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曾思玉,非常高寿,活到了101岁高龄。老将军心态非常好、乐观豁达,这也是能够长寿的根本。晚年他自评为“福将”,一般来说很少有人如此评价自己,但曾思玉确实是担得起这两个字。

1967年曾思玉接替开国上将陈再道,出任武汉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地处中部,是非常关键的大军区,可见中央对曾思玉的肯定和信任。起初曾思玉的工作比较顺利,但上任四年后,却发生了一件原本跟他不沾边的事情,令曾思玉处境艰难。

71年9月三叉戟飞机坠落在蒙古国温都尔汗,军内一批将领受到严格审查,并且不少人就此落马。曾思玉虽然对事件感到吃惊,但怎么也想不到,他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波及。
因为曾思玉毫无四野背景,虽然军事生涯中在中央红军、115师工作过,但后来长期跟随聂荣臻、杨得志等首长,严格意义上属于晋察冀体系的将领,跟七十年代老四野出事的那些人,八竿子打不着。

曾思玉本人虽然立场坚定、没有参与什么不好的活动,但武汉军区规模庞大,军区内有人问题不小,并且还不止一个人。1971年毛主席乘专列南巡,当时相关人员的错误已经相当严重,并且暴露出了端倪,毛主席到各大军区谈话,就是要挽救一些同志、保护一些同志,并敲打一部分人。
由于主席的行程高度保密,都是专列快到了,才临时通知军区领导,所以正在外地休假的曾思玉,来不及赶回武汉了。毛主席没见到军区司令,就跟武汉军区政委刘丰面谈,点出了一些重要问题,起到警示作用。

事后刘丰把毛主席的叮嘱抛到脑后,很快就向李作鹏泄密了,李作鹏当时属于老四野核心圈的成员,他又把主席的话,回京转述给了时任总参谋长黄永胜。
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很快就发生了“九一三”事件。所以刘丰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作为大军区级别的政工干部,他被撤职审查一点也不冤枉。
显然,曾思玉还是很幸运的。他不在军区里面,事发前后跟刘丰没有直接接触,所以曾思玉被相关部门问话之后,还能继续负责执掌武汉军区。这可把曾思玉惊出一身冷汗,如果当时他和刘丰都在场,后续发展不太好说:自己并没参与泄密,但复杂背景下,也不是那么容易洗清嫌疑的。

可这件事还没彻底平复,武汉军区又出事了!军区下辖的主力师127师,两名主要干部都被组织带走调查,后来师长张万年被暂时放了回来,但工作组几乎每周都会到师部,找他单独谈话;师政委关光烈更是“一去不回”,直接被送到了北京隔离审查。

事态的发展,大大出乎曾思玉的意料:关光烈在六十年代曾任林帅秘书,71年涉嫌与林立果等人勾结,九一三前不久还专门到北京“开会”,被那些人分配了行动任务。后来关光烈一直被关到1982年,这是后话了。
至于曾思玉极为器重的军事人才张万年,似乎也前途不保,一直调查到1973年,都还没有正式结论,部队里对他议论纷纷。

曾思玉非常心痛,那几年他看着张万年的快速成长,把他当成武汉军区的好苗子来培养,非常相信张万年的品德,认为部下没有出现原则问题。
可曾思玉作为武汉军区军事主官,军区搞得这么乱,他无论如何都负有管理责任。曾思玉现在不光保不下张万年,连自己都不能确定,会不会突然受到上级追究、被隔离起来。

1973年底,军委下令,搞“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或许是因为巧合,曾思玉在解放军19兵团时的老领导杨得志,被调到了武汉军区,而曾思玉接到新的任命,要去济南军区当司令员了。
这令曾思玉长舒了一口气,军委对他进行平调,说明总体上还是信任曾思玉的,不然在这个档口,不会还让他掌管另一个大军区。
而杨成武是自己尊敬的老上司,之前那些敏感的问题,他对别人不好说,对杨得志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也正因如此,在亲自将老首长接到军区后,曾思玉对杨得志提了一个“不情之请”,希望杨得志能够重点关注。

曾思玉对杨得志讲:军区下辖的127师,是人民军队的“铁军师”,现在的师长叫张万年,能力很强。但因为71年的那个案子,武汉军区不少人受牵连了,张万年也一直被调查、没结论......他是个可造之材,希望您能观察一下。
杨得志了解自己的老部下。曾思玉现在要调职了,却没有专门嘱咐别的事,唯独点了张万年的名。杨得志当然理解其中深意,郑重地朝对方点了点头。

后来经过多次深入沟通,阅人无数的杨得志,对张万年有了自己的判断。其实调查组也并没有什么实据,就连被审查的关光烈,都证实张万年没有问题,“是个好师长”。可案子整体上非常重大,没有总部发话,谁敢给张万年定性没事?只能不停地过来问话、做笔录。
在杨得志出任武汉军区司令员后,那些工作人员还是隔三差五来找张万年。杨得志看在眼里,非常不满意。
此前张万年因为情绪低落,已经向杨得志申请复员,说自己是个纯粹的军人,不懂政治问题,或许主动离开军队才能摆脱纠缠。杨得志当然不能放走这样难得的将才,所以在尽力安抚住张万年的情绪后,他决定亲自出手,彻底解决掉这个问题。

杨司令见工作组的人又来了,主动把他们招呼进司令部。那些人以为杨得志有情况想介绍,还准备拿笔记下来。
杨得志一看,说道:正好,你们记一下。张万年同志的案子,已经查了快三年时间,我还没见过调查一个在职师长这么久的!不管他有事没事,你们回去就下一个结论,我要看书面报告。我相信张万年没有问题。

说罢,杨司令便“送客”了。工作组查这个案子这么长时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其实迁延日久,他们本身也很倦怠了,回去后果然向上级如实汇报了杨得志的意见。而杨得志也没有罢手,主动打电话联系北京总政治部相关领导,希望加快解决张万年的问题。
杨得志是开国上将,担任大军区司令员多年,尤其是在济南军区任职时,跟那些敏感的案子没有任何关联,所以底气和威望都很足。杨司令亲自提了这个要求,总部也很重视,最终的报告证明,张万年是完全清白的,没有涉及相关事件,仍然担任127师师长职务。

这样一来,张万年彻底“解放”了。此后他干劲更足,在部队里的发展也越来越好,1979年杨得志担任对越自卫反击战西线总指挥,而张万年则是前线的猛将,他彻底打出了解放军的虎威,和自己的军内地位。
九十年代张万年升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比两位老首长杨得志、曾思玉曾经的军内职务都高,真可谓青出于蓝。曾思玉看着张万年的进步,非常欣喜,他一直以这位爱将为荣。而功成名就后的张万年,也依然十分敬重自己的两位恩师,经常登门看望他俩。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全网同步,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