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焯:一首愁怨诗,透尽悲切,人生里有家难归是多么凄凉落魄?

桂临塞上聊历史 2024-09-04 11:52:35

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01

《谒金门三首·其三》

清·郑文焯

归不得,一夜林乌头白。

落月关山何处笛?马嘶还向北。

鱼雁沉沉江国,不忍闻君消息。

恨不奋飞生六翼,乱云愁似幂。

都说家是最温暖的港湾。

“家”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依靠,就是心归处。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家不仅仅是一处容身之所,更是心灵的灯塔,无论航行多远,或身处万里之外,或咫尺天涯,它都能指引着人们找到归途。

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中,总有一盏是为自己而亮,那是家的呼唤,温柔而坚定。走进家门,一股熟悉而安心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母亲烹饪的饭菜香,是父亲翻阅报纸时指尖轻轻划过的声音,是家人间无需多言便能心领神会的默契。

在家的怀抱里,人们可以卸下所有的防备与疲惫,将外界的纷扰与压力暂时搁置门外。家,是我们倾诉的港湾,快乐时,家人会与自己一同欢笑,分享那份喜悦;忧伤时,他们则是最坚实的后盾,给予自己无尽的安慰与鼓励。每一次的相聚,都是心灵的一次充电,让自己再次充满力量,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最关键的是,家还是每个人人生最开始的地方,也是成长的摇篮,记录着每个人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的点点滴滴。在这里,学会爱,学会责任,更学会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简单来说,“家”用它独有的方式,滋养着每个人的心田,让每个人都能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所以,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漫长与未知,家始终是每个人心中最温暖的港湾。它提醒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份牵挂与等待在那里,给予自己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珍惜这份来自家的温暖与力量吧,带着爱与希望,继续前行,在人生的旅途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可是有家却归不得是什么样一种心情?

晚清诗人郑文焯,用一首《谒金门三首·其三》表达了有家归不得那一份凄凉和落魄。

02

郑文焯,相信对于这个名字,很多人都感到陌生,或者听都没听说过。其实,他是晚清四大词人之一(另三位分别是王鹏运、朱孝臧和况周颐)。

说到清代词坛,它是继宋代后的一次复兴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诸多优秀词人。比如落拓江湖的朱彝尊、癫狂写恨的郑板桥、“怨去吹箫,狂来说剑”的龚自珍等。

当然了,还有纳兰性德。由于纳兰性德的名头在现代很响亮,所以给很多人误以为清代也就只有这一个词作大家。其实,他和朱彝尊、陈维崧合称“清词三大家”,与顾太清被并列为清代男女第一词人。

而梁启超在谈论到清代大词家的时候,却这样说:

“清代大词家固然很多,但头两把交椅,却被前后两位旗人:成容若、郑叔问占去也。”

成容若就是纳兰性德(其原名成德,字容若);而郑叔问指的就是晚清词人郑文焯(字俊臣,号叔问)。

有意思的是,这两位都是旗人,并且一个生活在清初,一个生活在晚清。

一头一尾,也算是一个“完美”的收场了。

因为,郑文焯被推崇上清末词坛第一把交椅的“宝座”。

03

郑文焯出身富贵,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不到20岁便中举,曾任内阁中书。

可是此后却七次会试不中,遂绝意进取,弃官南游。他自称"江南退士",因喜爱吴中湖山风月胜景,旅居苏州,为江苏巡抚幕僚40余年。

史说他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年轻的时候喜诗、喜文、喜考据,唯独不喜欢作八股文章,而深为厌恶的,则是填词。

有时候命运就是那么奇怪,在三十岁的时候,受姜夔的影响,他忽然就喜欢上了填词,于是一入手就学姜夔,而后在这方面下了十年的工夫,终于体会到周邦彦的高妙之处,之后又上追到花间词派,而对小令的创作,多是模仿张先,而哀艳之词颇像晏几道。

之所以喜欢姜夔,是因为倾慕姜夔的做人姿态和人生经历,在《瘦碧词自序》中,他是这样说的,姜白石(姜夔)有着魏晋人的古风,同时又深懂乐理,再加上一生只是个平民,没有卷入当时的党争,因此心思都用在了填词方面。

他觉得自己也应该这样。不曾想,一钻研进去,就不能自拔,最终成为了词坛大家!

04

虽然绝意进取,却不代表他不关心时局。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光绪帝推行维新变法,引起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忌恨。在短短三个月的轰轰烈烈后,维新派被袁世凯出卖,慈禧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于瀛台,捕杀谭嗣同等“帝党”,史称“百日维新”。

远在江南的郑文焯听到消息后满怀悲愤地写下三首《谒金门》,宛如三声叹息。

第一首“行不得”;第二首“留不得”,第三首则是“归不得”。

第三首叹出欲归却不得归的愁怨。

“一夜林乌头白”,是郑文焯的想象,认为不可能的事情竟然发生了。“乌头白”是一个典故,出自《史记·荆轲传赞》:相传燕太子被囚秦国时,请求秦君放他归家,秦君却说“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意为乌鸦头羽变白、马儿头上长角,才能允许他回燕国。

在这里,他指代的是光绪皇帝,被囚禁在瀛台,难回紫禁城。

“鱼雁沉沉江国,不忍闻君消息。”江南沉沉书信断绝,仿佛是上苍怜悯,知道他不忍心听到君王落魄的消息,故而阻断了通信。

“恨不奋飞生六翼,乱云愁似幂。”话虽如此,但词人心中却恨不得能生出奋飞的翅膀,穿透遮蔽天空、覆盖大地的愁云迷雾。这表达的是自己心系朝廷,心系“君”。

这首词读来,沉重悲凉,充满了悲切,浑然成章,句妍韵美,格调高远,卓然一代大家。

05

郑文焯的《谒金门》愁怨组诗,透尽悲切,也道出人生里有家难归是多么凄凉落魄。

在那《谒金门》的哀婉旋律中,郑文焯的笔触仿佛穿越了时空的壁垒,将一腔难以言喻的愁绪,细细织就成一幅幅凄美画卷。

他笔下的每一字一句,都是对“有家难归”这一人生至痛的深刻体悟与无尽感慨。

夜深沉,月朦胧,孤灯独影伴长夜。外面是寂静无声的荒凉,唯有心中的那份思念与孤寂,如同野草般疯长,无法遏制。

家,那个本应是最温暖的港湾,此刻却遥不可及,化作心头最温柔的痛。这份有家难归的无奈,如同秋日的落叶,虽眷恋枝头,却终将被寒风无情地卷走,飘零至不知名的远方。

但是,正是这份深刻的悲凉,铸就了郑文焯诗词中独有的韵味与魅力。他以笔为舟,以情为帆,在人生的苦海中奋力前行,用文字记录下每一个灵魂的挣扎与呼喊。

在《谒金门》愁怨组诗的尾声,他并未完全沉溺于绝望的深渊,而是在一片苍茫中,透出一丝对未来的微弱希望之光。现实人生也是这样,即便前路漫漫,归期未定,但心中那份对家的渴望与向往,如同不灭的灯塔,指引着他穿越重重迷雾,向着心中的那片净土勇敢前行。

在这样的信念支撑下,郑文焯的诗词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悲叹,更是对人性光辉的颂扬,让每一个读者都能在字里行间找到共鸣与慰藉。

06

对于离家的游子来说,可能读这首词应该更有感觉吧?

-作者-

威评书影史,自评自说自开怀,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觉。

1 阅读:5
猜你喜欢

桂临塞上聊历史

简介:喜欢历史,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