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人生:一句惊人的财富论】
"以我当年的财力,完全可以买下香港的一条街,现在也可能就是半个李嘉诚了。"这句话出自香港影坛泰斗洪金宝之口,却不是在他事业最辉煌的时候说的,而是在2017年,当他已经坐在轮椅上接受鲁豫采访时说出来的。
听到这话,很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也太能吹了吧?要知道李嘉诚可是身价高达二百多亿美元的超级富豪,在全世界都能排得上号的人物。
但熟悉香港电影圈的人都知道,洪金宝这番话还真不是在开玩笑。
在香港影坛最辉煌的年代,洪金宝可以说是站在金字塔尖的人物。不光是著名的武打明星,还是极具才华的导演,更创办了自己的电影公司。
在那个香港电影一年能拍几百部的黄金时期,他制作的电影基本上都能收获很高的票房。
但让人佩服的是,在这样的显赫地位下,洪金宝愣是没被名利迷了眼。当鲁豫问他那句话的时候,他紧接着补了一句:"但我不在乎钱,我只在乎电影。
"这话说得淡然,却字字千金。
这种对金钱的淡然态度,在他近年的一些选择中也能看出来。比如他参演的《攻守道》,这部和马云合作的电影在网上引起不小争议。
面对质疑,洪金宝的回应特别耿直:"我根本不认识他,是李连杰邀请我去的,其他的都跟我没关系。
这话说得多真实啊!换成其他人,借着和马云合作的机会,说不定就要好好经营一下关系网。但洪金宝呢?根本不在乎这些,甚至直接说不认识马云,这种不做作的态度,让人想不佩服都难。
如今的洪金宝,虽然因为身体原因只能坐轮椅,但从他对往事的回忆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始终如一的电影人。在他心里,比起商业价值,电影的艺术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在那个最容易捞金的年代,他没有选择一味追逐利益,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提升电影质量和培养新人上。
看着现在娱乐圈里有些人为了流量和热度使出浑身解数,再看看洪金宝这种纯粹到骨子里的电影人,真的是让人肃然起敬。
或许正是这种对艺术的执着,才是他能在香港电影界屹立不倒的真正原因吧。
【巅峰时刻:不为利往前冲】
1978年,对洪金宝来说是个转折点。《肥龙过江》的爆红,让他一跃成为香港最炙手可热的武打明星。紧接着,他又自导自演了《赞先生与找钱华》,证明自己不仅能打,还很会拍。
要知道在那个港片黄金年代,一个演员要是能文能武,那可真是吃香得不得了。
但就在事业最如日中天的时候,洪金宝做了一个让很多人意想不到的选择。他没有像其他明星那样,趁着红火劲儿拼命接戏赚钱,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整个洪家班。
说到洪家班,那可是香港电影界的一面旗帜。在洪金宝的带领下,这个团队不仅培养出了无数优秀的武行,更是成了香港影坛新星的摇篮。
要说洪金宝最牛的地方,就是他那颗愿意提携后辈的心。1978年那会儿,他就向著名导演袁和平推荐了成龙。
成龙本身武术底子就不错,配上洪金宝的推荐,一部《醉拳》直接让他在香港影坛杀出重围,成了响当当的大明星。
但洪金宝可没有因为捧红了成龙就停下脚步。林正英在洪家班混了那么久,一直不温不火的。直到1980年,林正英在《鬼打鬼》里演了个配角,没想到观众反响特别好。
洪金宝一看这情况,立马给林正英安排了一系列僵尸片。
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市场,那叫一个热闹。洪金宝这时候已经完全转型成了著名导演,还开了自己的电影公司。按理说,这种时候最该想的是怎么赚更多的钱。
但洪金宝却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电影创作上,他总说,当导演不是为了赚更多钱,而是能更好地掌控电影制作,把电影拍成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样子。
看看洪家班出来的这些师兄弟,基本上都在香港电影界有了一席之地。洪金宝在走红之后还能这样不遗余力地提携后辈,这份胸怀,这份对电影的执着,真的是难能可贵。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香港电影界发展得飞快,只要抓住机会,赚大钱真不是什么难事。但洪金宝偏偏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他把更多资源分给了身边的兄弟们,帮助他们一个个走红。
这种无私的精神,在当时的香港娱乐圈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如今回头看,洪金宝说自己要是在乎钱,现在就是半个李嘉诚,这话一点都不夸张。但正是因为他选择了艺术而不是利益,才让香港电影界多了这么多优秀的人才,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热爱电影的人究竟能做到什么程度。
【根在戏里:浸润于艺术的家族血脉】
说起洪金宝为什么会对电影有这么深的执着,这事儿还得从他的家族说起。别看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老一辈的港片人物不太熟悉,但要在上个世纪说起洪家,那可是香港影坛响当当的名门望族。
洪金宝的爷爷洪仲豪,就是香港武打片的开山鼻祖。1938年,那会儿正是国家多灾多难的时候,老爷子看到国家面临的危难,心中憋着一股劲儿,干脆创作了一部《方世玉打擂台》。
这部电影不光抒发了他的爱国情怀,更是开创了香港武打片的新纪元。
