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那英跑调翻车?生涯严重失误?观众为何听哭?硬核分析!

小辫子的小辫子 2024-05-29 06:59:54

动情了

《歌手2024》第三期之中,与欧美唱功天花板的亚当兰伯特进行PK的那英,因为“跑调、走音”上了热门,相比于亚当的完美表现,造成较大了落差,最终排名也是跌出了前三,成为了第四名。而连续三场演唱,那英第二场鼓手致命节奏,第三次却存在跑调,这导致很多人认为“天后也不过如此”等等,引发了网络舆论之中的广泛吐槽。

但此次那英的演唱,从声乐专业视角来说,尤其是华语流行审美视角,虽然的的确确存在不少的失误,但是也有着极为闪光的情感诠释美感,表达了华语音乐的抒情风格。唱哭了很多现场观众。那英的失误和情感共鸣,本质上是一次声乐审美的博弈,细节如下:

1:那英开口第一个低音就跑调,本该是A调的3音——C升4,那英却唱成了降A调的3音——C4,音准整整低了一个半音,后续也多次音准偏低一个半音。像这种整整一个半音的音准偏差,的的确确是非常舞台严重事故。但是,那英跑调问题,仅仅是在第一段主歌出现,以中低音为主,音高进入F4中音以上,基本音准就稳定,尤其是高音非常完美。这意味着两事:

那英对这首歌的谱面音程旋律不熟悉。音准的问题对于顶级歌手本质都是熟悉度不够造成的,一个星期其实很难将一首新歌完全吃透,这也是为什么亚当如此完美的原因,因为亚当唱自己最火的歌,自然过于轻松拿捏。你让那英去唱《征服》,那英的音准同样极为完美;而但凡是唱别人的歌,音准的的确确容易出现偏差。低音比高音难唱,尤其是在嘈杂的舞台上。低音的难度在于松弛和注意力集中。而这两点在抒情曲风的问题,会因为风格而导致耳返很难判断音准的敏锐度。而高音不同,高音因为压力较大,喉位较高,音色芯体高频泛音更多,耳返是很容易完成信息的提供,让歌手具有非常良好的音准回馈。

2:那英的腔体和声带闭合,因为情绪波动较大存在失误——干声不入麦,支撑断档。其实个人认为,音准的问题还不是最大的,最大的问题是音准波动的同时,那英的第一段主歌人声完全不入麦,存在多次声带闭合漏气和腔体共鸣的残缺,没有支撑感的同时又发声通道一直在波动。换句话说就是——那英的演唱状态有点过于低迷,没有一个很积极的腔体状态。

3:那英的情绪在最后呈现了轻微的崩盘——想到了自身的父亲去世,导致腔体无法集中完成声乐形式的表现。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审美问题:声乐到底为什么而服务?是为了谱面?还是为了音乐所代表的情感?基于两个审美,那么那英的情绪崩盘,就有两个视角:

从非声乐视角,那英的情绪崩盘——将歌曲升华至一个女儿对于自身父亲逝去的追忆

从非声乐的音乐欣赏者视角来说,那英的情绪波动,极大程度丰富了、升华了歌曲的意义。将一首普通的歌,上升到了一个女儿对于自身父亲逝去的追忆。这种个人化普及化情感,就是流行音乐追求的个性。所以存在一种审美:唱的不好有什么关系?只要音乐具有了情绪上释放压力的意义,就足够动人。

那英的哭腔,配合她的音色代入感很强,那么那英的整体演唱在情绪的视角上如下:

刘伯辛也有泪痕

主歌一开口跑调:在情绪视角下,是一种恍惚和迷离色彩情绪。跑调并不是那英作为一个女儿可控想见到,但是那种无法抑制的悲伤,父亲不会再回来的悲伤,强制导致那英的演唱因为情感出现了极大的失误,这既是一个女儿作为歌手的无奈,也是一个所有人的真实面对的悲欢离合。副歌开始渐入佳境:在情绪视角下,这是那英极致控制自身情绪完成演唱的一口气,用短暂的音高压力调动自身的腔体,完成了两段较长的核心演唱。音色真声泛音极多,情绪朴素,腔体回归,整体声乐细节,不论是音准、节奏、气息、共鸣、声压都开始回归正常水平。这也是最好听的一段。但是在情绪上其实是慢慢隐退收敛的。最后一段的崩盘:在情绪视角下,这就是一种回忆之后的恸哭,无法抑制,无法控制腔体,情绪的激烈程度不再是单纯的音准波动,而是呈现了一种全局声乐大崩溃,没有声乐可言,只有一种强撑着的呢喃。情绪在这里最为低落,也最为深情。因为即使在这种直播的数亿人观看的舞台上,那英依旧无法抑制自身对于父亲的想念。

