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就是欧阳修。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成就非凡、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一生的勤奋与刻苦。他曾在诗中自述:“一生勤苦书千卷”,这不仅是他的座右铭,更是他不懈追求知识的真实写照。
故事要从欧阳修的童年说起。年仅四岁,他便失去了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过得十分拮据。为了让小欧阳修能够学习识字,母亲用芦荻杆自制成笔,用泥沙代替纸,教他在地上书写。这个艰苦的学习环境,成就了一个脍炙人口的典故:“画获教子”,形容母亲教子有方,尽管条件艰苦,却从未放弃对知识的渴望。
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欧阳修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家庭经济拮据,他无法买书,只能向邻居借来阅读。重要的内容,他便认真抄写,甚至能在一次抄写后就熟记于心。几年下来,欧阳修已能背诵许多书籍,写诗作文的能力也愈发娴熟,叔父也将他视为家族振兴的希望。
一次偶然的机会,欧阳修读到了韩愈的《昌黎先生文集》,被其卓越的文采深深吸引,心中暗自立誓要以韩愈为榜样,创作出自己的佳作。从此,欧阳修更加勤奋地读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最终成为一代大家。
欧阳修在写作方面有“三多”的理论:看多、做多、商量多。“看多”意味着要多读书,尤其是那些大家的名篇佳作,做到熟能生巧;“做多”则是要勤加练习,动手写作;而“商量多”则是要多向他人请教,与朋友们交流切磋,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有一次,欧阳修与同为进士的谢希深和尹师鲁一起切磋文章。他们选定了一个题目,各自分头写作。最终,谢希深的文章长达700字,欧阳修的文章500字,而尹师鲁的文章仅有380多个字,却结构严谨、文采飞扬。欧阳修对尹师鲁的才华佩服不已,整整一天都在思考尹师鲁文章的精妙之处。
夜深人静,欧阳修再也坐不住了,便带着酒菜,前往尹师鲁家请教。两人边吃边谈,深入探讨写作之道,直到天光大亮。回到家后,兴奋的欧阳修并没有急于入睡,而是以原来的题材重新写了一篇文章。这次,他的字数缩减到360多个字,立意更加高远,论述也更为完整精练。兴奋之余,他将新作拿给尹师鲁看,尹师鲁读后惊讶不已,称赞道:“你的进步真是一日千里啊!”
欧阳修后来当官,推行改革措施,政务繁忙,但他依然坚持写作,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人们常常向他请教,如何在处理公事的同时还能坚持写作。欧阳修幽默地回答:“我哪里有什么三头六臂!我平时用来思考写作的时间,多是在‘马上’、‘枕上’、‘厕所上’,这就是我著名的‘三上’。”
欧阳修对写作的态度极为严谨,每一篇文章都经过反复推敲,字斟句酌。他利用骑马行路的时间、睡觉的时间、如厕的时间,随时思考、随时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一次,欧阳修的夫人好奇地问他:“你如今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大家,为什么还要像小学生一样认真?难道是怕挨先生的板子吗?”欧阳修微微一笑,回答:“我现在倒是不怕先生责罚,我是怕晚辈们取笑。”
在滁州当太守期间,欧阳修创作了著名的《醉翁亭记》。初稿完成后,他亲自抄写多份,张贴在往来行人较多的地方,邀请路人阅读并提出修改意见。起初,他用几十个字描绘滁州的山景,经过修改后,简化为一句“环滁皆山也”,他认为文章的重点在于“醉翁亭”,应当开门见山。
凭借着自身的勤奋努力,欧阳修最终成为一代古文大家,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新五代史》等,对宋代及后世的散文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故事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更是对写作艺术的执着,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