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步关键期,宝妈必了解的5个知识点!快看看你知道几条

李卫菊聊球 2020-10-26 23:04:24

学步对宝宝来说,不仅是动作发育的表现,同时也是塑造宝宝良好性格的契机,意味着宝宝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探寻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这是宝宝学习走路的黄金时间,能够锻炼宝宝的运动能力,促进独立人格的养成。

宝宝从翻身到爬行,再到蹒跚学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若过早走路,双脚无力无法支撑身体重量,不仅会影响宝宝的日后的走路姿势,而且还会阻碍宝宝正常的腿部发育,家长要采取科学的方法,帮助宝宝顺利学会走路。

01做好学步准备

宝宝学走路的初期,腿部力量不够有力,腿脚很难伸直,尤其是不舒适的下肢环境,很容易影响宝宝的走路的姿势以及状态,阻碍宝宝学步的积极性,家长在宝宝学步期间要给宝宝创造舒适的下肢环境,做好充分的学步准备。

1.1减少腿部摩擦

宝宝在学步期间,过小过紧的纸尿裤有可能会磨损大腿内侧的肌肤,导致宝宝不愿走步,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松紧适中的学步裤,减少腿部摩擦,保证宝宝腿部灵活伸张,避免宝宝出现O型腿。

1.2减少足部震动

刚刚学步的宝宝,脚踝还比较柔软,身体的全部重量都集中在脚部,增加脚踝的压力,需要给宝宝准备均匀承重的鞋子,给宝宝提供舒适的脚部承托,以免影响宝宝脚部骨骼的发育,同时还能达到减震、稳固重心的作用。

宝宝的足弓正处于发育期,并且脚部还没有较大的抓力,在学步期间,选择不当的鞋子,不仅容易掉,容易让宝宝摔倒,还可能会导致足部发育畸形,宝宝鞋子要轻巧柔软,走起路来不会吃力,能够避免扁平足。

02腿部支撑训练

宝宝从爬行到行走的过程,同时也是身体的重心下移的过程,因此应该增加适当增加宝宝腿部的力量,增加宝宝腿部的支撑能力,能够给宝宝轻松学步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增加宝宝日后的运动能力。

2.1站立训练

训练宝宝学步,首先要先锻炼宝宝的站立能力,进而提高腿部力量,刚学走路的宝宝肯定会害怕放手站立,让宝宝站在地板上,家长与宝宝面对面,双手支撑宝宝的双腋下,待宝宝站稳后,再悄悄放手,每天可训练5-10分钟左右。

2.2曲膝训练

9-10个月的宝宝,要训练宝宝正确掌握屈膝能力,能够增加宝宝的腿部力量,让宝宝站立在地板上,家长用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宝宝脚下,诱导宝宝屈膝弯腰捡拾玩具,家长可以在旁边示范正确的屈膝动作,便于宝宝学习。

2.3扶走训练

家长可以将客厅的家具摆成一条直线,让宝宝扶着墙面、沙发、茶几、小床等慢慢走,家长也可以扶着宝宝的胳膊,协助他走,然后慢慢过渡,直到一只手扶着胳膊也能走。

03肢体协调性训练

肢体协调性是宝宝正常行走的根本前提,若身体协调性不强,不仅走路时容易摔跤,而且还会影响他的专注能力,可使用一些方法训练宝宝

的手足协调能力,建立大脑反应和肌肉动作之间的记忆联系,可帮助宝宝正常行走。

3.1手足交替练习

将楼梯铺上地毯,让宝宝站楼梯最底层,妈妈在在楼梯的第二层放一个玩具,逗引宝宝用手和足爬上楼梯,同时爸爸要在紧紧跟随在宝宝背后,保护宝宝的安全,当宝宝取到玩具之后,然后再把玩具放在更高一层的楼梯。

3.2音乐辅助练习

家长可以给通过沙锤、小鼓、木琴等乐器玩具,让宝宝根据音乐的旋律有节奏的用脚踏着拍子,让宝宝做快走、慢走的练习,既激发了宝宝的学步兴趣,也能够提高宝宝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3.3外力牵引练习

当宝宝走路时,家长可利用一根牵引带穿过宝宝的腹部,家长提着绳子的两端,可使宝宝身体均匀受力,提高身体协调性,避免发生摔跤,家长也可以用学步带牵引宝宝行走。

04学步趣味性训练

游戏玩耍是宝宝的天性,单调的学步训练,难以吸引宝宝的学步兴趣,宝宝学步积极性不强,进而失去良好的效果,家长应保证学步训练的趣味性,提高宝宝学步的热情,激发宝宝大脑的活跃性。

4.1大脚小脚游戏

作用:帮助宝宝体会走路的动作感觉,训练宝宝如何迈步。

操作方法:和宝宝面对面地站好,拉着宝宝的双手,宝宝的小脚踩在宝爸宝妈的大脚上,边念儿歌边走,带宝宝向前迈步。学走路的儿歌可以这么唱:一二一,走呀走,妈妈宝宝手拉手,小脚踩在大脚上,迈开大步向前走。

4.2抓皮球游戏

作用:训练宝宝视觉追逐能力,练习四散行走,转换蹲下、站起动作。

操作方法:宝爸宝妈将小皮球仍在宝宝附近,让宝宝的视线追逐小皮球的落点,逗引孩子追着皮球走动,当皮球停止时,让宝宝蹲下抓住它。

4.3寻宝游戏

作用:训练宝宝独立探索的能力,增加宝宝身体活动量,增加身体灵活性。

操作方法:准备一些和宝宝最喜欢的玩具或者糖果,然后将这些物品分别放在离宝宝较远且不易发现的位置,吸引宝宝寻找,家长可在一旁及时给宝宝一些提示,以增加宝宝游戏的积极性。

0 阅读:2
李卫菊聊球

李卫菊聊球

李卫菊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