那么站在情绪的视角,我们会得出和声乐完全不同的答案。如果我们站在一个女儿和父亲的关系上,就能理解镜头之中那位和那英一样真正上了年龄,经历过父亲逝去的女士,为什么在那英这么唱功翻车的舞台下,依旧恸哭流涕的原因:因为那英做到了情绪上共鸣,这是客观存在的。同时:编曲之中大提琴的演绎极为动人,完美助攻。相信不少人听到大提琴的Solo时,心中一颤。情绪张力拉满。

而且,那英的表现超越了一般性质的语言隔阂,不管是亚当还是香缇莫两位外国友人,他们虽然听不懂歌词,但是那英所表现的情绪,他们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情绪的挽留和亲人逝去的悲伤。大家不必说这是一种单纯的作秀,登台的歌声对于情绪色彩的直觉,是会比常人更高。

只是因为大部分观众,会抱着看乐子的心态去审视那英,而不是一种尊重的心理角度出发。而如果站在了尊重舞台,尊重歌手的角度去欣赏那英演唱的闪光点,那么你一定会被那英的情绪感染,而不是一味的去抨击那英的各种失误。

当然,有这种情绪视角,就就会有客观视角——

从声乐的严苛角度切入,那英的情绪崩盘,哭泣越来越重,实际上是一种对于基本功和舞台以及个人情绪未能成功把控的表现,自然会出现较大的负面评价。

这两者其实都是存在,一方面的的确确情绪应该及时收敛一点,但另一方面歌手就应该让自己代入音乐的情绪才能呈现更好的舞台。换句话说,如果将那英这一次的舞台,完成轻微的后期修音,那么将是一次非常经典的舞台。所以瑕不掩瑜,个人认为——那英的情绪表达是没有问题的,音准不完美是正常的,腔体因为情绪产生了影响,也是可接受的。

虽然那英的音准和腔体都有了较高的问题,但是舞台本身,依旧足以打动人,因为——歌唱之中歌手关乎自身人性的情绪波动才是最好的感染力。但是最终呈现上,那英的表演依旧出现了两个非常对立的网络舆论:那英车祸唱功翻车 VS 那英把人唱哭了。而这种对立,其实是有着更深层的审美博弈——欧美的唱功标准和华语的抒情审美化。

唱功到底唱的是什么?是情绪感染力高于一切?还是谱面完成度高于一切?

声乐,是一个非常小众又受众宽广的艺术领域。但不管如何,声乐作为音乐的一个分支,必然也满足了音乐艺术的基本逻辑:即以听觉调动情绪。那么声乐调动情绪的音乐逻辑是这样的:

1:谱面提供作曲的美学逻辑。

2:歌手个人提供的演绎情绪美学逻辑。

一般来说,谱面提供作曲的美学逻辑是基本盘。欧美唱功标准就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表现——以完成谱面为基本要求,一切的情绪都是要基于谱面的完成度来完成演绎,只有完成好了足够完成度的音准、节奏,才能做出更高层次的个人情绪演绎,但不管如何的个人化细节,都会在落实在谱面上进行完成,这就是华语最欠缺的。

但是对于华语音乐而言, 由于发展较为缓慢,我们的谱面作曲美学演绎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同一首歌不同的歌手演唱会呈现天差地别的效果,尤其是原唱和非原唱。所实际上,华语流行声乐会侧重于一种歌手提供的个人提供的情绪逻辑,但是这种个人情绪又是强依赖于歌曲的作曲谱面和作词,尤其是作词,华语更为看重作词。

华语音乐的唱功审美,就有一种非常明显的特质——依旧停留在CD的销售环境,当下的大部分歌手其实都不具备较高的Live直播谱面完成能力,即使是那英,其实三期下来,也存在较多的基本功问题,还是不太习惯这种演绎形式。所以尤其情绪和唱功基本功不匹配,这就是那英等人呈现的主要问题。

但是那英作为唯一可打的天后,对于华语音乐的主流抒情的理解依旧非常老道——情绪美学依旧可以满足华语音乐基本审美。希望未来可以有更好的舞台呈现。谱面音准、节奏、调式、层次依旧非常重要。而欧美提供的谱面思维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个人化是可以定制个人化细节谱面,当然成本会更大。希望下一期那姐,可以更为精彩。

0 阅读:117
评论列表
  • 2024-05-29 08:07

    她最大的问题是一直在看大屏幕歌词,唱得再有感情也容易让人出戏

  • 2024-05-29 09:20

    最大的问题是不熟悉歌词和歌谱,顶级歌手音准出现问题比赛中是致命的

  • 2024-05-29 12:33

    只有刀郎才能救场

小辫子的小辫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