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加速变阵:极氪科技集团剑指百万销量高端局

一只车轱辘 2024-12-10 06:41:44

“极氪科技集团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年销量100万辆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近日,极氪与领克两大汽车品牌的战略整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宣布成立全新公司——“极氪科技集团”。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林金文发文称,极氪科技集团旗下拥有极氪汽车和领克汽车双品牌,力争通过2年时间努力,打造一个年销百万级全球化的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

不难看出,此次整合是吉利控股战略从扩张转向聚焦的一大重要举措。事实上,不止是吉利一家,其他自主品牌也都有这样的发展趋势。毕竟在如此内卷的时代,“集中力量办大事”似乎更为契合当下的市场趋势。

整合打造“极氪科技集团”

在过去十年,吉利集团一直秉承着多品牌、多渠道的发展战略,旗下拥有十余个汽车品牌。多兵作战的路线,给吉利带来了高质量的增长。最新销量显示,吉利汽车今年1-11月累计销量达到1966512辆,同比增长31%。

其中,作为吉利孵化的乘用车双子星,极氪和领克也没让吉利失望,在汽车市场大放异彩。今年1-11月,领克销量259356辆,极氪销量194933辆,双品牌占吉利集团总销量超40%。可以说,双品牌既是吉利集团的销量支柱,也是吉利新能源转型的重要角色。

按照最初的规划,两者之间定位清晰且有明显区隔,即领克主打燃油车和混动车,极氪专注纯电领域。但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近些年双品牌的“争斗”愈演愈烈。比如领克在今年突然推出纯电车型,与极氪有着相似的产品设计风格。与此同时,已在纯电市场取得成功的极氪,又开始计划推出混动车型,进一步与领克的主战场重叠。

在这样的背景下,吉利汽车选择了极氪和领克的合并,无疑是一个相当明智的选择,毕竟在强竞争时代下,这样重复的产品定位与投入,无疑会让品牌间陷入恶性竞争,吉利进行调整可以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如何平衡两品牌资源投入是挑战

需要注意的是,极氪与领克合并后,未来它们依然会保持双品牌战略,在市场上相对独立。

随着两个品牌合并,极氪和领克品牌的定位和产品线也将进行重新梳理。极氪将继续以其豪华科技的形象深耕豪华车市场,而领克则主打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致力于中高端市场的拓展。

其实换一种角度看,极氪与领克合并,也是迫于无奈。如今车市竞争白热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智驾技术更新迭代更是以惊人的速度推进,不管是极氪还是领克,现在的它们首要目的是一致对外。通过合并,两者可以有效地避免内部竞争,一起共享研发资源,减少重复建设,提升整体竞争力,共同应对外部的各种挑战。

根据吉利预计,二者协同后,研发成本可降低10%-20%,BOM成本可降低5%-8%,支持服务部门成本可降低10%-20%,制造和供应链方面可提升工厂产能利用率3%-5%,规模效应显著。

按照常规逻辑,两家品牌融合后,相应的成本确实会下降。看似完美的战略逻辑,实际上也暗藏新的问题。目前吉利内部的多个品牌都有单独的研发、销售、渠道团队,合并后职能甚至有所重合,怎样去平衡两家的研发资源投入,如何让协同效应下整体效率得到提升,对吉利来说也是考验。

自主品牌“降本提效”进入关键时刻

极氪、领克的整合不是个案。今年以来,愈来愈多以多品牌扩张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自主品牌也开启了战略整合。从时间线上看,自主车企的多品牌战略收缩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的。

9月的成都车展上,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宣布,荣威与飞凡营销体系整合。长城汽车也正释放出品牌整合信号。今年10月,该车企旗下欧拉汽车App发布消息,将于今年底正式停止运营并迁移至长城汽车App。

然而吉利也好、上汽也罢,甚至是长城,这几家品牌都是过去多品牌战略的典型代表。实际上,车企的品牌“多子化”战略曾是国内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和新能源转型时期的产物。自主品牌喜欢搞“多子化”战略,背后的逻辑就是,不同品牌抢占不同细分市场,以形成更高的销量和规模化效应。

不过,随着新能源品牌数量暴增,市场的白热化竞争愈演愈烈,使得自主车企的多品牌道发展之路走得越来越吃力,同时这种“广撒网”的策略逐渐暴露出资源分散、组织臃肿等问题。显然,战略收缩已经成为一些车企资源整合,迈向下一步的重要举措。在这场品牌整合的大潮中,各大车企都在通过优化品牌布局、集中资源投入优势品牌等方式来应对市场竞争。

多品牌发展固然重要,但如果布局不当,也许会起到反作用。吉利近期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正在逐步进行转变,不再比拼子品牌数量,更注重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此次极氪、领克“整合”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品牌合并,而是加强了两个品牌之间的资源协同配置,这样既能进一步降低品牌运营成本,又有助品牌更好地提升竞争力。极氪科技集团的更多想象空间,仍可拭目以待。

0 阅读:38
一只车轱辘

一只车轱辘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