毛主席,想起两年前与主席的会面,让李瑾心里充满温暖,内心一时激动,很想再跟主席说说话。

韩瑾行和丈夫毛华初

会议结束时,周总理等人陪同毛主席走下台来,因为毛主席打算与参加会议的众多干部们一一握手。

就在大家满脸笑容地等待主席过来的时候,李瑾一时激动,脚步不自觉加快,从人群中走出,快步走向主席。

主席的警卫兵第一时间发现了,警卫不认识李瑾,正准备阻拦,谁知毛主席早就远远见到李瑾跑过来,顿时眼前一亮,露出笑容。

一旁的周总理何等人物,将这点细节看得清清楚楚,当下就轻轻拦住警卫,示意大家不用紧张。

而在众人眼中,那名妇女走近过来,激动得朝毛主席喊了一声:“伯伯!”

毛主席则是亲切地称呼她为“李瑾”。

大家这才明白,原来眼前这位是毛主席的侄媳。

李瑾急着和毛主席见面,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情,只是出于亲人间的思念。

她上来匆匆与毛主席说了一些话,问候毛主席这位长辈的身体状况,听到主席喊她一声李瑾,她其实已经心满意足。

毛主席也询问她的身体健康,家里孩子如何等等,因为有其他人在场,这次见面只有短短几分钟,主席便与她告别。

遗憾的是,这是李瑾最后一次见到毛主席了,在那之后便因为工作和其他原因未能再见。

毛主席逝世后,李瑾始终牢记他老人家的教诲,初心不改,默默在岗位上奉献付出。

而毛主席对李瑾一家人的关怀,正是伟人重视家人、重视亲情的体现。

他不仅带领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还将中国事业、将广大人民和自己身边的人都放在心里,无论是工作还是私人生活都给予他人关怀照顾,无愧为一代伟人。

0 阅读:7
鉴史论

鉴史论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鉴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