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新常态下的中端“版本答案”——DC评艾巴索DX260

耳机美学 2024-02-04 21:27:23

这两年经常和圈子里的从业者交流,经常被提及的一个现状就是消费市场正在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两极化的新常态。一面是绝大多数消费者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出现了明显的消费降级,入门级的产品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内卷;另一面是高端用户的钱袋子似乎依然充实,旗舰级产品的市场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卖得越来越贵。而夹在中间的中端产品受到的冲击显然是最严重的,有的品牌甚至直接取消了这个档位新品的上市计划。

便携前端市场同样面临这这样的“消费新常态”的局面,市场上似乎最不愁卖的似乎就是动辄数万的超旗舰播放器,和最低一两百就能收入囊中的小尾巴。那么中端便携播放器市场是否真的没有机会了?一台真正符合中端目标用户需求的播放器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在此之前,艾巴索一度凭借DX200系列可换耳放卡的高可玩性,在中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这两年各家陆续推出高性价比播放器,相比之下可换耳放卡多出来的体积、重量以及成本,似乎并不怎么适应目前这个“新常态”了。比起多花钱慢慢折腾,发烧友们更倾向于选择高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于是艾巴索凭借着自己从DX200、DX220、DX240迭代出的丰富经验,给出了自己在中端市场最新的“版本答案”:利用有限的成本,集中做好一台播放器的核心音质体验,不在新奇的地方多做文章,而是专注于烧友关心的核心痛点,于是便有了这台DX260。

这几年艾巴索量产版播放器的包装几乎都是同样的设计,配件也大同小异,再细细介绍开箱环节未免有点凑字数之嫌,那么我们就直接快进到机器的外观。实话实说,艾巴索这些年来在外观设计方面一直都是审美在线的,播放器这一块无论是300系还是200系都延续着简洁大气的设计风格,更是用DX320 Edition X那美轮美奂的液态金属流线型机身彰显了自己的美学追求。但最近的这波新品属实把我整不会了,除了设计过度用力的DX260和造型别致的3T-154,还有傻大黑粗的PB5 OSPREY和D16 TAIPAN,可以说都显得有些“硬桥硬马”,让人怀疑艾巴索是不是偷偷换了外观设计师。

也许是为了突出DX260的外观辨识度,这台机器线条繁杂、棱角分明。以往DX系列圆滑的过渡曲线变成了直来直去的几何线条,贯穿于机身四周,显得过于“直男审美”。最让我不太能接受的是那根轴体裸露在外面的开放式音量波轮,这样的设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不利于整体美观的。而且DX260的棱线恰好卡在了手指和手心的正中间,拿起来明显会有硌手的感觉,好在戴上了附送的清水套之后手感柔和了不少,260的机身大小也足够一只手轻松掌握。加上它的重量仅有229克,与一台手机差不多,所以更适合长时间拿在手里把玩。

DX260的显示屏还是那块备受好评,“久经考验”的夏普5英寸IPS屏幕,这两年的中高端播放器用的基本是它以及它的衍生品,显示效果自不必说。SOC也是主流的骁龙660处理器,触控响应与安卓11的系统流畅度均处于国砖的平均水准线之上。老一辈的Mango OS也被继承了下来,在聆听本地音乐时拥有更干净清澈的背景。对我来说,一旦有了想听本地歌曲的念头,我都会打开界面清爽、操作也相对跟手的Mango系统。配合新一代的电源管理程序,虽然我没用到过官方标称的极限续航14个小时,但亲测4.4平衡口的续航也有10个小时以上。

轻便、流畅、续航给力应该是大多数烧友除了声音之外对便携播放器最朴素的追求,然而之前的国砖大多着眼于提升音质与推力,将声音素质视作生命线,因此牺牲掉了一部分体积重量、发热续航。此次的DX260算是回归初心,在做好声音的同时,将轻巧、好用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其中的秘诀便是它独特的音频架构。

CS43198是一枚有个性的DAC芯片,虽然其内部结构并不算复杂,只有两个音频处理通道。但它由于功耗低,发热量小,指标一致性较强,所以时常出现多颗并联,性能追平旗舰芯片的方案。在便携播放器和小尾巴领域4颗CS43198齐上阵的配置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鲜事了,而DX260更是一口气塞下了8枚CS43198,组成了16条音频通道,对标双旗舰芯片的配置。尽管如此,它还是凭借着不算苛刻的供电与散热要求,将体积重量一并压缩了下来。

通道数量多了,最明显的感觉便是声音密度有了大幅提升。不仅对比DX240,就算拿出DX300,新机的密度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DX300是将烧友安排在距离舞台5-10排的VIP席位上。先给人描绘出整个舞台的大致观感,附带着周围的空间,再以一个相对宽松的气氛向周边辐射出去。来到烧友耳边时,已经带上了一定的空间感和氛围感。那么DX260则如同坐在距离舞台5排以内的正座。台上的各种信息还未来得及向周围发散,便一齐向烧友们倾泻过来。无论是人声还是乐器,都携带着明晰的边界感与线条感。这时,人们关注的点不再是整座舞台,而是不由得转向某段单独的旋律,或是某种器乐,一首歌曲就这样被拆分解构开来。

