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小红书,发现评论区全是“这也太温柔了吧”的感叹——到底什么样的穿搭能让人走在街上被追着问链接?
点开一看,原来是一套套用基础款搭出的温柔风:白衬衫系个蝴蝶结、粉针织配雪纺裤、碎花裙配玛丽珍鞋……这些“不费力的美”,正悄悄承包今夏的街头风景线。

要理解温柔风为啥突然“杀疯了”,得先看今年的时尚大环境。
2025年的流行趋势早有苗头:从Lemaire到Fendi的秀场,从时尚博主的街拍到普通网友的OOTD,“浅春系”低饱和色调、自然松弛的穿搭方式、小而精的配饰点缀,成了高频关键词。

这些趋势,刚好和温柔风的“小心机”完美契合。
先说颜色。

2025年火到出圈的“浅春系”,主打日光黄、盐水蓝、柔粉这些像春天刚化开的冰淇淋色——浅到发雾的黄像晒暖的阳光,清透的蓝像刚下过雨的天空,粉得像樱花落在白瓷上。
用户文章里提到的淡蓝衬衫、粉色针织、浅黄背心,全是“浅春系”的嫡系成员。

这种颜色不挑人,黄皮穿显白,冷白皮穿更透亮,比高饱和的“多巴胺色”多了份克制的高级,又比黑白灰多了点生命力,简直是为温柔风量身定制的“氛围感开关”。
再看穿搭逻辑。

前几年流行“塞衣角”“显高公式”,但2025年的时尚圈突然“松”了——硬塞衣角显刻意,紧绷的设计显局促,反而是用户文章里那种“宽松衬衫不扎进裙子”“针织背心自然垂坠”的松弛感,成了新时髦。
就像有网友说的:“以前穿衣服像在考试,现在终于能‘交卷’了——舒服比显瘦重要,自然比精致高级。”这种转变,让温柔风从“需要技巧的穿搭”变成了“谁都能复制的日常”。

有人觉得温柔风是“小女生专属”,但刷一圈评论区就破防了:“35岁穿碎花裙被同事夸‘像春天’”“职场穿粉针织配白阔腿裤,客户说‘看着就好沟通’”。
原来温柔风早就撕掉了“装嫩”标签,成了不同年龄、不同场合都能驾驭的“万能模板”。

这背后是普通人的变美痛点被精准击中:谁不想美?
但贵价衣服买不起,复杂搭配学不会,夸张风格不敢穿。

而温柔风的“底层逻辑”太友好了——用白衬衫、牛仔裙、针织衫这些衣柜里的“老熟人”,加个蝴蝶结发带、珍珠项链、草编包就能升级;颜色选浅蓝、柔粉、鹅黄这些“安全牌”,随便搭都不出错;材质选棉、雪纺、针织这些“亲肤款”,舒服到能穿一整天。
就像用户文章里那套“白衬衫+牛仔A字裙”,网友实测“换条不同颜色的发带,周末逛超市和约会都能穿”,这种“一件衣服N种穿法”的性价比,谁能不心动?

更戳心的是,温柔风传递的“情绪价值”。
今年大家都在说“松弛感”,而温柔风的穿搭刚好是这种情绪的视觉化:走路时雪纺裤轻轻晃,草编包垂着流苏,水晶耳环在太阳下闪一下——这些细节不是为了“惊艳”,而是让人觉得“和她相处一定很舒服”。
有宝妈留言:“以前穿得太紧绷,接孩子放学总被问‘是不是赶去开会’;现在穿温柔风,小朋友说‘妈妈像花仙子’,自己也觉得更有耐心了。”这种“穿对衣服,连心情都变软”的体验,才是温柔风真正的“爆点”。
温柔风火了,是我们终于学会“好好爱自己”从追爆款到选“适合自己的”,从“用力过猛”到“自然松弛”,温柔风的流行,其实是一场关于“自我接纳”的时尚革命。
就像时尚圈常说的:“最好的穿搭,是让衣服成为你的‘第二层皮肤’。”而温柔风的核心,正是“不讨好、不刻意、不将就”——选让自己舒服的面料,搭让自己开心的颜色,用小配饰记录当下的心情。
这让我想起评论区一条热评:“以前总觉得‘温柔’是性格,现在才发现,‘温柔’也能穿在身上。”当我们不再为了“显瘦”勒紧腰,不再为了“显高”硬穿不合脚的鞋,不再为了“显时髦”买一堆穿不上的衣服,而是用基础款搭出属于自己的温柔,其实是在说:“我值得被自己好好对待。”
这个夏天,不妨试试用户文章里的搭配:系个蝴蝶结,戴串珍珠,穿条会跳舞的碎花裙——不是为了“被多看几眼”,而是为了在风里走的时候,听见自己心里的声音:“今天的我,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