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地界一向鱼龙混杂,管理起来难度颇高。然而不管是大革命时期还是解放后,我党都和本地的地头蛇保持了较好的关系。这其中,曾经的情报科科长陈赓大将,就与青帮大佬杜月笙有过一段特殊的“友谊”。
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是如何交往的,上海解放时又发生过什么趣事呢?
01相识
南昌起义结束后,革命处于低潮,势头一落千丈,国民党开始挥舞起围剿我党分子的屠刀。作为南方大城市,上海更是充满了反动派的刺刀,所谓白色恐怖就是对那时最为准确地描述。为了应对敌人的迫害,我党成立了中央特科,包含情报、总务等等部门。彼时,陈赓恰好被任命为情报科科长。
说起来,上海这座城市人员组成是相当的复杂,租界上有洋人、街头上有巡警,而穿插其间的还有土皇帝杜月笙。他在上海耕耘已久,颇有势力,就连蒋介石都得给他三分薄面。之所以组织会把情报部交给陈赓,就是因为他性格幽默风趣,做事妥协又懂变通,与三教九流都能打成一片。
02友谊
接下任务的陈赓,很快就进入了角色。他常常打扮得溜光水滑出入各个场所,几次交谈、几顿酒下来就和对方称兄道弟。陈赓第一次见杜月笙,是在一家鼎鼎大名的茶馆。只见杜月笙稳坐在那里,老神在在地喝茶,颇有派头。陈赓见状直接进去,丝毫不怵,非常豪爽地拉杜月笙的手:“今天真是三生有幸,见到了在大上海呼风唤雨的杜老板。”
杜月笙黑帮出身,看见陈赓既不虚情假意还豪爽不拘小节,对他顿生兴趣。坐下后双方交谈甚欢,陈赓道:“听说杜老板信息网遍布整个上海?”杜月笙回复:“就像是上海小吃一样,哪都有。”从那时起,他们就经常会面交谈,并笑言一起合作,交上了朋友。
此后的日子里,陈赓在杜月笙的协助下完成了很多难度极高的任务,双方也产生了一段特殊的友谊。
03余威仍在
上海解放后,人心惶惶。这里本就是资本主义旧势力的老巢,如今风云变幻,很多人都不知道未来在哪,该如何安排。当年,李士英被任命为上海公安局的局长,在和旧警局的人交接时还闹出了不少笑话。国民党的王鲁上交印章时手都在颤抖,他觉得自己马上就要失业换工作了。
李士英笑道,你这比我还要紧张,咱们不过是交接班,放松点。至于其他警察,我党也作出安排,想留下的接受完思想教育后可以继续干,不想干的可以自寻出路。至于上海本地的小混混、青帮成员,竟表现得很安静,没人出来闹事。而这一切都归功于陈赓。
原来,上海解放后,亟需恢复社会秩序。但这里鱼龙混杂,水可没那么容易清澈。周总理认为要找一个人镇镇场子,所以就把陈赓搬出来,挂名公安局长。其实,真正上任的是李士英。而且上海解放前夕,党还特意以陈赓的名字为邀约,想和杜月笙谈谈。不过他觉得新政权肯定容不下他这黑帮头子,就选择去到了香港。
杜月笙去了香港后,还嘱咐青帮的小弟,不要搞那些歪门邪道惹事,陈赓是他的老朋友,你们别给我丢人现眼。话交代出去,青帮大佬的排面自然管用,所以街面上的小弟都很规矩。可以说,周总理这招真是兵不血刃,亮出陈赓的名字就能稳住场子,真是高啊。
陈赓知道后,也只是调侃自己竟当了挂名局长。而远在香港的杜月笙了解到真相后,也并不在意,毕竟自己的青帮早就散了,何必再去操那份心呢。
回首这段故事,我们不禁感叹陈赓大将的人格魅力。他为人豪爽,不拘小节,可以与社会各界交流,为党的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