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军,这个名字在当代影视圈并不算响亮,前两天重温《阿曼尼莎汗》时,我才真正了解到这位65岁仍在坚持追求艺术梦想的导演。
他的人生故事堪比电影剧本。8岁丧父,9岁母亲再婚,家中失火,一贫如洗。这些经历放在任何一个孩子身上都足以压垮他们,可王星军靠着自己的天赋在文艺圈站稳了脚跟。
说到王星军,不得不提他与关牧村的那段婚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海上生明月》片场,两个同样命运多舛的人相遇了。关牧村比他大6岁,已是当时声名显赫的歌唱家,而他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演员。
我采访过几位当年的剧组成员,他们都说王星军那时特别内向敏感。这种性格特征源于他的成长环境:继父家庭里的窝头分配都能引发争执,邻里间异样的眼光更是让他把自己封闭起来。
婚后的生活并没有像童话故事那样美满。关牧村在歌坛如日中天,而王星军的演艺事业止步不前。事业的悬殊差距让这个男人内心积压着难以言说的苦闷。
记得一位圈内前辈说过:"在那个年代,男人扛不住媳妇比自己强的压力,这是整个社会的通病。"酒后施暴成了王星军发泄的出口,这段婚姻最终以关牧村带着儿子净身出户而告终。
有趣的是,离婚成了两个人人生的转折点。关牧村重回巅峰,还收获了新的幸福;而王星军选择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转型导演。
我在整理他的访谈资料时发现一个细节:为了提升自己,他同时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班和南开大学历史专业。这种求知欲让人肃然起敬。
《阿曼尼莎汗》的成功不是偶然。这部电影讲述维吾尔族传说,既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又有细腻的人性刻画,获得豆瓣8.1的高分。《丝绸之路》更是拿下了美国电影风云人物奖。
前几天跟一位资深影评人聊天,他说:"王星军的电影有股子执着劲儿,就像他的人生一样,不愿随波逐流。"
65岁至今未再婚的王星军,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电影事业中。这让我想起他在一次访谈中说的话:"人这一辈子,什么都可能失去,唯独不能失去自己。"
翻看他的人生轨迹:从新疆建设兵团到上海戏剧学院,从演员到导演,从婚姻失败到事业有成。这一路走来,跌宕起伏却始终不曾放弃追求。
或许这就是艺术家该有的样子:即使满身伤痕,依然执着地追寻内心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