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江山,采取“北守南攻”的策略,一边在北方大修长城,布置30万精锐部队防御匈奴,一边派出50万军队南下,并修建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流域,意图开辟广大岭南地区。
这样做带来的后果很严重,除了劳民伤财,百姓怨声载道外,最主要的是中原地区没有足够强大的秦军野战部队,陈胜、吴广一起事,六国遗族纷纷响应,突然间便天下大乱了,各郡县只有少量秦军驻守,根本弹压不住。
据史书记载,参与平叛的秦军主力有两支,一支是章邯的20万人,以郦山刑徒为主,另一支是王离的20万人,正是防备匈奴的那支秦军。这两支秦军都在巨鹿之战中覆灭,秦朝从此再无反抗之力。
那么,南下的50万秦军为什么没有出现?兵力相当于章邯和王离的总和,如果能够及时回援,恐怕将会改写中国的历史,这50万秦军到底去哪了?他们其实哪都没去,一看中原乱起,居然把门一关割据称王了。
这支秦军最早的首领是屠雎,死于当地土人的突袭,然后由任嚣接任,副将是赵佗。经过一番血战,秦军终于平定岭南地区,设立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
秦始皇一死,天下随即大乱。第二年任嚣病死前任命赵佗为南海郡尉,相当于省军区司令。赵佗命令切断通往中原的道路,并夺取桂林和象郡,自立为南越王,建都番禺(广州)。
赵佗为什么不肯回援秦朝,50万秦军又为什么都愿意听从他的命令?其实,赵佗本就不是秦人,老家是恒山郡真定县,位于现在的河北省,古时叫常山,跟赵子龙是老乡。
50万秦军也不是章邯、王离那样的野战军团,史学家认为最多只有几万真正的秦军,其余是六国的降卒及家属。换句话说,这支秦军类似于屯垦部队,种地比打仗更在行。
秦始皇对六国降卒不放心,索性打发到岭南去开发边疆了。可想而知,这样的部队对秦朝能有几分忠心,既然有赵佗带头,大家就顺水推舟,继续在岭南生活下去,倒也清静。
赵佗一直活到97岁,大大促进了岭南地区的开发,以及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汉朝建立后,南越向刘邦称臣,重新成为中国疆土。到汉武帝时期,彻底取消南越王,属地并入郡县,从而奠定了中国南方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