说起他奶奶钱似莺,那更是了不得。在那个女性地位还不高的年代,钱似莺可是香港最炙手可热的武打女星,放在现在,那就是妥妥的女action star。
这么个不得了的爷爷奶奶,在四十年代还做了一件大事 - 资助了京剧大师于占元。这一手,可是为中国影视行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所以你说,洪金宝从小在这样的家庭长大,能不对电影着迷吗?这简直就是含着"胶卷"出生的主儿啊!家里的长辈都在电影界叱咤风云,耳濡目染的,对电影的热爱那可是刻在骨子里的。
有意思的是,虽然洪金宝出生在这么个富裕家庭,但他的家人对他的要求可一点都不含糊。他从小就被送到于占元身边学习,而于占元对他的教导也是相当严格。
可能正是这种严格的培养方式,才让洪金宝的演技和武术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说到这儿,是不是就明白为什么洪金宝对电影的追求这么纯粹了?这哪是什么突然的选择,分明是从小就浸润在艺术的氛围中,把对电影的热爱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赚钱对他来说真的就是次要的,把电影拍好才是头等大事。
回头看看现在的娱乐圈,有多少人是真正热爱电影的?又有多少人是为了名利而来的?洪金宝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和认知,真的离不开这个艺术气息浓厚的家族环境。
这也让我们明白,有时候一个人的选择,往往和他的成长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打拼岁月:从龙套到大哥的蜕变】
说起洪金宝的发家史,那可真是从最底层打拼上来的。虽然出生在显赫的电影世家,但18岁的他,跟所有年轻人一样,还是得从最基础的工作干起。
那会儿在香港电影界,他就在"龙虎武师"这个岗位上跑龙套。
说白了,就是拍戏时那些打打闹闹的群演。但就是这样的经历,让洪金宝更深入地了解了电影行业的方方面面。以他的家世背景,完全可以找关系走捷径,但他偏偏选择了最艰苦的路子。
可能正是这段从底层打拼的经历,才让他对电影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到了70年代,这种刻苦历练的成果终于显现出来了。洪金宝带着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兄弟组建了洪家班。要说洪家班是怎么成立的,那还真得归功于他这些年在武师圈子里积累的人脉和威望。
毕竟在那个年代,要让一群武行心服口服地跟着你干,光有家世可不行,还得真有本事。
这时的洪金宝,已经从当年那个默默无闻的龙套演员,变成了香港电影界响当当的大哥。但有意思的是,他并没有因为地位的提升就忘了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
相反,他更懂得怎么带领团队,怎么帮助那些和当年的他一样渴望在电影圈闯出一片天的年轻人。
想想看,如果当年的洪金宝一心想着赚钱,可能根本就不会在最底层摸爬滚打这么久。但正是这种从基层开始的经历,培养了他对电影纯粹的热爱,也让他深深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电影精神。
这段打拼的岁月,不仅让洪金宝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更重要的是磨练了他的意志,塑造了他后来成为一代宗师的品格。
从龙套到大哥的蜕变,不是因为他想赚钱,而是因为他真心热爱电影这门艺术。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当他后来真的功成名就时,依然能保持着对电影最初的那份热爱和执着。
【岁月静好:一代宗师的人生答卷】
现在的洪金宝,已经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2017年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坐上了轮椅。但你要说他过得不好吗?还真不是。
如今他和家人一起住在香港海边的豪宅里,生活美满幸福。
说起来也是有意思,当年那个在片场跑龙套的小伙子,如今已经在电影行业耕耘了整整61年。六十多年啊,说起来容易,但能坚持这么久的人有几个?更难得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洪金宝对电影的那份执着和热爱一点都没变。
回头看看他当年说的那句"如果我在乎钱,现在可能就是半个李嘉诚",还真不是吹牛。在香港电影最辉煌的年代,以他的地位和影响力,要是真想赚钱,机会多的是。
但他偏偏选择了坚守电影艺术,带着兄弟们一起打江山,为香港电影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现在的娱乐圈,动不动就谈钱,谈资源,谈流量。但洪金宝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依然有人愿意为了艺术理想坚持到底。
这份坚守,这份执着,或许才是他最值得骄傲的财富。
你说他要是当年抓住机会多赚点钱,现在会不会活得更舒服?但人生最难得的,不就是能坚持自己内心的选择吗?如今的洪金宝,虽然坐在轮椅上,但那份对电影的纯粹热爱,依然在发光发热。
这就是洪金宝,一个用61年时光诠释电影人初心的老顽童。在他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功夫巨星的传奇,更是一个对艺术始终不渝的执着灵魂。
这样的人生,这样的选择,这样的坚守,或许比那些数字更值得我们记住。
面包树
瞎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