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一条流传较广的俗语:“亲戚只怕亲戚穷,邻居只怕邻居富”,现在很多人对俗语中的后一句,一般只从人性方面来理解,而忽略了民俗方面的含义。
现在很多人通常解释为,邻居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是因为邻里之间的攀比,而产生的“羡慕嫉妒恨”在作怪。
这种说法没有错,毋庸讳言,这种现象在农村还是存在的,但毕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并非普遍现象。
我们在理解这句俗语时,不能绝对化,一棍子打死所有的人。其实,这句话中还有更深的民俗含义。
我们现在解释这句传统乡村俗语,不管是现在,还是过去,语意离不开语境,同一句俗语,语境不同,语意也就不太一样。
因此,我要理解这句话的语意,就必须放在不同时期乡村语境之中来理解,才符合乡村的现实,才能准确理解“怕”字的真实心理状态。
乡村老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自古以来,我国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乡土社会,乡村邻里相处的关系,大多是唇齿相依,相互关心,相互提携。
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鼓励农民发家致富,乡村农民当时普遍找不到发家致富的路子,结果村里有一些人敢吃螃蟹,靠种植经济作物和养殖,如特色水果、中药材、养羊、牛、水产品。
这些人成功致富了,给左邻右舍树立了榜样,也带动了左邻右舍,人们就纷纷效仿,结果大家都富裕起来了,这就农村出现的“一村一品”格局。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农村人外出务工和经商,有一些人在经济发达地区找到了致富的门路,而且还致富了,村里左邻右舍的人都外出投奔他们。
比如,村里有人在城里从事房屋装修,富裕起来了,也就带出了村里大多数的人到城里搞装修;村里有人进了一个效益好的厂子,经过这个村里人的引荐,村里一大批人也跟着进入这个厂子。
另外,村里有人在外从事某种生意经营,获得成功后,村里一大批人跟着外出,一起从事这种生意经营,都先后富裕起来,村里左邻右舍的楼房如雨后春笋般建起来了。
实际上,在旧时农村也有类似的村庄。比如说,一个村庄出了举人、进士,村里的人就有了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村里人家也就重视教育,把孩培养成才。
于是,在我国各地也就出现了不少的“秀才村”、“举人村”、“进士村”,代代都有人才出。
又如,一些乡村的人外出经商发财后,这里的人也开始跟着外出学习经商,于是,大范围的就出现了“晋商”、“徽商”等,小范围的也有以县、里、村命名的“某商”。
这些地方商人,由于善于经营,讲究诚信,在外地又非常团结,具有抱团优势,往往富甲一方,其村庄的建设也是清一色的青砖灰瓦、飞檐翘角,非常气派。我们从现在一些保存完整的古村落,还可以感受到当年村庄的富庶和辉煌。
因此,如果我们现在将“邻居只怕邻居富”这句话,仅仅理解为邻居见不得邻居好、邻居因羡慕嫉妒而产生怨恨心理,甚至仇视心理,这显然只是极少数的社会现象,不符过去我国乡土社会的普遍风俗。
实际上,传统农村俗语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并成为乡村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俗语中的内容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乡村规矩,即约定俗成的乡村规矩。
乡土社会的社区单位,通常是独立性很强的村落,村落内部人与人的关系则联系非常紧密或亲密,而维系这种亲密关系的就是礼俗。
过去,人们又把乡土社会称之为礼俗社会。礼俗社会最显著的特点是,人们的日常交往中,非常在乎世世代代所流传下来的礼俗规矩,自然也就非常害怕有人破坏村里的礼俗规矩。
邻居之所以怕邻居富裕,就是害怕有邻居富起来后,用钱很任性,打破村里原有的礼俗规矩,主要体现在婚嫁、丧事、做寿、进新屋、满月等人情来往之中。
这里以村里的丧事为例。过去,农村老人去世后操办丧事,左邻右舍及村里都是主动上门帮忙,有老话说“一家有丧,全村有丧”,意思是说,一家出了丧事,全村人都帮忙。
过去农村普遍形成的礼俗规矩,丧事期间,从来人接待、厨房做饭、跑脚、杂事等,到打金井、抬棺、掩土堆坟等,都是按照前人流传下来的礼俗规矩办,不用主人家付任何工资,或者给红包。
农村一些人富裕后,有了钱就喜欢讲排场和面子,喜欢标新立异,打破村里的礼俗规矩。
比如,现在很多农村都有这样的规矩,办丧期间,有些村里规矩,给来帮忙的人每天发一包烟和一块毛巾,抬棺的人在抬棺那天为双份,家家户户都一样,尤其是烟的档次(价格)都是统一的。
可有一些人富起来的人家,不仅发烟和毛巾,还把烟的档次提高了,另外主家还给每人发一个红包,给抬棺的人发工资。
诸如此类,这户人家就打破了村里原来的规矩,在村里兴起另一种规矩。通常来说,如果村里有人兴起了新的规矩,后来的红白喜事就得按新规矩来执行。
俗语说,十个手指不一样齐,村里的家庭也同样如此,有家庭条件好的,也有家庭条件一般的,还有家庭条件差的。富裕人家的做法,让家庭条件只有一般,或者比较差的人家,生活成本增加,生活压力加大。
这也就是邻居怕邻居富的真正的,很现实的,且是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这句俗语值得深思的民俗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