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政治舞台上,可谓是好戏连台,而特朗普就职典礼的相关事宜,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对特朗普而言,这场就职典礼是个绝佳的造势机会,他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
特朗普接连发出邀请函,一时间,不少国家都被卷入这场“就职热潮”。日本率先响应,派出外相岩屋毅参加。日本这么做,是想借此机会与特朗普政府拉近距离,为后续高层互访做铺垫。以往日本多是派驻美大使出席,这次的安排确实显得与众不同,也凸显出特朗普对典礼规模的重视,他一心想把这场典礼办得热热闹闹。
印度也不甘示弱,外长苏杰生宣布将代表印度出席。除了日本和印度,还有不少国家收到了邀请,像意大利、阿根廷等国的领导人都在受邀之列。然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却没在邀请名单内,这就有点尴尬了。虽然她表态没计划参加,但背后到底是她不想来,还是特朗普有意不邀请,就引发了不少猜测。毕竟拜登曾力推她担任北约秘书长,和拜登关系密切的她,在特朗普这里可能就不太“讨喜”。
就在国际上围绕特朗普就职典礼忙得不可开交时,中国按自己的节奏稳步推进外交工作。新年伊始,王毅外长开启每年惯例的首访——非洲之行。1月5日起,他先后访问纳米比亚、刚果(布)、乍得和尼日利亚。在纳米比亚,王毅与各方会谈,表示中方愿助力其现代化发展;乍得作为不发达国家,在法国军队撤出后,安全局势引人关注,王毅的到访也带去了新的希望;而尼日利亚作为非洲经济大国,对中非合作意义重大。此次访问成果显著,“中非双向奔赴”成为国际美谈。
不过,王毅外长的行程出现了一个小变动,原本11日返程提前到了10日。这可不是因为特朗普的就职典礼,而是在归国经停马尔代夫时,王毅与马尔代夫总统进行了会面。毕竟中国是马尔代夫的重要游客来源国,双方有许多事务需要沟通。另外,1月8日乍得总统府遭遇恐怖袭击,王毅当时正在乍得访问,这或许也是行程调整的因素之一。
国际政治舞台向来充满变数,特朗普就职典礼虽备受瞩目,但中国始终坚守自己的外交路线,专注发展对外友好关系。未来,中国定会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多担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大家是不是也对中国外交充满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