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为何希特勒直到战败都不动用驻扎在挪威的40万德军?

历史海大富 2024-03-10 19:56:33

随着1945年的到来,二战的浓烟已遮蔽了欧洲的天空,纳粹德国处于绝境之中。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浮现在历史的表面——为何希特勒在战争的最后阶段,面对盟军压境的绝境,仍旧未动用驻扎在挪威的那支庞大的40万德军?这支部队在纳粹德国的战争机器中占据着特殊的位置,不仅因其数量庞大,更因其背后蕴含的战略价值和复杂的战争局势。

挪威,这个坐落在北欧的国家,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在二战中成为了德国眼中的珍宝。德国海军在挪威的漫长海岸线上获得了宝贵的海港,这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德国海军的活动能力,更为其海上战略布局提供了支持点。而挪威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对于资源匮乏的德国而言,更是如同沙漠中的绿洲,至关重要。

维瑟堡行动:挪威的战略地位

1940年的欧洲,随着冬季的严寒逐渐消退,德国纳粹政权正在精心筹划一项军事行动,这一行动被命名为“维瑟堡行动”。这一时期,尽管与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冲突似乎暂时陷入了一种微妙的平静状态,被外界称为“假战期”,但德国的军事机器并未真正停歇。相反,德国的目光已经转向了北方,准备对北欧国家挪威发起侵略。

挪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德国战略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向西望去,挪威与英国隔海相望,这一地理优势如果被德国掌握,无疑将为对英国的空袭提供极大的便利。同时,挪威向东靠近苏联,其控制也意味着德国可以更容易地对苏联北部地区构成威胁。此外,通过控制挪威和丹麦,德国可以有效守住进出波罗的海的要道,这对于保障德国的海上交通和战略部署至关重要。

海军基地与资源的双重诱惑

挪威的海岸线曲折延伸,北面与北冰洋相接,西临大西洋,东面通过瑞典与德国相隔,南面则是与丹麦隔海相望的斯卡格拉克海峡。这样的地理位置,为德国海军提供了进出北海和大西洋的理想通道。德国海军,尤其是其潜艇部队,一直苦于缺乏足够的海港设施,以支持其在大西洋的行动。北海的战略位置,使得德国可以更方便地对英国实施封锁和潜艇战,同时也为德国海军提供了一个跳板,以便在必要时快速转移到大西洋进行作战。

除了战略位置的优势外,挪威的自然资源对于战时德国也具有极高的价值。尤其是铁矿石,这是德国工业和军事建设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当时,德国的铁矿石大部分通过中立的瑞典进口,瑞典的铁矿石质量高,对德国的钢铁生产至关重要。然而,随着战争的进行,海上运输路线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英国皇家海军的封锁使得瑞典铁矿石的运输风险急剧增加。此外,德国也担心在战争中瑞典可能改变其中立立场,这将直接威胁到德国的铁矿石供应,进而影响到整个战争的进程。

因此,控制挪威不仅可以为德国提供更多的海军基地,增强其在北海和大西洋的军事行动能力,还可以通过挪威来实现对瑞典的间接控制,确保铁矿石供应的稳定。这对于德国而言,是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一个战略举措。而挪威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连接德国和瑞典的铁矿石运输的理想中转站,一旦控制了挪威,德国就可以通过挪威的铁路和海港直接运输瑞典的铁矿石,大大减少运输路线的风险和成本。

德国在挪威的军事部署

德国对挪威的军事控制展示了纳粹战争机器的全面部署能力,特别是在确保其战略利益方面的决心。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关键时期,德国对挪威的重视不仅仅局限于其地理位置和资源,更关键的是将其作为防御前线和资源供应的重要据点。

部署在挪威的第20山地集团军和舍尔维克集群,以其高度的机动性和在极端条件下作战的能力而闻名。这些部队被配置在关键的战略位置,如港口、矿区以及可能的登陆点,旨在对任何盟军进攻构成强大的防御。而这些位置的选择,无疑也是为了确保对挪威重要资源的控制,特别是铁矿石的运输路线。

德国还在挪威组建了大量的党卫军部队和雪橇部队,其中最著名的是党卫军维京师。这支部队以其严格的训练、纪律性和忠诚度高而闻名,成为了德国在挪威军事存在的象征。党卫军维京师不仅在军事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参与了对挪威民众的控制和德国化政策的实施。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挪威的控制,德国在挪威建立了一系列军事基础设施,包括飞机场、海港改造、防空系统和铁路网络的扩建。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提升了德国在挪威的军事行动能力,也加强了对挪威及其资源的控制。特别是铁路网络的改善,直接促进了铁矿石等战略资源的运输效率,确保了德国工业和军事机器的持续运转。

