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伴走了十年,留下我一个人在这老屋里独居。
我有两个亲生儿子,都大学毕业在市里上班,可他们家庭负担重,对我这个老太婆的关怀是越来越少。
不过我还有个养女叫刘晨,这孩子比亲生的还亲。
我和老伴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靠种地和打零工为生。
那些年供两个儿子上大学,家里的日子紧巴巴的。
后来老伴的兄弟,也就是晨晨的爸妈,春节走亲戚的时候出了意外,一下子都没了,留下晨晨这个可怜的孩子。
老伴看孩子孤苦伶仃的,就领养了她回家,晨晨就这么成了我的养女。
晨晨这孩子懂事勤快,学习成绩也好。
可家里的情况摆在那,供两个儿子上大学已经不容易了,晨晨上了高中后,就主动提出不念了,要出去打工补贴家用。
我和老伴心里那叫一个不落忍,可晨晨那孩子主意正,说干就干,真的就出去打工了。
那些年晨晨打工赚的钱,大部分都往家里拿。
两个儿子结婚的时候,晨晨的钱也出了一份力。
我知道这孩子心里苦,可她从来不说。
后来晨晨出嫁的时候,我把家里能拿的都拿了出来,给她置办了一份丰厚的嫁妆。
晨晨抱着我哭说:“妈,您对我比亲妈还好。”
我拍着她的背,眼泪也止不住地流。
两个儿子结婚后,对我是越来越冷淡了。
他们都在市里上班,平时忙得不见人影,只有需要钱的时候才回来一趟。
我一个人守着这老屋,日子倒也清静。
晨晨虽然嫁人了,但每年都会给我拿钱,还时不时回来看看我。
去年冬天临近春节的时候,我病倒了。
一开始以为是小毛病,扛扛就过去了,可没想到越来越严重,最后只好住进了医院。
住院费一共五万,我手头那点积蓄哪够。
没办法我只好给两个儿子打电话。
“喂,儿啊,妈住院了,需要点钱。”我声音颤颤巍巍的。
大儿子那头半天没吱声,最后说:“妈,我这手头紧,您先找别人借借吧。”
我心里一凉又给小儿子打。
小儿子也是支支吾吾的:“妈,我这刚买了房,每个月还要还房贷,您看看能不能找哥商量商量。”
我握着电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这俩孩子平时不回来也就罢了,现在妈生病了连钱都不肯出。
最后还是邻居张婶儿帮我垫了一部分住院费,我这才得以安心治病。
在医院躺了几天,我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
最后我鼓起勇气,给晨晨打了个电话。
“晨晨妈住院了,需要点钱。”我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和期盼。
晨晨那头一听就急了:“妈,您怎么住院了?怎么不早跟我说?您等着我这就给您送钱去。”
没过多久晨晨就赶到了医院。
她手里拎着一大包东西,有吃的,有穿的,还有五万块钱现金。
她把钱塞到我手里,说:“妈您先拿着用,不够我再给您凑。”
我看着晨晨心里五味杂陈。
这孩子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么贴心。
“晨晨妈对不起你,这么多年也没给你什么。”我哽咽着说。
晨晨摇摇头:“妈您说啥呢?您养了我这么多年,比亲妈还亲。您生病了我哪能不管?”
晨晨在医院陪了我好几天,端屎端尿,一点怨言都没有。
出院那天晨晨说:“妈您跟我回家过年吧。家里就我一个人,冷冷清清的您去热闹热闹。”
我一听眼泪就下来了。
这孩子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么惦记着我。
回到家晨晨忙前忙后地张罗着。
她给我做了好多好吃的,还陪我聊天。
我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洋洋的。
可就在这个时候两个儿子回来了。
他们一进门看到晨晨也在,脸上就露出了尴尬的神色。
“妈,您出院了?我们来看看您。”大儿子说。
我哼了一声:“你们这时候知道回来了?我住院的时候你们怎么不来?”
两个儿子面面相觑,半天说不出话来。
晨晨在一旁打圆场:“哥你们别怪妈。妈生病了我没跟你们说,怕你们担心。现在妈好了你们就放心吧。”
两个儿子听了晨晨的话,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
他们坐下来陪我聊了会儿天,然后就说要走了。
“妈我们工作忙,就不多待了。您好好养身体。”大儿子说。
我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里一阵失落。
这俩孩子平时不回来,回来了也是待不了多久就走。
还是晨晨好,贴心又孝顺。
晚上我和晨晨躺在床上聊天。
“晨晨你说妈这辈子是不是白养了俩儿子?”我叹了口气说。
晨晨搂着我:“妈您别这么说。哥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不过您放心,我会一直陪着您的。”
我听着晨晨的话,心里暖烘烘的。
这孩子真是比亲生的还亲。
可是我心里也清楚,晨晨终究是要过自己的日子的。
她不能一直陪着我这个老太婆。
两个儿子虽然现在对我不怎么样,可毕竟是我亲生的。
我也不知道这以后的日子会咋样,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就这样我和晨晨相依为命地过着。
每天她上班去,我就在家里收拾收拾屋子,做做饭。
晚上她回来,我们就一起聊聊天,看看电视。
虽然日子简单但也算温馨。
只是我心里总有个疙瘩。
那两个儿子啥时候才能真正懂事,知道孝顺我这个老太婆呢?
我也不知道,只能慢慢等,慢慢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