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疫情的爆发,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但在国家宏观的指挥下,普通民众自觉地按照秩序排队检测核酸,自觉地去医院打疫苗。这种全国性的秩序活动在整个世界都是很少见的,但我们国家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好。封建时代不把老百姓们当做人来看待,但在新中国,老百姓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以百姓的利益为基本点的。但百姓今日的幸福生活来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勇敢的人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才换来今日的一切。
乌兰夫便是一位勇敢的奉献者,乌兰夫出生在蒙古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一家人生活拮据,过着马马虎虎的日子。乌兰夫的爷爷念过几天书,略认识几个字,懂得一些道理。他经常跟乌兰夫讲读书识字的种种好处,并时常勉励他努力读书。乌兰夫本就是个上进的孩子,再加上祖父的鼓励,一有了读书的机会,他很快便成为了学生中的佼佼者。21岁那年,乌兰夫成功加入了我党的队伍。他学历不错,人又特别努力上进,没过多长时间,组织便派遣他到苏联深造。在苏联的乌兰夫没有被外面的世界迷了眼,他一门心思地扎在学习中,很快便学到了很多知识。1929年,乌兰夫回了国。
乌兰夫刚一回国,组织就把他派到了他的家乡内蒙工作。在内蒙,乌兰夫带领当地的贫苦百姓进行了武装起义,并成功建立了内蒙的军队。有了乌兰夫的领导,日军在内蒙的阴谋才没有得逞。因为乌兰夫的英勇表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日军和反动派们都把他看成了眼中钉。他们抓不到乌兰夫,便把毒手伸向了他的家人。不得已,乌兰夫的家人只能远离家乡,到别处去躲避反动派们的迫害。因为奔波劳累和反动派们的穷追不舍,乌兰夫的家人不幸遇害了。
家人的惨死没有浇灭乌兰夫的革命热情,更加坚定了他抗争的决心。他不仅要为自己的亲人报仇,更要为全天下受苦的百姓们闯出一条大道来。1945年,乌兰夫力挫老蒋的人,把当地的百姓从压迫中解救了出来。在之后的各种战役中,乌兰夫继续挥师和老蒋的人斗争,极大地挫了他们的嚣张。1955年,乌兰夫成为了开国上将。这在内蒙地区,他是上将第一人。从贫苦的农民子弟逐渐走到开国上将的位置,乌兰夫一路走得很难,但他坚持了下来。
乌兰夫一共结了两次婚,育有多位子女。他和两任妻子都是蒙古人,有着蒙古民族特有的豪爽与好客。乌兰夫有8个孩子,在他参加革命的时候,他虽然没有经常陪在孩子们的身旁,但他用自己的勇敢精神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伟岸的父亲形象。在这种家庭氛围下,乌兰夫的几个孩子都十分有出息。他的大儿子布赫也步入了政坛,后来成为蒙古自治区的主席,官至副国级。父爱是没有轰轰烈烈的大场面的,有的只是润物细无声般的正面影响。他的大儿子没有依靠父亲的职位,而是通过自己的打拼获得成功的。布赫从先便把父亲当做自己的精神偶像,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研读每一篇文章,为的就是有一天能成为父亲那般伟岸的人。后来,布赫他做到了。
乌兰夫的女儿在政界也颇有建树,他的孙女布小林也不遑多让,能力一点也不逊于家里的长辈。布小林高中毕业以后不仅考上了好大学,而且还一路读到了博士学位。在长辈的引导下,她选择了参军,成为了一名令人敬佩的女兵,后来官至副厅级。女性的地位得到提升确实不容易,布小林能主动选择参军,这份果敢与勇气是值得女孩子去效仿的。
乌兰夫不仅用自己的一腔豪情报效了祖国和百姓,而且还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得非常出色。从这两点就可以看出,乌兰夫的才能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出身贫苦不可怕,前路坎坎坷坷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而丧失对生活的期盼。但乌兰夫面对穷困的生活,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妥协,相反,他敢于向命运叫板,不仅自己战胜了穷困,而且还领着百姓走向了幸福安康。无论是在蒙古百姓的心中,还是全国人民的心头,乌兰夫都是一位响当当的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