在挪威,德国的军事存在并非没有遭遇挑战。挪威抵抗运动积极地在占领期间进行了各种破坏活动,试图干扰德国的军事和资源控制。然而,德国通过建立严密的安全体系,包括情报搜集、反抗运动成员的逮捕以及公共秩序的维护措施,来压制抵抗运动的行动。此外,德国还通过宣传和政治策略,试图获得挪威民众的支持或至少减少其对占领军的敌意。

总兵力达到40万的德国军队在挪威的部署,不仅反映了其对挪威战略价值的重视,也展示了德国为维持其在北欧的控制所采取的综合军事、政治和经济策略。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德国确保了挪威作为其战略后方的稳固,同时也为其在欧洲大陆的进一步军事行动提供了支持。

战局变化与挪威集团军的困境

随着盟军力量的日益增强和德国在多个战场上的战略局势变得越来越不利,德国军事领导层面临着艰难的决策。1944年底的时刻,德军的战略重心开始逐渐向内收缩,试图在本土及其占领区域内构建更为坚固的防御。这一时期,挪威集团军的存在和作用被重新审视,其战略地位引起了高层的关注。

古德里安大将,作为德国军事战略的关键人物之一,深知德国在东西战线上压力巨大,因此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将驻扎在挪威的集团军调回德国本土,以增强东西战线的防御力量。古德里安认为,这一举措能够为德国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以重新组织防御,甚至可能在某些区域实现战略反击。

然而,这一提议在德国高层中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一方面,德军在前线的处境确实需要每一支可用的军队来维持战线,特别是在苏联红军和盟军陆续取得重大胜利的背景下。另一方面,挪威对于德国而言不仅仅是一个战略据点,更是重要的资源供应地,尤其是对于德国至关重要的铁矿石供应。挪威和瑞典的铁矿石对德国的战争机器来说是生命线,而这些资源的安全运输极大地依赖于德军在挪威的军事控制。

希特勒,作为最终决策者,面对这一建议时陷入了深思。尽管德国的军事形势每况愈下,但他清楚地意识到,一旦减弱在挪威的军事存在,可能会使得瑞典铁矿石的供应线变得脆弱,进而对德国的军事产能造成不可预计的影响。此外,挪威的地理位置对于控制北海航线和对抗英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德国不能轻易放弃的战略考量。

在权衡了各方面的因素后,希特勒最终决定不同意古德里安的建议,选择保持在挪威的军事部署不变。这一决定反映了德国战争策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使在战争的后期,德国仍然试图维持对其占领区域的控制,尤其是那些对其战争经济有着重要支持作用的地区。

穷途末路下的无奈选择

到了1945年,纳粹德国的战局已经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境地。随着盟军在多个战线上的持续进攻,德国的军事和资源已经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挪威集团军的地位和作用成为了德国高层军事战略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然而,由于多方面的限制和考虑,这一军力的调动并未实现。

德国海军的实力已经大不如前。自战争爆发以来,德国海军在与盟军的激烈战斗中遭受了重大损失,尤其是其潜艇部队在大西洋的战斗中损失惨重。此外,盟军对德国的海上封锁策略极为成功,几乎切断了德国海上补给线,使得通过海路调动挪威集团军回援德国变得极为困难。即使考虑实施这一策略,德国海军也难以保证安全有效地完成这一大规模的人员和装备转移。盟军舰队的存在使得这一行动面临着极大的被截击和摧毁的风险,而这种风险的后果是致命的,可能会导致大量德军士兵的伤亡。

此外,即便成功调动这支部队,德国高层也深知在当前战局下,这40万人的加入能否扭转战局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盟军在西线的压力日益增大,苏联红军在东线的进攻如潮水般汹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挪威集团军能够回援,其对战局的实际影响也可能非常有限。最多能为德国赢得一些时间,但无法改变最终的战争结果。

德国军事领导层在考虑调动挪威集团军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德国的人力资源已经损耗严重。经过多年的战争,德国青壮年的人数大量减少,这对于德国来说是一个长期的国家问题。在战后,重建德国,修复战争造成的破坏,恢复经济生产,都迫切需要这些人力资源。如果将这些士兵在战争的最后阶段牺牲,不仅可能无法改变战局,反而会进一步削弱德国战后的恢复能力。

沉没在挪威北角——二战纳粹德国海军“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J].兵器,2018,0(4):73-79

10 阅读:8206

历史海大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