8颗43198芯片,16条音频通道带来的也不只有高密度,充足的电流驱动力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DX260的声音结项凝聚,且拥有十足的力量感。这种力量感并不是山呼海啸一般的强大气势。而是短时间内释放出强劲的力道,随后又很快地收回去,用“凌厉”来形容更恰当一些。所以DX260的低频鼓点动感十足,干净利落,自始至终都会保持清晰、完整的结项。到了乐曲中情感丰沛的时候,260对中高频力度的把控与拿捏也显得很有分寸。情感会跟随重音一同释放出来,随着这个音节的结束而消散,并不会做过多的诠释与发散。所以尽管这台机器的音色有一定的厚度,但总体上还是偏向中正、还原,不存在过多的音染。

这种稍显厚实、舒展的音色其实是CS43198在“非过采样滤波”模式下的声音。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人声和乐器的泛音,这些泛音虽然不如顶级的AKM芯片那样丰富,却也不像某些ESS芯片数码味十足,正好处在二者的中间状态。用心聆听的话,还可以感受到器乐和人声身上的些许质感。但距离旗舰机的生动、详实仍然有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极高频与极低频部分都有一种戛然而止的感觉,既潜不到最底端也冲不到最上面。而这两块音域刚好影响到了声场。即使DX260的横向声场并不小,在同价位当中甚至算得上出众。但纵向声场还是稍显扁平,强音跟弱音的距离并没有拉得特别开。

好在43198的功耗并不算高,本底也相对纯净,为DX260打造出了一个纯净且深邃的声音背景。不像某些播放器在音乐响起之前还会听到背景深处的沙沙声,播放音乐时也仍然可以感觉到后台隐约的躁动感。DX260的声音背景全程处在一个安静、稳定的状态,所以乐曲中的空间混响和声场的边界感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其声场形状虽然有一点扁,但是存在感却相当明显。

就像8个人一起合唱,即使其中一个人唱跑调了,听众们也很难察觉得出来,并联8颗DAC芯片可以平均化单颗的芯片的“随机性失真”,从而让失真一直维持在相当低的水平。因此DX260的解析力在同价位非常具有竞争力。DX260从打造全局时钟统一时序开始,利用FPGA芯片单独控制每一枚DAC,分别错开左右声道每4颗芯片的时序,两两组成波形之后再做合并,就能平摊多个DAC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提升声音细节和密度。简单来说,想要用DX260聆听古典大编制之类相对复杂的曲目,首先调节数字滤波器至D3(短延迟锐滚降滤波器)选项,再打开高级设置,在FIR输出模式中选择FIR 4x,就可以感受到更位清晰锐利的声音结项,那些一闪而过的微小细节也逐渐有了轮廓。DX260演绎复杂编曲开始变得游刃有余,而代价仅仅是损失了一点器乐质感。但对于这些大开大合的音乐题材来说,这点损失很难察觉得出来。

鉴于DX260清晰、动感、高密度的声音表现,我首先想到的是搭配调音相对柔和,质感丰富的动圈耳塞。这部前端良好的控制力足以收束起耳塞多余的泛音,使它们在大多数题材下展现出一种感染力充足,又不至于过火的状态。动圈相对自然、舒展的质感也会尽可能丰富260的音色。如果条件允许,低阻抗的便携大耳不失为一种进阶的选择。DX260 4.4平衡口拥有最高1015mW @32Ω的不失真推力,想要推满一副大耳并不费力。大耳机的音色质感,声场表现对比耳塞还要丰富多彩。这种大耳罩配上小前端的组合看似格格不入,实际上却出奇地合适。

与动圈相比,DX260在推动铁耳机时会有些挑线材。纯银线会让声音变得过于凌厉,充满侵略感,只听一会儿还好,听久了难免会感到疲劳。选用配比合适的铜镀银线材则会让声音变得柔和耐听,音色也更显醇厚、沉稳。在尝试各种搭配的过程中,我发现高质量的圈静铁耳机确实可以提升这台机器的声音上限。无论极高频还是极低频,在拥有了音域更广阔的发声单元之后,那些潜藏在音乐中的细节还是会被激发出来,让DX260的声音质感更加充盈丰满,声场也更具立体感。

虽然身处“经济新常态”当中,中端价位播放器似乎处境有些尴尬,但是个人依然认为五千左右这个价位才是便携播放器的黄金档位。一部中高端手机的价钱,就能轻松享受高品质的音乐体验,这才是一台真正符合绝大多数便携玩家需求的播放器。与其被动接受时代的变化,不如努努力,主动迈出新的一步,艾巴索用轻便小巧、交互流畅、声音百搭的DX260,给出了属于他们的中端“版本答案”。

0 阅读:18

耳机美学

简介:品评器材,交流发烧心得,探索HiFi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